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先進的空空導彈,戰機就是和平鴿” ……用生命的代價,中國人才認識了空空導彈!

“沒有先進的空空導彈,戰機就是和平鴿” ……用生命的代價,中國人才認識了空空導彈!

在基地,樑曉庚主持研製的空空導彈成功擊落靶機。

世界上最早的空空導彈不是中國人發明的。當世界上第一代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已經正式列裝美國空軍時,我人民空軍對什麼是空空導彈還幾乎一無所知。

但也許很多人想不到,世界上空空導彈第一次實戰卻是發生在中國領空:一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殲5戰機被“響尾蛇”空空導彈擊落!我飛行員王自重英勇犧牲。用生命的代價,我們才認識了空空導彈。沒有空空導彈,就沒有制空權。中國的航空人從此被逼上研製空空導彈的道路。

雖然戰機上的機炮仍不能廢止,但曾經的機炮時代永遠過去了。航空工業武器系統設計技術首席專家、空空導彈型號總設計師樑曉庚研究員說:“今天,沒有導彈的戰機,只能是和平鴿。只有裝備了先進導彈的戰機,才是戰鬥機。”

距那場“響尾蛇”首次亮出毒牙的空戰,已有60多年,今天的人民空軍是否已利箭在翼,足以守衛祖國的領空?萬一有他國戰機侵犯我國領空,我人民空軍能否一擊命中?樑曉庚說:“儘可放心。雖然未來的戰爭是雙方體系對體系的戰爭,但我們研製的空空導彈已經不比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空空導彈差。世界一流的空空導彈,中國必須有!”

“我平生第一次坐飛機乘的是伊爾-76。記得那天飛機上擠了400多人。因為是軍用運輸機,就是一個大機艙,也沒有座位,所有人一個挨一個坐在機艙地板上。飛機動力十足,‘呼’地一下子起飛了,機艙裡的人倒下了一大片,慣性啊,根本就沒有安全帶。但因為是第一次坐飛機,我還是很難忘。”

說起最初走上研製空空導彈路的歷程,最難忘的是航空人的艱辛。

“沒有先進的空空導彈,戰機就是和平鴿” ……用生命的代價,中國人才認識了空空導彈!

制導武器模型

研製導彈是必須去外場打靶的,能搭空軍運輸機的機會不多。如果帶著導彈去靶場,那得坐幾天幾夜的火車。下了火車,還得坐長途車,在“搓板路”上再顛上整整一天。第一次到外場試驗基地,樑曉庚見識了什麼叫“沙窩子”,就是在沙漠裡挖地三尺、只露出半個窗在地面的半地下建築,它的優點是能最大限度地低成本防寒保暖。試驗基地冬天的最低溫度可達-30℃,又沒有暖氣,所以只能靠純天然的地暖取暖。空空導彈仿真技術專家吳根水感嘆地說:“那裡冬天只要一颳風,你就是穿著皮大衣,在露天也撐不了20分鐘。”

那時,到了冬天一旦大雪封路,就連後勤補給都成了難題,全靠當地老鄉賣些土豆蘿蔔救急。樑曉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大雪阻道,試驗隊沒吃的了,幸虧老鄉趕著輛毛驢車送來了蘿蔔白菜。試驗隊的廚師還偏偏看上了毛驢,請示隊長:“能不能把毛驢也買下來?”最後花了300多元買下了那頭毛驢,幫著試驗隊堅持到了最後完成任務。

樑曉庚說:“雖然我大學本科學的就是空空導彈控制,但直到進了單位後,才真正知道空空導彈對我們空軍有多重要。那時才知道王自重烈士是世界上第一個空空導彈的犧牲者,對我的刺激很大。”

史料記載,1958年9月24日上午,配備了“響尾蛇”AIM-9B空空導彈的臺灣國民黨空軍的十多架F-86噴氣式飛機,竄入我浙江溫州上空。我海軍航空兵某部出動戰機迎戰,駕駛3號戰機的王自重,在戰鬥中與十多架敵機纏鬥時,不幸被“響尾蛇”射中。其實,那時“響尾蛇”空空導彈的命中率並不高,只有26%。這次空戰,多架F-86總共發射了5枚“響尾蛇”。

“我們付出的巨大代價證實:沒有空空導彈,戰機就是和平鴿。現代化的空空導彈大大改變了武器裝備與戰機的作戰效能關係。”樑曉庚分析道,“平臺性能與整體作戰效能是線性關係,是一次方的;而機載航電系統(雷達和火控系統)與平臺是二次方關係,如航電系統性能提高2倍,戰機的作戰效能就能提高4倍;但導彈與作戰平臺的關係是四次方關係,如果將導彈的性能提高一倍,戰機的整體作戰效能就能提高16倍。我們空軍現在已經裝備了現代化先進戰機,但如果沒有現代化的空空導彈,就難以將現代化戰機的作戰效能發揮到極致。而研製現代化的空空導彈,就是我們的使命!”

“沒有先進的空空導彈,戰機就是和平鴿” ……用生命的代價,中國人才認識了空空導彈!

2004年,樑曉庚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笑捧證書。

【人物檔案】

樑曉庚,1960年6月出生於黃河邊上的孟縣,1982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導彈飛行器控制專業,參加工作後一直從事空空導彈研究工作。曾先後參加並主持了多個國家重點項目的研發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研製工作,獲中國專利15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和部級成果獎10餘項。現為航空工業武器系統設計技術首席專家。

作者:鄭蔚

實習編輯:羅娜

編輯:付鑫鑫

責任編輯:王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