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慎修:排球“五連冠”的精神現在還很管用

排球 中國女排 郎平 足球 張蓉芳 大河網 2019-01-14
程慎修:排球“五連冠”的精神現在還很管用

上世紀90年代,程慎修(後排右二)率隊出訪時合影。

口述人:程慎修採訪整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小娟圖片:受訪者供圖

程慎修,男,1953年生,曾擔任河南省排球隊總教練。

2018-2019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正在火熱進行中,這場代表了全中國最高水平的年度排球賽事中,中國頂尖球員悉數登場,帶給全國排球粉絲一場又一場排球盛宴。為什麼國人對女排有如此深厚的情結?追根溯源應該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五連冠”時代,至今女排精神依然在影響著國人。

中國女排的“五連冠”時代是中國排球史上的巔峰,至今無可超越。五連冠指的是1981年女排世界盃、1982年女排世錦賽、1984年奧運會、1985年女排世界盃、1986年女排世錦賽,6年間的5場頂級大賽中國女排全部登頂奪冠。作為一名資深排球人,曾擔任河南省排球隊總教練的程慎修親身經歷了那個時代,在他的動情講述中,帶著我們重新回憶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不怕皮爛不怕疼一門心思練好球

現在大家都知道女排五連冠,都知道那個時代很輝煌。但是,你想過沒有,那個時代可不是突然來的,那是一個長遠的振興計劃。

我是一個典型的50後,家在商丘睢縣,那是一個美麗的水城。1970年10月份,我正式進入河南男排青年隊。1972年,中央提出了振興三大球的口號,大力提倡發展三大球運動,積極和國際接軌並迎頭趕上。就在那一年的年底,當時的國家體委排球處就組織了全國12個省市的排球隊伍,男排女排都有,全部集合到福建漳州,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排球“大會戰”。當時,我跟著河南隊就去了,打著揹包、揹著行李就走了,還把我們的訓練器材、槓鈴送到火車上託運。到了當地才知道,那個條件真叫一個差,其實當時國內的訓練條件都不是很好,因為都不富裕,但是漳州的條件更差。

當時把我們安排在一個學校宿舍,一個隊伍十幾個人住一間大教室,上下鋪,每天訓練完洗澡也沒有熱水,都是每個人從一個很大很深的井裡挑水,再去一邊洗澡,都是涼水澡。反正也年輕,覺得漳州的冬天也不冷,洗著洗著就習慣了。

因為那次是中國排球的首次大集訓,漳州市突擊蓋起了6塊由煤渣、紅土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的“三合土”場地的竹棚,供全國12支男女排球隊訓練。我們那時候的訓練量非常大,男隊員一天要做300次魚躍墊球,女隊員一天要做300次滾翻墊球,在那種“三合土”地面進行這種高強度訓練,結果可想而知,破皮爛皮是家常便飯。當時我們每人發兩件訓練服,捨不得穿,怕訓練時劃破,很多男隊員都是光著膀子練球,疼也不怕,皮爛了也不怕,就是一門心思練好球。

女排姑娘們吃了不少苦

從1972年底開始,每年的11月份,全國各省市排球隊伍就要集合到漳州,進行為期100天的集訓,整個冬天全在漳州,過年也不回家,也不放假,一直練到來年的3月份。這樣的集訓一直持續到現在,幾乎每年都如此,年年不差。正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中國排球的人才一代代培養起來了。

1976年,中國女排重建,首任主帥袁偉民在漳州基地表示,要用五年時間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當時的女排姑娘們可真是吃了不少苦,我們男隊員一堂課下來身上到處都是爛皮,女隊員一堂訓練課下來,身上被泥土“撕掉”一層皮,石渣和沙子都會嵌進肉裡。晚上睡覺時,棉被粘在傷口上,疼得都無法入睡。有這樣的精神,有這樣的厚重積澱,咋能不贏?五連冠的時代就是這樣到來了。

當時五連冠的核心主力成員,郎平、張蓉芳、陳招娣、曹慧英,這些隊員我們跟她們都比較熟,幾乎年年都要在漳州碰面,但是大家訓練都很忙,也沒有像現在那麼多休閒娛樂項目,都是各忙各的,到了賽場上給對方加個油鼓個勁。

1982年的時候,為了方便看賽事電視直播,我去四川出差時特意買了一臺熊貓牌的黑白電視機,14英寸的。五連冠那時候,女排那幾場大的國際比賽必須是場場看,我就帶著隊員們守在電視機前一起看,那時候真的會緊張,尤其是賽前知道這場必須3∶0拿下才能奪冠,否則就前功盡棄,這時候就會特別緊張。其實我也明知道郎平、張蓉芳她們的能力,肯定沒問題,但還是忍不住會緊張。

1979年,我成為河南男排隊的教練,1985年我成為主教練,1998年我成為河南排球隊的總教練,一直到2003年春天才換了一個和排球無關的新崗位。這麼多年,每到冬天,我都要照例帶著隊伍去漳州集訓,每到漳州之後,我們都會帶領隊員“重走長征路”,給隊員們看看我們當年的訓練基地,回味一下當年中國一代又一代排球人拼搏的盛況。

“五連冠”給中國體育帶來一種激勵和精神

直到現在,還會有人問我,當年的五連冠給現在的中國女排、中國體育帶來了什麼?我想說,帶來的是一種信仰,是一種激勵,是一種精神。這種激勵,直到現在在中國排球界,還是很管用。遠的不說,咱就說女排主帥郎平,她往那一站,那就是氣場,從高層領導到普通運動員,再到老百姓,都覺得郎平站到賽場邊就是一種信任,就很踏實。所以,她很有話語權,在中國女排隊伍中也很有威信,運動員崇拜她,將帥一心,這就能打勝仗。

為了學習漳州集訓的精神,1975年,鄭州文化路上的省體育場也建起了一個籃球練習館,成為國家籃球訓練基地,那時國家男排經常來打比賽。到了後來,朝鮮國家隊、阿爾巴尼亞國家隊也來省體育場打友誼賽,再到後來,咱們省隊就走出去,奔赴緬甸、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對方打一些友誼賽,咱們隊就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跟國外的高水平隊伍過過招,取取經。再往後,咱們的男排女排都是一路向上,一直到2006—2009年間達到巔峰,男排拿了聯賽亞軍,女排拿了聯賽季軍,都取得了史上的最好成績。說到底,這與前些年打下的好基礎分不開,先培養人,再打勝仗,這也都是女排精神的精髓,這種精神放到現在也是實用的。

我們每一個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都在自覺用那個時代的精神來指導自己的工作,不管到什麼時候,排球運動的核心一定是積蓄人才、鍛鍊意志、提升技能,絕不能動搖。即便是現在名揚天下的河南姑娘朱婷,也同樣是在用五連冠時代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否則她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