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中的可視化管理

可視化 管理 交通 骨灰級中國質量人 2017-05-08

可能有很多質量人都在抱怨著倉庫老是把不合格品入庫,把合格品退貨,把待處理品當成讓步接收等等問題。作為質量人的我們是否有換位思考,如果今天我們作為物流、倉庫人員是否會同樣的犯這樣的低級錯誤。質量管理,我們不僅要想著本部門如何做好,還要想著如何才其它部門少犯錯誤。所以產品標識,刻不容緩;標識行動,即刻開始。

在交通規程中綠燈代表著可以繼續“行駛”的含義,在生活中“綠色”代表著環保,代表著無公害,在生產製造中“綠色”代表著“合格”。“合格”即是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顧客要求和技術規範可正常流動的產品和材料。例如:合格有毛坯、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等。產品經檢驗合格後使用綠色記號筆做標識,並開出相應綠色標識卡片,對產品進行合格狀態標識。

質量管理中的可視化管理

“黃燈”是警示的意思,是告訴司機朋友們見到黃燈時要停一停,不能繼續前行。在企業中“黃”的含意是代處理,講述的是不符合圖紙要求的產品在未能明確其狀態,需要進行評審或進一步處理的產品。如:可疑品、返工前產品、一批產品內存在著合格與不合格,需要進一步挑選的產品。當遇到這類產品時檢驗人員則應立即開出黃色標識卡片,並將產品轉入“待處理”區隔離,防止原因不明品注入下道工序。

質量管理中的可視化管理

“紅燈”的含意是“危險”,不得繼續通行,否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在生產製造中代表著產品不符合顧客要求和規範的產品或材料。不能使用返工、返修方法使其符合使用要求的產品。不合格品必須在產品表面噴塗紅色油漆或用紅色記號筆塗上記號,開出不合格報廢卡片,並將產品轉入報廢區,使其不能再流動。如:零星不合格品、批量不合格品等。

質量管理中的可視化管理

以上三類標識卡在企業中最常用,但接下來還有一種叫“藍色”標識卡,這種標識卡在企業中很少能夠運用到。如果企業能夠進行目視化管理,讓員工和管理者一看即可知道什麼是合格品、什麼是不合格品、什麼是待處理品和讓步產品。有些企業用它來標識新模具製作後進行試模的產品,用於隨後的檢測、機加工調試等,或者是按客戶的要求分階段送樣的產品;工藝調試的毛坯或不合格半成品,使其尺寸無論是否合格都不能流動,工藝調試完畢後必須報廢;最後一次提交客戶進行確認(PPAP)並請求批准量產的樣品等等產品即可統稱為“特殊產品”這類產品可用“藍色”進行標識。當然企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制定適合本企業適合的標識卡,其目的就是區分產品的狀態。讓步只能是爭對外觀、尺寸結構、混料問題需挑選使用,且不會影響到安全性能的產品方可讓步接收。但讓步只爭取此批,並不代表著此型號產品永遠都可作讓步接收並對其產品進行分類管理。

質量管理中的可視化管理

這種管理方法目視化管理也叫可視化管理,關鍵是要直觀、醒目、明確。一目瞭然便可讓任何人分清產品質量的狀況,是質量管理中最常見的管理方法之一。通過徹底標示、標識,進行色彩管理;通過透明化將需要看到的被遮隱的地方顯露出來;通過管理界限,標示正常與異常的定量界限,使之一目瞭然。是防止不必要的不良品錯入倉庫的重要管理方法之一。

最後獻給大家質量管理中的可視化管理的十個要點:

1、在遠處也清楚可見嗎?

2、需要加強管理的部位標示了沒有?

3、好壞狀態任何人都能指正嗎?

4、任何人都能使用並使用方便嗎?

5、任何人都能遵守並對出錯時能及時糾正嗎?

6、使用可視化道具能增添現場的明亮整潔嗎?

7、是否按“(模擬)道具→設置→(模擬)使用”順序進行?

8、有不足點時是否進行改善、直到(模擬)道具符合要求位置?

9、沒有不足點時耐久性材料製作/設置/使用了嗎?

10、可視化與公司標準一致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