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領導的三藩反清之戰為何沒有成功

明朝 吳三桂 清朝 中國歷史 野史叢林 野史叢林 2017-10-30

吳三桂領導的三藩反清之戰為何沒有成功

第一,吳三桂企圖劃江而治,戰略眼光短淺。進了湖南之後沒有順江而下取江南財賦重地,掐死大清的命脈。一直在湖南耗著

第二,隊友不行。三藩之亂實際上只有吳藩,尚藩 耿藩先後投降。鄭經居然在後面和耿打了起來。客觀上牽制了吳的兵力。

吳三桂領導的三藩反清之戰為何沒有成功

三,最關鍵問題:死的太早。吳三桂作為吳藩核心人物,死的太早,再多活幾年吳三桂就可能成大事了。在湖南稱帝的時候,吳三桂所部在各個戰場把清軍打爆。5次大決戰,吳軍大勝3次,小勝一次,可不久吳三桂中風死了,吳三桂稱帝之前,吳軍節節勝利,他進帝位就是為了學朱元璋,洗脫叛逆之名,進京一統天下,讓自己的軍隊成為王師,可惜天不假年,只能說康熙命好,不然真要退回東北了。何況朱元璋還殺了韓林兒,老吳可沒殺主子,非得說殺了永曆那也算,和朱元璋是一個步驟,稱帝再獎勵三軍北伐一舉得天下,吳三桂輸就輸在年齡上,還有長子被殺,長孫年幼。

關於吳三桂的繼承人並不是沒培養好,長子吳應熊是個人才,可惜被康熙抓了殺掉了,長孫年幼。可見吳三桂不是早有預謀造反,如果不是徹蕃吳三桂不會造反。吳三桂死後部下各自為政好幾年,想想吳三桂也不是處心積慮造反的,如果早就預謀好了,不會把長子偷回來?吳三桂領導的三藩反清之戰為何沒有成功

吳三桂的性格也不是造反的料,他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不會思考以後的事情。崇禎封他爵位時,他明白朝廷還得靠他,所以他會帶兵進北京。李自成佔了北京,他知道跟著李自成混比較好,後來發現李自成不行,他就明白投靠清軍比較好。抓到了永曆皇帝,他有兩個選擇。這個時候他覺得,殺掉永曆是一個大功,後來就番雲南,他又覺得造反比較好。如果他可以在抓住永曆的時候選第二條路,從龍反正,他的地位會比李定國還高。

歷史上藩王成功的例子只有朱棣一個。吳三桂不具備朱棣的條件,一則吳三桂老了,已經快七十歲了,不像朱棣能征善戰。再則清廷八旗兵還沒腐化很有戰鬥力,康熙也比朱允文強的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