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聰明的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錢鍾書 清華大學 英語 管錐編 綠洲情緣 2017-07-16

原創 羊紫

越是聰明的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一年一度的春節歡慶之時,免不了的同學聚會,聚會時除了照常的家常敘舊,相互交流之外,我發現大家變化中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因堅持帶來的變化。

堅持數年如一日做一件自己喜歡事情的人,都有很大的收穫。

同學小沫,特別喜歡英語。因為種種原因她未能如願做一名英語老師。她的本職工作可以說和英語沒有一點點的關係,但她喜歡英語啊,一直堅持自學著。

其實當時我們幾個都喜歡英語,剛開始也一起堅持自學,但每個人的喜歡程度卻是有巨大的差別。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生活被繁瑣的日常充斥著,英語學習似乎被柴米油鹽越擠佔越沒有時間,自己也常常以忙,以沒有時間為藉口,放棄了當初的壯志雄心,虛度著一天又一天,浪費著一年有一年的光陰。

俗話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同樣繁瑣、平淡的日常生活裡,小沫卻一直堅持著,她始終不曾忘記學英語的初心,矢志不渝。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工作再忙,生活再累,她每天都堅持讀半個小時的英語,一年365天,雷打不動,從不間斷,持之以恆的魅力在時間的打磨下,越來越閃耀出了它的熠熠光芒。

小沫的英語越來越好,在工作之餘做英語老師,每每看到學生在她的教學下成績大幅度的提高,她的心理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而我早已把當初學習的知識丟到爪哇國去了,女兒每每向我請教她不會的英語問題,我看著都很熟悉,就是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女兒就很納悶地問我:媽媽,你們不是同學嗎?差距咋這麼大?

是啊!差距就是在一天天一年年,在不知不覺中拉開的。同樣一地雞毛的生活,小沫擠出時間,堅持不懈,有所收穫,自己只有拿沒有學英語的天分作為藉口了。

可是,說真的,天分有那麼重要嗎?

不知道是誰說的,在智商正常的下,以我們目前的努力,大家還沒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記得看過"一萬小時定律"的說法: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好像大腦需要這麼長時間, 以吸收達到精通需要知道的東西。

1萬小時的訓練,不僅是在勞動,而且,更是心力的鍛造!

這一萬小時的訓練,一定是高密度與持續的努力。凡人,很少能做到。

不信的人,可以嘗試一下:你可以多長時間按照相同軌跡生活與約束自己,能做到幾個1千小時,暫且先不談1萬小時。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這句話是錢鍾書先生的名言。

錢鍾書19歲時考入清華大學,據說他的國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學佩服得五體投地。

錢鍾書的才能,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他記憶力驚人,據說他有“照相機”般的記憶;

另一方面是他超出常人的勤奮。

這樣智慧聰明的腦袋卻清醒地認識到“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錢鍾書下決心用笨功夫“橫掃清華圖書館”,他泡圖書館之勤、之久,幾乎無人可及。

所以,入學時間不長,錢鍾書的超人稟賦和學養,便顯露無遺,很快便成了清華園中鼎鼎有名的一位才子。

有人曾對錢鍾書的《管錐編》發出驚歎:“其內容之淵博,思路之開闊,聯想之活潑,想像之奇特,實屬人類罕見。一個人的大腦怎麼可能記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內容?一個人的大腦怎麼可能將廣袤複雜的中西文化如此揮灑自如地連接和打通?”

許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對錢鍾書作了極高評價,稱之為“二十世紀人類最智慧的頭顱”。

從這一點來看, 我們生活中的因種種小挫敗而輕言放棄,仔細想來,全是藉口。沒有時間和缺乏天分,也無非是對自己追求理想道路上忘記初心的擋箭牌。

水滴石穿,聚沙成塔的道理誰不懂?

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幾個?

其實,天才,就是那個重複次數最多的人!

就像錢鍾書說的一樣:“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