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交易員都是從虧錢開始'

期貨 傅聰 金融 傅雷 期貨交易員 2019-09-18
"
"
每個交易員都是從虧錢開始

每個交易員都是從虧錢開始

菜鳥交易員的階段,你會感覺所有事物都是新的,同時也是難以應付的。在這個階段,需要學習基本的製圖技巧,學習基本的市場結構,並逐漸開始接觸真正的市場。

執行交易的目的不是賺錢,需要在交易中積累經驗,還需要學會應對交易中的心態問題。

交易員在這個階段取得進步的主要表現之一為,虧錢的速度比之前更慢了——雖然仍在虧錢,但會虧得更少而且更少連續虧。

? 穩定賺錢是交易員的唯一檢驗標準

賺錢的第一步是停止虧錢。

交易員如果能盈虧平衡(在扣除佣金前),那意味著已經踏出成為合格交易員的第一步。

在這個階段,因為存在交易費用和其它費用,交易員其實仍在虧錢。當交易員能夠用交易利潤覆蓋交易成本,這將是邁向真正合格交易員的第一步。

達到這個階段需要花費1年半到2年的時間,甚至更多。認真對待這兩年的歷程,其實在兩年內達到用交易利潤覆蓋交易成本的目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期望。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很簡單, 但實際上很少交易員成功撐到這個階段。

? 犯錯會馬上糾正並反思,叫做“老練”

從這個階段開始賺錢。錯誤和失誤發生的頻率會大減。

當交易員真的犯下錯誤,他們會馬上糾正並反思,很快地從中吸取教訓。

因為交易員一直處於交易的緊張氣氛中,大部分情緒波動已經消失,所以交易員能保持一種開放和善於接受的狀態去觀察市場。

隨著能力不斷增加,交易員可以管控的資金也更多了,這時候,重點已經轉到發展進行大額交易的能力和管控相關風險的能力。

難以想象,一個交易員如果沒經歷過完整的熊牛市市場週期,怎麼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老手,而大部分市場週期都需要經歷約10年的時間。

經歷過一切的交易員,會認識到伴隨著所有市場活動的未知甚至不可知的風險。

當然,可以通過研究過去市場發展歷史積累相關的經驗,但是,一些經驗和實時觀察市場事件的展開是不可替代的。

? 投機者的自我修養

作者:青澤

《傅雷家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小事:

傅聰年輕時彈奏鋼琴的姿勢不太好,身體經常搖擺。傅雷先生覺得這樣既不雅觀,也讓人感覺不夠穩重,多次提醒傅聰注意。

傅聰也做過很多努力,希望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效果並不理想。

多年以後,有一天傅聰很高興的寫信告訴他父親,他已經改掉了身體搖擺這個毛病。傅雷先生在回信中指出,即使這樣一個細節問題,也不是單靠有意識的注意就能解決的,修養到家了,自會迎刃而解。

不單是彈琴,人生的各個方面,包括股票、期貨的投機領域,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都深深的支配著他的思想和行為,無形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市場交易就是簡單的一買一賣,但在這一買一賣的背後,隱含著投機者不同的觀念、意識、目的、動機,反映出投機者的價值觀、市場交易理念、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風險的態度等等。

市場交易的成敗,投機者在金融領域的最終命運,固然受一些偶然的、意外的因素影響,但最根本的深層次原因取決於一個投機者的綜合素質,即一個投機者的人生修養和境界。

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依賴於兩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對市場的理解,對市場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則性問題的認識深度;

另一方面是投機者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對自己的心理弱點、性格缺陷、思維、行為習慣等主體內在世界的瞭解程度。

這兩方面因素相互影響、 相互制約。投機者的自我認識越深刻,對市場的理解就越深入;反之也是。

因為市場價格的變化是成千上萬投機者觀念、心理、情緒碰撞的結果,而這種結果一旦變成現實,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心理和情緒,這是一個典型的反射過程。

一個成功的股票、期貨投機高手,往往具有深刻的市場見解,也能洞悉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在這兩方面達到很高的層次。

投機之路是一個漫長的修煉過程,投機者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會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大多數人最終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但是,一旦你突破了自我的侷限,超越了平庸凡俗,就會有巨大的收穫。

在股票、期貨交易中,我們曾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犯著同樣的錯誤。判斷失誤時不及時止損、逆勢交易、孤注一擲、急噪衝動等等,這些現象幾乎長期困擾著大多數市場參與者。

我手頭保存著40多本過去交易的日記。有時候隨便一翻就會發現,雖然隔了很久,各個日記本上記錄的交易經過卻非常相似。

如果不看上面的日期,我很難分清哪一篇寫在前面,哪一篇是後來寫的。顯然,有許多錯誤我過去幾年一直在重複的犯。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不可救藥的愚蠢行為痛苦之至,絕望中甚至想徹底放棄股票、期貨的投機生意。

並不是我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幹傻事,有很多問題我在進入期貨市場的初期就已經發覺。但是,幾年以後,這些錯誤卻依然頻繁的出現在我的交易中。

古人云:事不過三。

又說:三折肱,成良醫。

每一次,當我因為犯錯而受到市場的懲罰時,我都會清醒的告戒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重複類似的錯誤已經遠遠超過三次,應該學得聰明一點。但是,當懲罰的痛楚過去以後,我會立刻忘掉令人不快的經歷,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重新回到老路上。

我一次一次下定決心不再重複過去的錯誤,但一旦進入市場交易,依舊故態復萌,情況似乎沒有得到絲毫的改變。

在期貨交易的前幾年,我的投機活動一直迷失在這種惡性循環的怪圈中,彷彿進入了暗無天日的地獄,心靈和精神長時間在痛苦、絕望、懊悔中煎熬,卻無法自拔。

現在看來,這一切的發生並非偶然。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一個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不達到一定的高度,這一切就無法避免,許多錯誤永遠無法解決。因為本來,市場交易中所謂的對錯就是相對的,不同類型、不同經歷的投機者所面臨的問題並不一樣。

數不勝數的所謂錯誤只有在事過境遷,投機者的思維、認識、境界到了一定層次以後才能恍然大悟。

在此以前,儘管你在市場交易中殫精竭慮、苦苦掙扎,努力想避免各種各樣的錯誤,結果總是令人失望的。

你注意了這一方面的問題,錯誤就會從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就像一個新手開車,注意了前面路上的障礙,卻忘記了後面和旁邊的危險;注意了手上的動作,卻忘記了腳下油門和剎車的位置。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日復一日,像噩夢一樣無法擺脫的錯誤,只能隨著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的提高而被超越,被消解,而無法在當前的境況下徹底消滅,不再重犯。

例如,投機交易中的止損問題、市場新手衝動性交易的問題,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投機者整體的交易理念、修養、境界不到一定的高度,這些錯誤就難以徹底解決。

? 關於衝動性交易的問題

許多經驗豐富的老手都認識到,衝動性交易具有巨大的破壞性,嚴重威脅投機者的資金安全。

在進入期貨市場的那一天開始,我就一直身受其害。

很多年過去了,我還在同它作殊死的搏鬥。不知道有多少次,前一天晚上我在分析、判斷市場走勢時非常冷靜、理智,做好了詳細的交易計劃。

但是,僅僅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我一走進交易大廳,一切就變得讓人難以理解。

我會徹底忘記原來制定好的交易計劃,忘記自己究竟應該怎麼操作,而完全被市場價格的波動所牽引。

我的思維、心情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一會看多,一會看空,全然不顧原先的想法,頻繁的在市場中買進賣出。

顯然,這種漫無章法的交易方式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每天交易結束以後,我總是發現自己傷痕累累,損失慘重。更令人沮喪的是,如果我機械的遵守前一天的操作計劃,非但不會虧損,還有利潤。

衝動性交易的主要原因是投機者缺乏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抵擋外在的市場波動的誘惑,也不能遏制內在強烈的交易慾望。

從交易理念來說,衝動性交易是一種短線交易,而且是超級短線。投機者沉溺於短時間從市場波動中賺一筆大錢的想法而無法自拔。

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了好幾年,人的本能、無意識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市場的誘惑是如此難以抵擋,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交易衝動。

一次又一次,市場把我打到在地,我又掙扎著爬起來。

我一再下決心,要謹慎交易,三思而後行,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事情並沒有朝好的方面發展。

直到有一天,我徹底厭倦了這種永遠贏不了的遊戲,在無可奈何中放棄努力、放棄掙扎。

幾年以後,不知不覺中,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的豐富、經驗的積累,我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很少出現衝動性交易的現象。

這種曾經長期困擾我的疾病,我化了好幾年的時間也沒有遏止住的情緒化的行為方式,彷彿一下子痊癒了。

仔細想來,這一切的發生也在情理之中。我對市場運動的理解,我的交易理念,我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對自己的個性、思維、情緒、習慣的瞭解,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今非昔比。

一句話,我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我在投機領域所達到的修養和境界使我遠遠超越了衝動性交易這種低層次的錯誤。

現在,我已經很少從事短線交易,尤其是日內短線交易,知道這是毀滅投機者最快捷的途徑。

我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尋找、 發掘中長線交易的機會上,對短時間從市場波動中賺一筆大錢的想法已不感興趣。

原來像裸體美女一樣誘人的市場短期波動,再也不能激起我的交易慾望和衝動。

每一天,我還在關注各個品種的盤面變化,但是,作為一個長線交易者,我不會再被驚心動魄的短期市場波動牽著鼻子,搞得心神不定。我平靜、淡然的欣賞著市場的變化,也審視著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以我自己的方式理解這一切。

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市場依然沿著古老的節奏在運動。而這一切,在我眼裡已有了全然不同的意義。

衝動性交易,那還是一個問題嗎?

我問自己。

? 關於止損問題

每一本關於期貨交易的書,都會不厭其煩的提醒投機者,交易不利時要及時止損,迅速退出市場以降低損失。“如果你不願意虧小錢,遲早就會虧大錢”、“剛開始時的損失是最廉價的損失”等等。

儘管有如此多的提醒和忠告,面對交易不利的局面,投機者普遍性的習慣仍然是不願迅速認賠,避免重大虧損的發生。

理性上,一個投機者可能認識到止損的重要性,但在實際交易中卻往往做不到。

十多年前,我進入期貨市場不久,就對止損在期貨交易中的重大意義有了銘心刻骨的體會。

我旁邊大戶室的一個客戶老陳,52元放空上海膠合板9507,結果多頭主力憑藉資金優勢操縱市場價格,膠合板在很短的時間就一路上揚到62元,老陳心存僥倖,追加了幾回保證金就是不平倉,結果最後損失500多萬。

其實,他完全可以在虧損較小的時候退出市場,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1994年底,我做多上海國債期貨316品種,我剛剛買入,市場價格就開始下跌。

我絕望、緊張的盯著盤面變化,希望市場價格止跌回穩,但是,市場似乎存心和我作對,一天之內竟然下跌了3、4元,這可能是國債期貨火爆的牛市行情中唯一的一次暴跌走勢,卻是我十多年期貨交易中損失最大的一天。

從那時起,我就非常重視市場交易中的止損問題,下定決心嚴格控制風險,永遠不要讓小損失演變成災難性的巨大虧損。但是,問題似乎不像我想象的那麼簡單。

交易不利時能夠果斷的壯士斷臂,要求投機者具備極大的智慧、勇氣和毅力。

承擔實實在在的損失、迅速改變自己想法、推翻原來的市場判斷,這一切都會給投機者帶來沉重的心理、精神壓力,尤其是對一個市場新手,這種壓力可能會徹底摧毀他的意志和信念,使他陷入瘋狂和混亂。

有時候,我剛剛在絕望之中止損離場,市場價格立刻回到了我原來交易的方向。如果我再堅持一會,我不但不會虧錢,反而能大賺一筆。

回頭一看,我正好買在市場的最高點,賣在市場的最低點。

從理性的角度思考,為了控制交易風險,我所做的一切是聰明的,但是,在別人看來,我的行為完全像一個大傻瓜。

那一段時間,我連續被市場愚弄,來回割肉,精神狀態處於崩潰的邊緣。其實,這時候最明智的做法是立刻停止任何操作,遠離市場,找一個清淨的地方休息一段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情緒,再做打算。

但是,那時我還遠遠沒有達到那種修養和境界。

我依然在市場中頻繁的買進賣出,希望能反敗為勝。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止損以後,我對這種行為已經非常厭倦。

終於,有一天,當市場價格走勢再次對我不利時,我變得非常麻木,眼瞧著浮動虧損的擴大而無動於衷,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結果,我的帳戶被洗劫一空,我暴倉了。

問題又回到了起點。只要我還在期貨市場從事投機交易,止損是幫助我躲過重大災難的唯一辦法。

儘管每一次砍倉都要經歷一次精神上痛苦的折磨,但是,鴕鳥式的逃避顯然無濟於事。

如果你不能控制風險,風險遲早就會控制你。

也許是對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足夠的信心,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請了兩位助手幫助我進行止損。

我在下單之前就告訴他們,市場價格一旦到了我事先確定的止損點,他們立刻幫我砍倉。

我當時應該說非常理智,甚至考慮到了自己心理、性格上的弱點,並且事先做了預防。

因為我知道,如果入市以後市場價格走勢真的對我不利,我很可能仍然會堅持原來的判斷,心存僥倖,固執己見,阻止他們的行動。

畢竟我是老闆,他們是手下。到時候,他們很可能屈從於我的權威,這樣一來,我們原來的約定就會變成一紙空文。

所以,有一天,我特意請我的兩位助手吃飯,強調他們在交易中的責任,鼓勵他們在交易時不要顧忌我的脾氣,嚴格執行止損紀律。

看起來這個方案非常周密,幾乎萬無一失。如果順利實施,交易方向準確時我可能賺到一筆大錢,而一旦我的判斷有誤,有人會幫我控制風險,只是損失一點小錢。

後來的交易實踐表明,我當時自以為萬無一失的方案,實際上毫無用處,是一個市場新手非常幼稚、低層次的思維結果。不但孤立、靜止的看待市場交易中的止損問題,而且也缺乏實戰經驗的支持。

首先,止損策略只是投機者在市場判斷失誤時的一種保護性措施,用來阻止重大交易虧損的出現。

但是

當一個投機者總的交易贏利小於一系列止損所帶來的損失,即投機者沒有能力在市場交易中賺取足夠的利潤時,嚴格的止損措施只是延緩投機資本減少的速度,不能改變投機者最終失敗的命運。

其次,止損和投機者的交易理念密切相關。

對於一個長線交易者來說,由於他每年交易的次數很少,每次入市前都做過充分的研究, 可以很從容的確定交易失敗時的退出位置。止損點位非常明確,執行起來也相對比較簡單。

而對於一個短線交易者,尤其是根據市場盤面變化操作的日內交易員,他每天頻繁的進出市場,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波動,只能依靠某種本能、感覺作出買賣決策。

有時候,一筆交易從開始到結束只有幾十秒鐘,投機者很難有時間在入市交易以前詳細策劃,設立明確的止損點位。

從入市到止損,一切取決於操作者非常個性化的市場感覺,旁觀者很難插手。

在早期的期貨交易中,我純粹是一個短線作手,我以為請兩個助手幫我進行止損操作,就可以避免出現大的損失。

實際上,我的短線交易方式天然的排斥這種看似聰明的合作,由始至終,我必須獨立決策、獨立承擔交易後果。

如果我自己缺乏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市場走勢和我的判斷不一致時不能果斷撤退,我的兩個助手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最後,我們的合作就這樣無疾而終,不了了之。

和衝動性交易的最總解決方式一樣,也是到了近幾年,隨著交易理念的轉變、自我修養的提高、市場交易境界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以後,止損問題才迎刃而解,我不再對此感到煩惱、困難。

現在,交易不利時我能夠很輕鬆的退出市場,完全沒有原來止損操作時內心那種痛苦、絕望、沮喪的精神感受,因為我知道

這是交易中最正常的現象。

市場總會出現意外的變化,一個人的判斷也不可能100%的準確。

只要你從市場交易中賺取的利潤遠遠大於止損時造成的損失,你的某一筆具體交易是賺是賠無關緊要。

賠小錢,賺大錢,這是期貨交易最基本的原則。

只要你一直沿著這條正確之路走下去,就會到達成功的彼岸。這麼看來,止損也就不再是個問題。

市場經驗可以累積,交易技巧和知識可以學習,而一個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是一個長期的培養、追求、領悟過程。

交易不是一種簡單的技能、一門熟練的手藝,像中學課文《賣油翁》中所描繪的那個老頭, 反覆練習,就能把油倒進口子很小的瓶子,一滴也不會灑到外面。

一個高明的投機大師的修養和境界往往與藝術家、哲學家屬同一範疇。索羅斯的投資名著《金融鍊金術》中有大量的哲學思考,一點也不令人奇怪。

我非常欣賞文竹居士的觀點:

“市場上高手之間的較量絕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而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