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徹底掰了!德國率先表態:不可信任美國,未來要靠自己'

"

9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國會下院發表講話,稱美國“不會再像冷戰時期那樣,自然而然地扮演歐洲的保護者了”。她此前一直呼籲,歐洲應在外交與防務政策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2017年5月,她就認為歐洲和美國“能夠完全信任對方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過去了。”去年11月,默克爾公開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關於建立歐洲軍隊的提議,稱歐洲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一個更強大的歐洲才能保衛歐洲。”

"

9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國會下院發表講話,稱美國“不會再像冷戰時期那樣,自然而然地扮演歐洲的保護者了”。她此前一直呼籲,歐洲應在外交與防務政策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2017年5月,她就認為歐洲和美國“能夠完全信任對方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過去了。”去年11月,默克爾公開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關於建立歐洲軍隊的提議,稱歐洲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一個更強大的歐洲才能保衛歐洲。”

美歐徹底掰了!德國率先表態:不可信任美國,未來要靠自己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實力大減,百廢待興。而美蘇針鋒相對地在歐洲對峙,面對以核大國蘇聯為首、華約強大的鋼鐵洪流,歐洲不得不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加強與駐歐美軍協作保護自身安全。

蘇聯解體後,對歐洲來說,來自東方的威脅得到極大緩解,歐洲也走出了戰爭陰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歐洲的實力大大增加,在世界上擁有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不再滿足於做美國的跟班。

現在,美歐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美國以俄羅斯偷偷違規為由退出《中導條約》,必將刺激俄研發部署中程導彈,而中程導彈夠不著美國,目標只會是歐洲,歐洲只能增加軍費投入並更加依賴美國。

"

9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國會下院發表講話,稱美國“不會再像冷戰時期那樣,自然而然地扮演歐洲的保護者了”。她此前一直呼籲,歐洲應在外交與防務政策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2017年5月,她就認為歐洲和美國“能夠完全信任對方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過去了。”去年11月,默克爾公開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關於建立歐洲軍隊的提議,稱歐洲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一個更強大的歐洲才能保衛歐洲。”

美歐徹底掰了!德國率先表態:不可信任美國,未來要靠自己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實力大減,百廢待興。而美蘇針鋒相對地在歐洲對峙,面對以核大國蘇聯為首、華約強大的鋼鐵洪流,歐洲不得不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加強與駐歐美軍協作保護自身安全。

蘇聯解體後,對歐洲來說,來自東方的威脅得到極大緩解,歐洲也走出了戰爭陰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歐洲的實力大大增加,在世界上擁有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不再滿足於做美國的跟班。

現在,美歐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美國以俄羅斯偷偷違規為由退出《中導條約》,必將刺激俄研發部署中程導彈,而中程導彈夠不著美國,目標只會是歐洲,歐洲只能增加軍費投入並更加依賴美國。

美歐徹底掰了!德國率先表態:不可信任美國,未來要靠自己

俄羅斯雖然是北約的敵人,但歐洲卻離不開俄的天然氣。美國狠批德國與俄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美國駐德大使甚至威脅制裁參與項目建設的歐洲公司。但德國目前3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俄天然氣歐洲售價約200美元/千立方米,而美國天然氣價格接近300美元/千立方米,美國指責歐洲不該掏錢給北約的敵人,實則是要獨佔歐洲市場。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加以制裁,令歐洲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原油來源國,也是令歐洲極其不爽。英法德今年聯合建立與伊朗商業結算機制INSTEX SAS,但是面對美國的威脅,遲遲無法開展運作。

此外,在氣候協定、委內瑞拉、華為、等問題上,美歐也是話不投機,漸行漸遠。

美國力勸英國與歐盟分手,並不是真心為英國好,其背後隱藏著的是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打算。美國一直謀求世界主導權,不允許任何國家和集團挑戰它的領導地位,不論這個威脅來自何方。中俄不行,歐盟同樣不行。美國既希望以北約東擴保持對俄羅斯的圍堵壓制,又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強大的、不聽招呼的歐洲。

"

9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國會下院發表講話,稱美國“不會再像冷戰時期那樣,自然而然地扮演歐洲的保護者了”。她此前一直呼籲,歐洲應在外交與防務政策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2017年5月,她就認為歐洲和美國“能夠完全信任對方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過去了。”去年11月,默克爾公開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關於建立歐洲軍隊的提議,稱歐洲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一個更強大的歐洲才能保衛歐洲。”

美歐徹底掰了!德國率先表態:不可信任美國,未來要靠自己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實力大減,百廢待興。而美蘇針鋒相對地在歐洲對峙,面對以核大國蘇聯為首、華約強大的鋼鐵洪流,歐洲不得不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加強與駐歐美軍協作保護自身安全。

蘇聯解體後,對歐洲來說,來自東方的威脅得到極大緩解,歐洲也走出了戰爭陰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歐洲的實力大大增加,在世界上擁有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不再滿足於做美國的跟班。

現在,美歐在諸多問題上存在分歧。美國以俄羅斯偷偷違規為由退出《中導條約》,必將刺激俄研發部署中程導彈,而中程導彈夠不著美國,目標只會是歐洲,歐洲只能增加軍費投入並更加依賴美國。

美歐徹底掰了!德國率先表態:不可信任美國,未來要靠自己

俄羅斯雖然是北約的敵人,但歐洲卻離不開俄的天然氣。美國狠批德國與俄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美國駐德大使甚至威脅制裁參與項目建設的歐洲公司。但德國目前3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俄天然氣歐洲售價約200美元/千立方米,而美國天然氣價格接近300美元/千立方米,美國指責歐洲不該掏錢給北約的敵人,實則是要獨佔歐洲市場。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加以制裁,令歐洲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原油來源國,也是令歐洲極其不爽。英法德今年聯合建立與伊朗商業結算機制INSTEX SAS,但是面對美國的威脅,遲遲無法開展運作。

此外,在氣候協定、委內瑞拉、華為、等問題上,美歐也是話不投機,漸行漸遠。

美國力勸英國與歐盟分手,並不是真心為英國好,其背後隱藏著的是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打算。美國一直謀求世界主導權,不允許任何國家和集團挑戰它的領導地位,不論這個威脅來自何方。中俄不行,歐盟同樣不行。美國既希望以北約東擴保持對俄羅斯的圍堵壓制,又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強大的、不聽招呼的歐洲。

美歐徹底掰了!德國率先表態:不可信任美國,未來要靠自己

一直以來,美國對歐元的發展採取審視態度。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美國袖手旁觀,不僅沒有購買歐債,反而有多家美國信用評級機構不斷地唱衰歐洲。美國在金融危機後多次推行量化寬鬆政策,客觀上也對歐元信心造成嚴重打擊,損害了歐元在全球的影響力。美國之所以背後捅刀,落井下石,就是為了確保美國主導世界金融體系的地位。

歐洲的強大有利於世界力量的均衡,但美國不會容忍歐洲與自己平起平坐。美國始終追求的地緣戰略目標不會改變,那就是歐亞大陸是世界的中心島,誰控制了這裡,誰就控制了全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