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楊森駐防瀘州,王瓚緒擔任道尹,盧作孚任永寧道尹公署的教育科長,聘請革命先烈惲代英同志到瀘州、川師任教,教育科乃與瀘州地方進步人士,會同商議舉辦文化事業。於是才開始創辦了幾處屬於文化教育的社會事業。

創辦瀘縣圖書館為新文化開闢陣地

當時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浪潮,波瀾壯闊地湧進四川及至瀘州時,瀘州還沒有供廣大群眾閱覽新報章雜誌圖書的公共圖書館,只有各學校圖書室及私人藏書讀報的書房。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長盧作孚及時採納川師教務長惲代英等人的建議,興辦瀘州文化事業建立瀘縣圖書館,選址在“古治平寺”即群眾俗稱的白塔寺(就是今天的報恩塔)。他們毅然撤去寺內大雄寶殿,新修了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一幢莊嚴堂皇,高聳白塔寺內,面街磚壁上大書“瀘縣圖書館”五個大字,眩耀奪目,使瀘州人民眼光一新。樓房第一層中間是過道,右邊是報章雜誌閱覽室,左邊是圖書閱覽室,後邊是取書登記處。室內各處窗明几淨,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楊森駐防瀘州,王瓚緒擔任道尹,盧作孚任永寧道尹公署的教育科長,聘請革命先烈惲代英同志到瀘州、川師任教,教育科乃與瀘州地方進步人士,會同商議舉辦文化事業。於是才開始創辦了幾處屬於文化教育的社會事業。

創辦瀘縣圖書館為新文化開闢陣地

當時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浪潮,波瀾壯闊地湧進四川及至瀘州時,瀘州還沒有供廣大群眾閱覽新報章雜誌圖書的公共圖書館,只有各學校圖書室及私人藏書讀報的書房。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長盧作孚及時採納川師教務長惲代英等人的建議,興辦瀘州文化事業建立瀘縣圖書館,選址在“古治平寺”即群眾俗稱的白塔寺(就是今天的報恩塔)。他們毅然撤去寺內大雄寶殿,新修了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一幢莊嚴堂皇,高聳白塔寺內,面街磚壁上大書“瀘縣圖書館”五個大字,眩耀奪目,使瀘州人民眼光一新。樓房第一層中間是過道,右邊是報章雜誌閱覽室,左邊是圖書閱覽室,後邊是取書登記處。室內各處窗明几淨,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第二層一部分是一間大教室,作為名人學術講座之用。另一部分是藏書室,書架林立,琳琅滿目。第三層是辦公室及職工宿舍等。圖書館第一屆館長李肇基(瀘州航運非常傑出的人物),瀘州城內鈕子街人,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思想進步,青年有為。到職後即赴上海購置圖書充實圖書館。因此藏書豐富,古今中外新舊圖書辭典報刊雜誌等約數十萬冊。古書有商務印書館翻印的平裝本《四庫全書選輯》,這種大部頭書籍陳列幾間屋子。新書有魯迅的《吶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郁達夫的《沉淪》。還有新的進步的報刊雜誌:《新青年》、《嚮導》、《中國青年》、《覺悟》、《新潮》、《學燈》、《孤軍》、《小說月報》、《東方雜誌》、《創造月刊》、《創造週刊》。(難怪八九十年代後來的川南圖書館還在中成公園,江陽沽酒客一度覺得那裡書卷氣息濃厚,可惜現在已經拆除了)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楊森駐防瀘州,王瓚緒擔任道尹,盧作孚任永寧道尹公署的教育科長,聘請革命先烈惲代英同志到瀘州、川師任教,教育科乃與瀘州地方進步人士,會同商議舉辦文化事業。於是才開始創辦了幾處屬於文化教育的社會事業。

創辦瀘縣圖書館為新文化開闢陣地

當時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浪潮,波瀾壯闊地湧進四川及至瀘州時,瀘州還沒有供廣大群眾閱覽新報章雜誌圖書的公共圖書館,只有各學校圖書室及私人藏書讀報的書房。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長盧作孚及時採納川師教務長惲代英等人的建議,興辦瀘州文化事業建立瀘縣圖書館,選址在“古治平寺”即群眾俗稱的白塔寺(就是今天的報恩塔)。他們毅然撤去寺內大雄寶殿,新修了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一幢莊嚴堂皇,高聳白塔寺內,面街磚壁上大書“瀘縣圖書館”五個大字,眩耀奪目,使瀘州人民眼光一新。樓房第一層中間是過道,右邊是報章雜誌閱覽室,左邊是圖書閱覽室,後邊是取書登記處。室內各處窗明几淨,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第二層一部分是一間大教室,作為名人學術講座之用。另一部分是藏書室,書架林立,琳琅滿目。第三層是辦公室及職工宿舍等。圖書館第一屆館長李肇基(瀘州航運非常傑出的人物),瀘州城內鈕子街人,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思想進步,青年有為。到職後即赴上海購置圖書充實圖書館。因此藏書豐富,古今中外新舊圖書辭典報刊雜誌等約數十萬冊。古書有商務印書館翻印的平裝本《四庫全書選輯》,這種大部頭書籍陳列幾間屋子。新書有魯迅的《吶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郁達夫的《沉淪》。還有新的進步的報刊雜誌:《新青年》、《嚮導》、《中國青年》、《覺悟》、《新潮》、《學燈》、《孤軍》、《小說月報》、《東方雜誌》、《創造月刊》、《創造週刊》。(難怪八九十年代後來的川南圖書館還在中成公園,江陽沽酒客一度覺得那裡書卷氣息濃厚,可惜現在已經拆除了)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特別是新出版的白話進步書籍和報刊雜誌,幾乎應有盡有。最突出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馬列主義書籍。這対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思想的輸入,馬列主義革命理論思想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每天閱讀者不下幾百人次,兩間閱覽室座無虛席,尤以川師、瀘中、城南高小的眾多學生,每天下課後即奔來此,如飢似渴閱讀書報。一時各校學生讀書風氣甚濃,政治覺悟、文化知識大有提高,對推動新文化運動起到很大作用。瀘縣圖書館成了各中小學的校外課堂。重要的是為惲代英先生在圖書館樓上開設了科學講座,每週一次,聽課的有川師、瀘中、城南高小部分師生和各界人土,惲代英先生講的是社會學概論、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課題。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楊森駐防瀘州,王瓚緒擔任道尹,盧作孚任永寧道尹公署的教育科長,聘請革命先烈惲代英同志到瀘州、川師任教,教育科乃與瀘州地方進步人士,會同商議舉辦文化事業。於是才開始創辦了幾處屬於文化教育的社會事業。

創辦瀘縣圖書館為新文化開闢陣地

當時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浪潮,波瀾壯闊地湧進四川及至瀘州時,瀘州還沒有供廣大群眾閱覽新報章雜誌圖書的公共圖書館,只有各學校圖書室及私人藏書讀報的書房。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長盧作孚及時採納川師教務長惲代英等人的建議,興辦瀘州文化事業建立瀘縣圖書館,選址在“古治平寺”即群眾俗稱的白塔寺(就是今天的報恩塔)。他們毅然撤去寺內大雄寶殿,新修了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一幢莊嚴堂皇,高聳白塔寺內,面街磚壁上大書“瀘縣圖書館”五個大字,眩耀奪目,使瀘州人民眼光一新。樓房第一層中間是過道,右邊是報章雜誌閱覽室,左邊是圖書閱覽室,後邊是取書登記處。室內各處窗明几淨,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第二層一部分是一間大教室,作為名人學術講座之用。另一部分是藏書室,書架林立,琳琅滿目。第三層是辦公室及職工宿舍等。圖書館第一屆館長李肇基(瀘州航運非常傑出的人物),瀘州城內鈕子街人,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思想進步,青年有為。到職後即赴上海購置圖書充實圖書館。因此藏書豐富,古今中外新舊圖書辭典報刊雜誌等約數十萬冊。古書有商務印書館翻印的平裝本《四庫全書選輯》,這種大部頭書籍陳列幾間屋子。新書有魯迅的《吶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郁達夫的《沉淪》。還有新的進步的報刊雜誌:《新青年》、《嚮導》、《中國青年》、《覺悟》、《新潮》、《學燈》、《孤軍》、《小說月報》、《東方雜誌》、《創造月刊》、《創造週刊》。(難怪八九十年代後來的川南圖書館還在中成公園,江陽沽酒客一度覺得那裡書卷氣息濃厚,可惜現在已經拆除了)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特別是新出版的白話進步書籍和報刊雜誌,幾乎應有盡有。最突出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馬列主義書籍。這対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思想的輸入,馬列主義革命理論思想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每天閱讀者不下幾百人次,兩間閱覽室座無虛席,尤以川師、瀘中、城南高小的眾多學生,每天下課後即奔來此,如飢似渴閱讀書報。一時各校學生讀書風氣甚濃,政治覺悟、文化知識大有提高,對推動新文化運動起到很大作用。瀘縣圖書館成了各中小學的校外課堂。重要的是為惲代英先生在圖書館樓上開設了科學講座,每週一次,聽課的有川師、瀘中、城南高小部分師生和各界人土,惲代英先生講的是社會學概論、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課題。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據毛鴻開先生回憶:記得有一次講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廣,資本家對工人殘酷壓迫剝削,講到工人階級的苦痛時,惲代英先生聲淚俱下慷慨激昂,聽者聚精會神,深為感動。

瀘縣圖書館成了當時人們稱讚的新文化傳播陣地。它對瀘州的文化教育事業的開創和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不幸在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轟炸瀘州,瀘縣圖書館全部被炸燬,化為灰燼。

通過通俗接地氣的演講給瀘州群眾提升文化和思想素質

瀘縣圖書館修建的同時,又把白塔寺進門處的舊戲樓底層稍事修整,粉刷一新,佈置成一間大教室,前有講臺黑板,下有桌凳。室外懸掛“瀘縣通俗講演所”大字木牌,第一屆所長廖光漢,號雲章,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每晚講演前,即掛脾宣告歡迎某某先生講演”(當時尊稱先生不稱同志)。臨講時,廖所長即搖鈴呼坐。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楊森駐防瀘州,王瓚緒擔任道尹,盧作孚任永寧道尹公署的教育科長,聘請革命先烈惲代英同志到瀘州、川師任教,教育科乃與瀘州地方進步人士,會同商議舉辦文化事業。於是才開始創辦了幾處屬於文化教育的社會事業。

創辦瀘縣圖書館為新文化開闢陣地

當時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浪潮,波瀾壯闊地湧進四川及至瀘州時,瀘州還沒有供廣大群眾閱覽新報章雜誌圖書的公共圖書館,只有各學校圖書室及私人藏書讀報的書房。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長盧作孚及時採納川師教務長惲代英等人的建議,興辦瀘州文化事業建立瀘縣圖書館,選址在“古治平寺”即群眾俗稱的白塔寺(就是今天的報恩塔)。他們毅然撤去寺內大雄寶殿,新修了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一幢莊嚴堂皇,高聳白塔寺內,面街磚壁上大書“瀘縣圖書館”五個大字,眩耀奪目,使瀘州人民眼光一新。樓房第一層中間是過道,右邊是報章雜誌閱覽室,左邊是圖書閱覽室,後邊是取書登記處。室內各處窗明几淨,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第二層一部分是一間大教室,作為名人學術講座之用。另一部分是藏書室,書架林立,琳琅滿目。第三層是辦公室及職工宿舍等。圖書館第一屆館長李肇基(瀘州航運非常傑出的人物),瀘州城內鈕子街人,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思想進步,青年有為。到職後即赴上海購置圖書充實圖書館。因此藏書豐富,古今中外新舊圖書辭典報刊雜誌等約數十萬冊。古書有商務印書館翻印的平裝本《四庫全書選輯》,這種大部頭書籍陳列幾間屋子。新書有魯迅的《吶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郁達夫的《沉淪》。還有新的進步的報刊雜誌:《新青年》、《嚮導》、《中國青年》、《覺悟》、《新潮》、《學燈》、《孤軍》、《小說月報》、《東方雜誌》、《創造月刊》、《創造週刊》。(難怪八九十年代後來的川南圖書館還在中成公園,江陽沽酒客一度覺得那裡書卷氣息濃厚,可惜現在已經拆除了)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特別是新出版的白話進步書籍和報刊雜誌,幾乎應有盡有。最突出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馬列主義書籍。這対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思想的輸入,馬列主義革命理論思想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每天閱讀者不下幾百人次,兩間閱覽室座無虛席,尤以川師、瀘中、城南高小的眾多學生,每天下課後即奔來此,如飢似渴閱讀書報。一時各校學生讀書風氣甚濃,政治覺悟、文化知識大有提高,對推動新文化運動起到很大作用。瀘縣圖書館成了各中小學的校外課堂。重要的是為惲代英先生在圖書館樓上開設了科學講座,每週一次,聽課的有川師、瀘中、城南高小部分師生和各界人土,惲代英先生講的是社會學概論、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課題。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據毛鴻開先生回憶:記得有一次講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廣,資本家對工人殘酷壓迫剝削,講到工人階級的苦痛時,惲代英先生聲淚俱下慷慨激昂,聽者聚精會神,深為感動。

瀘縣圖書館成了當時人們稱讚的新文化傳播陣地。它對瀘州的文化教育事業的開創和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不幸在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轟炸瀘州,瀘縣圖書館全部被炸燬,化為灰燼。

通過通俗接地氣的演講給瀘州群眾提升文化和思想素質

瀘縣圖書館修建的同時,又把白塔寺進門處的舊戲樓底層稍事修整,粉刷一新,佈置成一間大教室,前有講臺黑板,下有桌凳。室外懸掛“瀘縣通俗講演所”大字木牌,第一屆所長廖光漢,號雲章,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每晚講演前,即掛脾宣告歡迎某某先生講演”(當時尊稱先生不稱同志)。臨講時,廖所長即搖鈴呼坐。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還有個有趣的事情,1922年的一個晚上,該所懸牌“今晚歡迎肖楚女先生講演”。群眾和學生誤認“歡迎女先生講演”,都很驚奇!因當時瀘州封建思想嚴重,男女界限很嚴,女子不能參與社交活動,認為女先生上臺講演是件稀奇事,都相約前來觀看,故當晚來人特別多,廖光漢所長搖鈴呼坐後,引著一位男子,魁梧奇偉,身高面麻,著灰布長衫,溫文爾雅,走上講臺經介紹:“這位是肖楚女先生”場中聽眾在一陣驚奇。竊竊私語中恍然醒悟過來。

肖楚女先生講演題目“男女平權”聲音宏亮,頓時全場肅然起敬,洗耳恭聽。他宣傳打破封建思想,解放婦女,提倡男女平等,婦女應走出家門,進校讀書參與社會國家工作,享受男子同樣的權利,所以川南師範實行男女合校開了先例。掃除舊思想掀起新風尚,群眾聽了很受教育。瀘縣通俗講演所不僅是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場所;而且是新舊思想碰撞的縮影。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楊森駐防瀘州,王瓚緒擔任道尹,盧作孚任永寧道尹公署的教育科長,聘請革命先烈惲代英同志到瀘州、川師任教,教育科乃與瀘州地方進步人士,會同商議舉辦文化事業。於是才開始創辦了幾處屬於文化教育的社會事業。

創辦瀘縣圖書館為新文化開闢陣地

當時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浪潮,波瀾壯闊地湧進四川及至瀘州時,瀘州還沒有供廣大群眾閱覽新報章雜誌圖書的公共圖書館,只有各學校圖書室及私人藏書讀報的書房。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長盧作孚及時採納川師教務長惲代英等人的建議,興辦瀘州文化事業建立瀘縣圖書館,選址在“古治平寺”即群眾俗稱的白塔寺(就是今天的報恩塔)。他們毅然撤去寺內大雄寶殿,新修了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一幢莊嚴堂皇,高聳白塔寺內,面街磚壁上大書“瀘縣圖書館”五個大字,眩耀奪目,使瀘州人民眼光一新。樓房第一層中間是過道,右邊是報章雜誌閱覽室,左邊是圖書閱覽室,後邊是取書登記處。室內各處窗明几淨,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第二層一部分是一間大教室,作為名人學術講座之用。另一部分是藏書室,書架林立,琳琅滿目。第三層是辦公室及職工宿舍等。圖書館第一屆館長李肇基(瀘州航運非常傑出的人物),瀘州城內鈕子街人,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思想進步,青年有為。到職後即赴上海購置圖書充實圖書館。因此藏書豐富,古今中外新舊圖書辭典報刊雜誌等約數十萬冊。古書有商務印書館翻印的平裝本《四庫全書選輯》,這種大部頭書籍陳列幾間屋子。新書有魯迅的《吶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郁達夫的《沉淪》。還有新的進步的報刊雜誌:《新青年》、《嚮導》、《中國青年》、《覺悟》、《新潮》、《學燈》、《孤軍》、《小說月報》、《東方雜誌》、《創造月刊》、《創造週刊》。(難怪八九十年代後來的川南圖書館還在中成公園,江陽沽酒客一度覺得那裡書卷氣息濃厚,可惜現在已經拆除了)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特別是新出版的白話進步書籍和報刊雜誌,幾乎應有盡有。最突出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馬列主義書籍。這対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思想的輸入,馬列主義革命理論思想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每天閱讀者不下幾百人次,兩間閱覽室座無虛席,尤以川師、瀘中、城南高小的眾多學生,每天下課後即奔來此,如飢似渴閱讀書報。一時各校學生讀書風氣甚濃,政治覺悟、文化知識大有提高,對推動新文化運動起到很大作用。瀘縣圖書館成了各中小學的校外課堂。重要的是為惲代英先生在圖書館樓上開設了科學講座,每週一次,聽課的有川師、瀘中、城南高小部分師生和各界人土,惲代英先生講的是社會學概論、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課題。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據毛鴻開先生回憶:記得有一次講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廣,資本家對工人殘酷壓迫剝削,講到工人階級的苦痛時,惲代英先生聲淚俱下慷慨激昂,聽者聚精會神,深為感動。

瀘縣圖書館成了當時人們稱讚的新文化傳播陣地。它對瀘州的文化教育事業的開創和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不幸在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轟炸瀘州,瀘縣圖書館全部被炸燬,化為灰燼。

通過通俗接地氣的演講給瀘州群眾提升文化和思想素質

瀘縣圖書館修建的同時,又把白塔寺進門處的舊戲樓底層稍事修整,粉刷一新,佈置成一間大教室,前有講臺黑板,下有桌凳。室外懸掛“瀘縣通俗講演所”大字木牌,第一屆所長廖光漢,號雲章,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每晚講演前,即掛脾宣告歡迎某某先生講演”(當時尊稱先生不稱同志)。臨講時,廖所長即搖鈴呼坐。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還有個有趣的事情,1922年的一個晚上,該所懸牌“今晚歡迎肖楚女先生講演”。群眾和學生誤認“歡迎女先生講演”,都很驚奇!因當時瀘州封建思想嚴重,男女界限很嚴,女子不能參與社交活動,認為女先生上臺講演是件稀奇事,都相約前來觀看,故當晚來人特別多,廖光漢所長搖鈴呼坐後,引著一位男子,魁梧奇偉,身高面麻,著灰布長衫,溫文爾雅,走上講臺經介紹:“這位是肖楚女先生”場中聽眾在一陣驚奇。竊竊私語中恍然醒悟過來。

肖楚女先生講演題目“男女平權”聲音宏亮,頓時全場肅然起敬,洗耳恭聽。他宣傳打破封建思想,解放婦女,提倡男女平等,婦女應走出家門,進校讀書參與社會國家工作,享受男子同樣的權利,所以川南師範實行男女合校開了先例。掃除舊思想掀起新風尚,群眾聽了很受教育。瀘縣通俗講演所不僅是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場所;而且是新舊思想碰撞的縮影。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據毛鴻開先生等人的文史回憶資料講到:有次講演“溫故而知新”講演者有川師的惲代英肖楚女等還有瀘中的教師他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惲和肖的觀點是:“我們求知識先要知新,求新知識,研究新科學,然後以溫故來補充,以知新為主,溫故為輔,先要閱讀新書報,培養新思想,提倡新文化,這才是溫故而知新的正確理解。”

但中六教師李赦虎(前清舉人),他講“溫故而知新”,首先要溫故,然後才能知道新的知識,這是《論語》上的解釋。於是新舊學術的鬥爭便開展起來。由於彼此的觀點立場不同,故經常針鋒相對,爭辨激烈。其實這已經非常學術討論研究的氛圍了。

豐富文化生活,放映第一次電影

想瀘縣通俗講演所除講演宣傳新文化外,對群化文娛活動也很關心,放映了第一場電影此舉也是一種創興。當時瀘州僅有川劇院,沒有電影院,瀘州在民國初年有三處戲園,即鈕子街的俱樂茶園,水井溝的三瀘茶園,三倒拐的維新茶園,後來三處合併為一處,地點在西門老郎廟,後遷大北門禹王宮。都未放過電影,瀘縣通俗講演所首次放映電影,當晚便轟動全城,群眾爭先恐後前來免費觀看,雖無坐位設備,但講演所的大教室裡人山人海,擁擠不通。當晚放映的是好菜塢電影製片廠的黑白無聲原始影片“卓別林滑稽劇”,影片雖然是這樣簡陋,但在當時瀘州城算是創舉。以後繼續放映,講演所便成了臨時電影院,直到1925年4月中共地下黨員程子健來瀘,在韓家垇開辦了第一家無聲電影院(地點即現公園路八十五號)。瀘州群眾的文娛活動才進一步得到充實。

"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按語:本文參閱大量瀘州文史,喜歡的朋友喜歡關注我,讓更多人看到瀘州的文化歷史。

如果你問我,堅持寫本土文化,做一個瀘州的宣傳推廣者,沒有人給你錢,沒有人給你名,你動力來自哪裡?我說我家裡有礦你信嗎?一段操作猛如虎,月薪不過二千五,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是我始終相信有一點,作為瀘州人確實不用天天把熱愛家鄉當口號掛在嘴邊,但是家鄉越來越好,對我們每一個瀘州人來說都會有很好的促進,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我為什麼要堅持,說多了也沒有用,說情懷你也未必信,這個年月不需要證明,幹就對了。

看看一百年前的一些瀘州老前輩們為文化付出的往事,或許你會領悟更深刻。這些事情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它們像薪火一樣,一直在給我們傳遞熱量。

在清末民初的年代,瀘州(不僅僅是瀘州)社會風氣陳腐,人們思想封建;精神面貌萎糜不振;文化事業尚未重視興辦,正規學校沒有幾間,能入學的青年很少,特別是當時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很多青少年失學失業,流浪街頭,精神無所寄託,生活死氣沉沉,軍閥割據,社會教育文化事業,無人過問。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楊森駐防瀘州,王瓚緒擔任道尹,盧作孚任永寧道尹公署的教育科長,聘請革命先烈惲代英同志到瀘州、川師任教,教育科乃與瀘州地方進步人士,會同商議舉辦文化事業。於是才開始創辦了幾處屬於文化教育的社會事業。

創辦瀘縣圖書館為新文化開闢陣地

當時全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禮教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浪潮,波瀾壯闊地湧進四川及至瀘州時,瀘州還沒有供廣大群眾閱覽新報章雜誌圖書的公共圖書館,只有各學校圖書室及私人藏書讀報的書房。川南道尹公署教育科科長盧作孚及時採納川師教務長惲代英等人的建議,興辦瀘州文化事業建立瀘縣圖書館,選址在“古治平寺”即群眾俗稱的白塔寺(就是今天的報恩塔)。他們毅然撤去寺內大雄寶殿,新修了磚木結構的三層樓房一幢莊嚴堂皇,高聳白塔寺內,面街磚壁上大書“瀘縣圖書館”五個大字,眩耀奪目,使瀘州人民眼光一新。樓房第一層中間是過道,右邊是報章雜誌閱覽室,左邊是圖書閱覽室,後邊是取書登記處。室內各處窗明几淨,真是讀書的好地方。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第二層一部分是一間大教室,作為名人學術講座之用。另一部分是藏書室,書架林立,琳琅滿目。第三層是辦公室及職工宿舍等。圖書館第一屆館長李肇基(瀘州航運非常傑出的人物),瀘州城內鈕子街人,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思想進步,青年有為。到職後即赴上海購置圖書充實圖書館。因此藏書豐富,古今中外新舊圖書辭典報刊雜誌等約數十萬冊。古書有商務印書館翻印的平裝本《四庫全書選輯》,這種大部頭書籍陳列幾間屋子。新書有魯迅的《吶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郁達夫的《沉淪》。還有新的進步的報刊雜誌:《新青年》、《嚮導》、《中國青年》、《覺悟》、《新潮》、《學燈》、《孤軍》、《小說月報》、《東方雜誌》、《創造月刊》、《創造週刊》。(難怪八九十年代後來的川南圖書館還在中成公園,江陽沽酒客一度覺得那裡書卷氣息濃厚,可惜現在已經拆除了)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特別是新出版的白話進步書籍和報刊雜誌,幾乎應有盡有。最突出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馬列主義書籍。這対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思想的輸入,馬列主義革命理論思想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每天閱讀者不下幾百人次,兩間閱覽室座無虛席,尤以川師、瀘中、城南高小的眾多學生,每天下課後即奔來此,如飢似渴閱讀書報。一時各校學生讀書風氣甚濃,政治覺悟、文化知識大有提高,對推動新文化運動起到很大作用。瀘縣圖書館成了各中小學的校外課堂。重要的是為惲代英先生在圖書館樓上開設了科學講座,每週一次,聽課的有川師、瀘中、城南高小部分師生和各界人土,惲代英先生講的是社會學概論、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爭等課題。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據毛鴻開先生回憶:記得有一次講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廣,資本家對工人殘酷壓迫剝削,講到工人階級的苦痛時,惲代英先生聲淚俱下慷慨激昂,聽者聚精會神,深為感動。

瀘縣圖書館成了當時人們稱讚的新文化傳播陣地。它對瀘州的文化教育事業的開創和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不幸在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轟炸瀘州,瀘縣圖書館全部被炸燬,化為灰燼。

通過通俗接地氣的演講給瀘州群眾提升文化和思想素質

瀘縣圖書館修建的同時,又把白塔寺進門處的舊戲樓底層稍事修整,粉刷一新,佈置成一間大教室,前有講臺黑板,下有桌凳。室外懸掛“瀘縣通俗講演所”大字木牌,第一屆所長廖光漢,號雲章,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瀘縣高等小學校教員。每晚講演前,即掛脾宣告歡迎某某先生講演”(當時尊稱先生不稱同志)。臨講時,廖所長即搖鈴呼坐。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還有個有趣的事情,1922年的一個晚上,該所懸牌“今晚歡迎肖楚女先生講演”。群眾和學生誤認“歡迎女先生講演”,都很驚奇!因當時瀘州封建思想嚴重,男女界限很嚴,女子不能參與社交活動,認為女先生上臺講演是件稀奇事,都相約前來觀看,故當晚來人特別多,廖光漢所長搖鈴呼坐後,引著一位男子,魁梧奇偉,身高面麻,著灰布長衫,溫文爾雅,走上講臺經介紹:“這位是肖楚女先生”場中聽眾在一陣驚奇。竊竊私語中恍然醒悟過來。

肖楚女先生講演題目“男女平權”聲音宏亮,頓時全場肅然起敬,洗耳恭聽。他宣傳打破封建思想,解放婦女,提倡男女平等,婦女應走出家門,進校讀書參與社會國家工作,享受男子同樣的權利,所以川南師範實行男女合校開了先例。掃除舊思想掀起新風尚,群眾聽了很受教育。瀘縣通俗講演所不僅是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場所;而且是新舊思想碰撞的縮影。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據毛鴻開先生等人的文史回憶資料講到:有次講演“溫故而知新”講演者有川師的惲代英肖楚女等還有瀘中的教師他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惲和肖的觀點是:“我們求知識先要知新,求新知識,研究新科學,然後以溫故來補充,以知新為主,溫故為輔,先要閱讀新書報,培養新思想,提倡新文化,這才是溫故而知新的正確理解。”

但中六教師李赦虎(前清舉人),他講“溫故而知新”,首先要溫故,然後才能知道新的知識,這是《論語》上的解釋。於是新舊學術的鬥爭便開展起來。由於彼此的觀點立場不同,故經常針鋒相對,爭辨激烈。其實這已經非常學術討論研究的氛圍了。

豐富文化生活,放映第一次電影

想瀘縣通俗講演所除講演宣傳新文化外,對群化文娛活動也很關心,放映了第一場電影此舉也是一種創興。當時瀘州僅有川劇院,沒有電影院,瀘州在民國初年有三處戲園,即鈕子街的俱樂茶園,水井溝的三瀘茶園,三倒拐的維新茶園,後來三處合併為一處,地點在西門老郎廟,後遷大北門禹王宮。都未放過電影,瀘縣通俗講演所首次放映電影,當晚便轟動全城,群眾爭先恐後前來免費觀看,雖無坐位設備,但講演所的大教室裡人山人海,擁擠不通。當晚放映的是好菜塢電影製片廠的黑白無聲原始影片“卓別林滑稽劇”,影片雖然是這樣簡陋,但在當時瀘州城算是創舉。以後繼續放映,講演所便成了臨時電影院,直到1925年4月中共地下黨員程子健來瀘,在韓家垇開辦了第一家無聲電影院(地點即現公園路八十五號)。瀘州群眾的文娛活動才進一步得到充實。

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看看瀘州一百年前的情況你就明白了

開創新聞事業,興辦《川南新聞》報

當時白塔寺內,瀘縣圖書館右後方,由川南永寧道尹公署教育科主辦的《川南新聞》報誕生,開創了瀘州新聞事業,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這家《川南新聞》報,除刊載國內外及省縣地方的新聞消息外,著重刊登進步文章,發表新學術、思想言論。它不像其他報刊,為軍閥喉舌利用,它以宣傳新文化運動為宗旨。該報編輯是進步人士張劍屏先生(瀘州二郎灘人,川南師範畢業生,曾任教於川師附小(今日瀘州師範附小)和瀘縣縣立高等小學,受過革命家惲代英的教育培養)。

瀘州在新文化運動中,瀘縣通俗講演所和《川南新聞》報,分別以語言和文字的方式傳播了馬列主義思想,不同程度地喚醒了瀘州人民的黨悟,為後來的革命鬥爭起到了定的促進作用。

一百年過去了,我們的文化事業今非昔比,今天的瀘州圖書館,博物館,少年宮,各個社區的閱覽室,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圖書角,證明我們對文化的重視從來沒有鬆懈過,文化不能當飯吃,但是文化缺失,你可能吃不好飯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