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龐涓 通許 渦河 孫臏 開封 春秋戰國 淮安 邯鄲 瑜亮 文物 霧裡看花花是花 2019-09-10
"

龐涓墓,在通許城東三裡崗村西北。與子羽墓直線距離也就五百米左右,然不識者頗難尋覓。好在當地百姓皆知,又有一大姐肯領我前去。順工業大道北行約千米,東過渦河小橋,後沿河南下。無路,直接走在畦溝裡。 渦河自古有名。然眼前之河,相當於江南一渠。想象若助跑點遠些,似能一躍而過。好有一比,河窄,似龐涓心胸吧,河淺,似龐涓才智吧,河又臭,似龐涓名聲吧。它地麥已冒綠,龐涓墓周圍一大片卻剛犁過,不知要播種什麼,於是黃得焦灼。踏上去,一腳一冒煙,如在戰場。距渦河一百米處,在黃色包圍中,龐涓墓如小島飄零,孤得無奈。墓上皆雜草亂樹,青黃斑駁,有幾棵高楊,綠得憂鬱。現墓地無碑,是文物部門忘了立,還是隻地方誌而無正史記載不能立,抑或敗軍之將不屑立,不得而知。據說龐涓馬陵戰敗身亡,齊軍取其首級,葬於臨淄;身體由魏軍帶回,在這大梁附近安葬。原墓南有數小墓,葬龐涓戰馬與兵器,早平毀。現墓周,亦被農地侵剝嚴重。大姐言,過不了十年,墓將消失。

"

龐涓墓,在通許城東三裡崗村西北。與子羽墓直線距離也就五百米左右,然不識者頗難尋覓。好在當地百姓皆知,又有一大姐肯領我前去。順工業大道北行約千米,東過渦河小橋,後沿河南下。無路,直接走在畦溝裡。 渦河自古有名。然眼前之河,相當於江南一渠。想象若助跑點遠些,似能一躍而過。好有一比,河窄,似龐涓心胸吧,河淺,似龐涓才智吧,河又臭,似龐涓名聲吧。它地麥已冒綠,龐涓墓周圍一大片卻剛犁過,不知要播種什麼,於是黃得焦灼。踏上去,一腳一冒煙,如在戰場。距渦河一百米處,在黃色包圍中,龐涓墓如小島飄零,孤得無奈。墓上皆雜草亂樹,青黃斑駁,有幾棵高楊,綠得憂鬱。現墓地無碑,是文物部門忘了立,還是隻地方誌而無正史記載不能立,抑或敗軍之將不屑立,不得而知。據說龐涓馬陵戰敗身亡,齊軍取其首級,葬於臨淄;身體由魏軍帶回,在這大梁附近安葬。原墓南有數小墓,葬龐涓戰馬與兵器,早平毀。現墓周,亦被農地侵剝嚴重。大姐言,過不了十年,墓將消失。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

龐涓墓,在通許城東三裡崗村西北。與子羽墓直線距離也就五百米左右,然不識者頗難尋覓。好在當地百姓皆知,又有一大姐肯領我前去。順工業大道北行約千米,東過渦河小橋,後沿河南下。無路,直接走在畦溝裡。 渦河自古有名。然眼前之河,相當於江南一渠。想象若助跑點遠些,似能一躍而過。好有一比,河窄,似龐涓心胸吧,河淺,似龐涓才智吧,河又臭,似龐涓名聲吧。它地麥已冒綠,龐涓墓周圍一大片卻剛犁過,不知要播種什麼,於是黃得焦灼。踏上去,一腳一冒煙,如在戰場。距渦河一百米處,在黃色包圍中,龐涓墓如小島飄零,孤得無奈。墓上皆雜草亂樹,青黃斑駁,有幾棵高楊,綠得憂鬱。現墓地無碑,是文物部門忘了立,還是隻地方誌而無正史記載不能立,抑或敗軍之將不屑立,不得而知。據說龐涓馬陵戰敗身亡,齊軍取其首級,葬於臨淄;身體由魏軍帶回,在這大梁附近安葬。原墓南有數小墓,葬龐涓戰馬與兵器,早平毀。現墓周,亦被農地侵剝嚴重。大姐言,過不了十年,墓將消失。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

龐涓墓,在通許城東三裡崗村西北。與子羽墓直線距離也就五百米左右,然不識者頗難尋覓。好在當地百姓皆知,又有一大姐肯領我前去。順工業大道北行約千米,東過渦河小橋,後沿河南下。無路,直接走在畦溝裡。 渦河自古有名。然眼前之河,相當於江南一渠。想象若助跑點遠些,似能一躍而過。好有一比,河窄,似龐涓心胸吧,河淺,似龐涓才智吧,河又臭,似龐涓名聲吧。它地麥已冒綠,龐涓墓周圍一大片卻剛犁過,不知要播種什麼,於是黃得焦灼。踏上去,一腳一冒煙,如在戰場。距渦河一百米處,在黃色包圍中,龐涓墓如小島飄零,孤得無奈。墓上皆雜草亂樹,青黃斑駁,有幾棵高楊,綠得憂鬱。現墓地無碑,是文物部門忘了立,還是隻地方誌而無正史記載不能立,抑或敗軍之將不屑立,不得而知。據說龐涓馬陵戰敗身亡,齊軍取其首級,葬於臨淄;身體由魏軍帶回,在這大梁附近安葬。原墓南有數小墓,葬龐涓戰馬與兵器,早平毀。現墓周,亦被農地侵剝嚴重。大姐言,過不了十年,墓將消失。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

龐涓墓,在通許城東三裡崗村西北。與子羽墓直線距離也就五百米左右,然不識者頗難尋覓。好在當地百姓皆知,又有一大姐肯領我前去。順工業大道北行約千米,東過渦河小橋,後沿河南下。無路,直接走在畦溝裡。 渦河自古有名。然眼前之河,相當於江南一渠。想象若助跑點遠些,似能一躍而過。好有一比,河窄,似龐涓心胸吧,河淺,似龐涓才智吧,河又臭,似龐涓名聲吧。它地麥已冒綠,龐涓墓周圍一大片卻剛犁過,不知要播種什麼,於是黃得焦灼。踏上去,一腳一冒煙,如在戰場。距渦河一百米處,在黃色包圍中,龐涓墓如小島飄零,孤得無奈。墓上皆雜草亂樹,青黃斑駁,有幾棵高楊,綠得憂鬱。現墓地無碑,是文物部門忘了立,還是隻地方誌而無正史記載不能立,抑或敗軍之將不屑立,不得而知。據說龐涓馬陵戰敗身亡,齊軍取其首級,葬於臨淄;身體由魏軍帶回,在這大梁附近安葬。原墓南有數小墓,葬龐涓戰馬與兵器,早平毀。現墓周,亦被農地侵剝嚴重。大姐言,過不了十年,墓將消失。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自駕走“列國”:訪通許龐涓墓

南側墓上有蘆葦數片,風過搖曳,似在為誰招魂。甚奇。蘆葦本生河邊,為何竟至墓上?我之猜測,古時河寬墓大,墓應在河之邊上,蘆葦蔓延至墓上,也就不足為奇。也有另一可能,魏人為龐涓築墓,當懷敬仰之心,否則不會有附屬小墓,故其墓必高必大,封土不足,便取河邊之土補充,墓上於是有了蘆葦。記得淮安漂母墓上亦有蘆葦,便是韓信欲報恩,令數萬軍士每人一衣兜河邊土堆成此墓。龐涓雖為敗軍之將,然無疑是魏國其時最優秀將領,曾敗韓軍,奪櫟陽,佔邯鄲,戰功卓著。若非驕傲輕敵,若非遇上孫臏,成戰國英雄也說不定。龐涓孫臏,實有瑜亮之嘆。從魏國角度看,也算是個悲劇英雄了。

渦河邊停著大型挖掘機械,似乎要對河徹底整治,挖深拓寬。但願對龐涓其人,也能客觀看待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