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農民 水稻 三農 農業 哈爾濱新聞網 2017-05-17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以上圖片均由哈爾濱新聞網“手機記者”輕舞飛揚提供

5月15日,通河縣舉辦了“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多人一起插秧’”活動,來自通河縣8個鄉鎮,共2017人蔘加了挑戰。經過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認證官程東先生的現場監督、評判,最終確認成績有效,成功挑戰了“最多人一起插秧”吉尼斯世界紀錄。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也是中國大陸首次農民挑戰 " 最多人一起插秧 " 吉尼斯世界紀錄活動。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15日7時,通河縣富林鄉長興村旅遊路口哈肇公路南耕地,挑戰者陸續候場。據瞭解,這些挑戰者分別來自清河鎮、鳳山鎮、祥順鎮、烏鴉泡鎮、富林鄉、三站鄉、濃河鎮、通河鎮等8個鄉鎮。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8時40分,2017人分為 8 個方陣,每個方陣 252 人,分佈在4.2公頃的水田上。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通河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曹德友宣佈挑戰開始,2017人一起插秧。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13分23秒,經過2017人共同努力,在4.2公頃的水田上插下了700萬株左右的水稻秧苗,創下了“同一地點、最多人數插秧”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插秧人群中,年齡最大的98歲,最小的13歲。從年齡跨度、插秧用時、秧苗數量、插秧面積等方面全方位打破原有吉尼斯世界紀錄。

據瞭解,之前的紀錄是 2012 年 8 月 18 日,臺灣省桃園的 1215 人用 16 分 20 秒完成同時種下 300 萬株秧苗 2.1 公頃插秧,創下 " 同一地點、最多人數插秧 " 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在插秧人群中最大的 91 歲,最小的 16 歲。

通河縣委書記劉長河說,此次2017人插秧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活動,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展現通河綠色有機水稻種植模式,提升稻米產業附加值,增強通河稻米知名度,將通河優質稻米送到全國百姓餐桌,叫響通河大米品牌,輻射帶動文化、旅遊、生態工業等諸多產業相互融合,構築綠色發展大格局。同時,該縣還將藉助此次活動來擴大招商引資的宣傳,讓“通河大米”品牌借活動的舉辦,跨出縣門,走向世界。最終實現是促進農民增收的目的。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通河縣地處全球公認的北緯45度優質農產品黃金帶,有 80釐米厚的優質寒地黑鈣土,營養豐富,有機質含量高,遍佈山林的自湧泉水和川流不息的松花江,為發展綠色有機水稻提供了優越條件。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通河縣總耕地面積220萬畝,其中水田160萬畝,人均水田面積全國第一,是全國水稻生產大縣,素有“參王故里”“稻米王國”之美譽,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在“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佈會”上,通河大米品牌價值83.21億元。

通河2017人一起插秧 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未來,通河縣將致力於進一步提高稻米品質,叫響通河大米品牌。通過採取全維度的營銷方式,將“通河大米”品牌宣傳推廣出去;將“種得好”與“賣得好”同步抓好,以“賣得好”促使“種得更好”,繼續推進稻米精深加工發展,進一步提高通河稻米附加值,將通河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綠色有機水稻生產強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