最瞭解“鐵娘子”的人:撒切爾夫人不會選“脫歐”

撒切爾夫人 英國 文翠珊 歐洲 華商網 2017-06-27

2016年6月23日,在“去歐”還是“留歐”的十字路口,英國人作出了令人頗感意外的選擇。隨後,卡梅倫辭職,特雷莎·梅迎難而上,成為英國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最瞭解“鐵娘子”的人:撒切爾夫人不會選“脫歐”

2016年7月13日,在英國倫敦,英國新首相特雷莎·梅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韓巖攝)

然而,接二連三的恐襲事件、如意算盤意外落空的大選讓特雷莎·梅的首相之路遍佈荊棘。這時人們可能會想,如果換成外界經常用來和梅相比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她會怎麼做?

時值英國“脫歐”公投一週年之際,新華社記者採訪到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私人祕書、現議會上院議員查爾斯·鮑威爾勳爵。這位可謂最瞭解撒切爾的人肯定地告訴記者,她是不會選擇“脫歐”的。

【她應該是個“留歐派”】

鮑威爾生於1941年,曾於1983年至1990年擔任撒切爾夫人私人祕書,是其當政期間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顧問之一。

憑藉對撒切爾夫人個人行事風格的瞭解,鮑威爾認為,換做是撒切爾夫人,她會在談判桌上表現出強硬態度,讓英國少繳納歐盟會費,但不會選擇“脫歐”。

“撒切爾夫人會認為‘脫歐’是個戰略性錯誤。”鮑威爾說,“撒切爾夫人應該會是個‘留歐派’。”

鮑威爾回憶,撒切爾夫人原來總說,戴高樂在1966年宣佈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是個錯誤。因此她會通過努力談判,來讓英國在歐盟內獲得更多權益,而非選擇退出。

“在撒切爾夫人眼中,‘脫歐’可能被視為退卻。”他說。

【有分歧不代表要分手】

鮑威爾說,雖然撒切爾夫人與歐盟有諸多分歧,本能上並不想讓英國深度融入歐盟,也反對創設“不實用的歐元”和英國加入歐元區,但應該注意的是,她從沒提出過要離開歐盟。

他說:“撒切爾夫人相信歐盟在經濟上的力量,並且在建立歐洲共同市場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撒切爾夫人曾倡議並簽署了《單一歐洲法案》,共同市場的建立被認為是歐盟一體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正是歐盟國家之間商品、資金和人員的自由流動成就了歐洲的經濟增長並推動了一體化進程。

【最終結果會“雙贏”】

鮑威爾表示,“脫歐”談判的前景目前仍然難以預計,但只要英歐雙方以“理智的態度與穩健的手法”來展開談判,那麼最終完全可能達成一個為英國“量身定做”的貿易協議。

他預計,最終達成的談判結果一定會讓英歐雙方都覺得自己是贏家。

“歐盟需要用這一談判結果告訴其他歐盟成員國,英國如果不‘脫歐’獲得的將更多,而英國則會宣稱,‘脫歐’給英國帶來的真正的獨立,這讓在此過程中英國所受的損失也顯得微不足道。”鮑威爾說。

【讓英國重新強大起來】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英國保守黨目前立場是支持“硬脫歐”,英國徹底將退出歐洲共同市場;而當年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時,保守黨將之標榜為其領袖撒切爾夫人的主要政績之一。

撒切爾夫人曾於1975年至1990年擔任英國保守黨黨魁,並在1979年至1990年期間任英國首相。她提出的減稅、對抗工會、加強國防建設等一系列經濟、社會政策主張以及她本人強硬的行事風格被外界冠以“撒切爾主義”之名。

鮑威爾認為,直到今天,“撒切爾主義”仍在影響英國,撒切爾之後的歷任首相,不管是哪個黨派,都沒有從實質上改變她留下的政治構架。

在鮑威爾看來,作為英國曆史上僅有的兩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與特雷莎·梅可能都不願意別人將自己與對方做比較,因為她們都不想突出自己女性的身份,不願被視作英國政壇的“稀有物種”。

鮑威爾認為,某種意義上說,兩位女首相都產生於“英國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並且都以讓英國重新強大起來為目標。(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

編輯:凡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