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機器人 機器學習 語音識別 產品經理的人工智能 2017-05-12

PS:為了給這篇文章起個標題也是一件費勁的事情

AlphaGo對戰圍棋手大獲全勝之後全世界又開始捲起了一股人工智能的熱潮,眾多公司機構只要在方案/產品中添加一點AI色彩就能獲得眾多矚目。

2016年中國AI創業公司正式融資68億元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2016年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國內著名投資機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沈南鵬就曾表示,人工智能是下一個技術創新中重要的平臺型方向。

不少AI技術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存在,近幾年的發展使其達到了歷史轉折點。移動互聯網的繁榮促使數據積累到達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同時技術能力大幅提升,這使得AI能夠在很多行業中解決以前尚未解決的實際問題。

首先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自從2002年開始AI創業公司增長情況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中國AI投資領域資本形成總額與新增企業變化圖

資本的力量是偉大的,促進一個行業的爆發增長,但是任何事物都是雙面性的,熱量資本的介入,導致本該健康平緩發展的企業開始激進式的成長,集中爆發了企業多方位問題,無論是管理水平還是薪資居高不下扽等問題,最為嚴重的就是技術水平發展還不足以填住各個大佬在臺面上吹的牛皮。

加上大眾對真實的人工智能並不是真實的瞭解,以為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了即將取代人力的時刻,也就是各個大佬強調的”奇點“即將到來。

你是不是覺得應該是這樣的?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智能家居廚房

或者有可能是這樣的?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無人車

甚至有可能要這樣了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以及這樣了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事實上最高水平也就這樣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遞水還要提前設定程序

或者這樣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負重機器人

厲害點的就這樣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偵查機器人

還有這樣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波士頓機器人

帶人工智能思考能力的最高水平就這樣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外形酷似人類

還有這種就········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還記得這個”嬌嬌“嗎?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家庭幽默大賽現場

1月2日,嬌嬌亮相娛樂節目,參加了《cctv家庭幽默大賽》,在現場嬌嬌不僅讓主持人讚不絕口,引爆全場觀眾,就連網上也是讚美一片,驚歎一片,刷爆朋友圈。

節目現場,嬌嬌對主持人的問題應對如流,能熟悉的稱呼每一位評委的名字,還在現場為自己找起了男朋友。主持人說嬌嬌是沒有人工操控的,是全能的自主機器人。此言一發,讓觀眾不禁有些懷疑了。若說她是專服務於銀行的智能機器人,我們還能相信她是不受操控的,但對各種問題都能應答自如,似人腦般機智,這就打臉各大機器人大廠了。

視頻大家可以點擊:https://v.qq.com/x/page/n01791ql7pk.html

身為機器人業內人士先給大家分析一下視頻中需要集成的能力(假設機器人是真實的能力)

1:首先上場,就需要進行室內導航能力,目前各大企業有多種方式能夠進行室內導航,主流的有視覺導航、激光掃描建立室內地圖(需要提前掃描場景)、激光信號引導(A到B引導)、手動控制(你玩過跑跑卡丁車嗎,用遊戲手柄控制的那種,莫名喜感)

2:語音識別能力:粗略估計相距8米以上吧,目前語音識別國內標杆科大訊飛遠場識別最遠也就5m。(好,我就當能直接提取麥克風語音,或者現場音響大,吃瓜群眾都很安靜,不說話)

3:聲紋識別:詢問是否是劉儀偉叔叔,這得提前訓練呀,雖然說技術相對成熟但是你們確定是第一次見面?

4:主動邀請跳舞:可以提前預設,主動邀請觸發點可以設置為識別劉儀偉叔叔之後,5秒內無人詢問

5:語義理解:雖然整段語句並沒有太難的語法,識別難度不大,但是能做到這樣,無失誤我估計小i機器人也沒這麼厲害。

6:人臉識別:能準確識別他”男朋友“問題不大,目前人臉識別目標保持不動的情況下,識別概率很高,接近95%,可以做到,而且國內眾多做人臉、圖像識別的公司,比如face++等企業都可以實現。

7:聲源定位:準確檢測到她的工程師爸爸和朱丹姐姐的位置,並且進行轉向,這個666呀(還是語音行業標杆企業,科大訊飛的聲源定位,比如雙麥或者四麥,檢測副角約120度,越是邊緣越不好檢測,嬌嬌本身搭載的應該是雙麥或者四麥)理論上,無法在這種場合環境下正常識別。

8:關鍵詞喚醒:有木有發現嬌嬌壓根不用喚醒她的語音識別,也就是不用喚醒就能錄音並進行語義理解,這就尷尬了,那到底嬌嬌如何判斷是不是在跟她說話?當然也可以一直保持識別在線但是總要有一次喚醒(我就當作在臺下就已經喚醒了吧,那聽到場上這麼多聲音,不是已經各種亂回覆了嗎?尷尬)

綜上所述,目前要是能有如何反應的機器人,那麼說明國內語義理解、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已經達到人類程度(ps:語義理解做成這樣厲害,那小i機器人積累了十幾年的語義庫真心打臉)

好在這個機器人嬌嬌已經被圈內人士打假,最後也承認是通過後臺人為控制來形成噱頭。

做為一個業內人士一直希望行業能夠健康發展,也對這種炒作性質的行為表示憤慨,人工智能技術目前還是屬於初級階段,這個初級階段如何能更加直觀的體現給大家呢?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機械防人類手指要拿起一個物體是非常困難的,目前除了特定情況下,預設好角度、距離、力度之後才能拿起來,如果要機器自己去判斷這種微笑的距離(傳感器)、物體形態(圖像識別)、拿起角度(機器視覺)、力度(機器人硬件協調),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目前還是無法取代我們人類的正常工作,只能說是會極大輔助我們人類的生活,就像負重機器人可以幫我們負擔重物,在長時間的運動中。

你以為的人工智能不是你以為的人工智能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一個AI業內人士的原創題材,多多留下各位的見解和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