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石原莞爾,在日本軍界是一個怪胎。

他陸幼陸士陸大一路學霸畢業,所謂日軍精英中的精英,為日本侵華謀劃了“滿洲事變”。

但在幾年後的盧溝橋事變中,卻極力反對擴大戰爭,反對日本增兵與中國開戰。

中國人“不會屈服的”,“中國人醒了”,“當4億中國人睜開眼睛時,打瞌睡的卻是日本人。”七七事變發生後,石原連發驚人預言,警告日本軍界不要侵略中國。

作為一個日本高級軍官,他腦子裡到底長了什麼“瘤”?為什麼反對侵略,甚至不惜與東條英機鬧得你死我活,也要阻止日本侵華?

他真的是一個“和平”人士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怪人。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石原莞爾,1889-1949)

一、怪胎石原

石原莞爾生於山形縣鶴崗市一個警察之家,從小不服管教,10幾歲時交美術寫生作業,曾畫一個自己的小雞雞交給老師。

課餘玩的遊戲也很變態,把跳蚤裝到鋼筆帽裡,下課倒出來和同學們鬥跳蚤。

他曾把老師氣走。看的課外書也雜,拿破崙傳記、中國歷史、黑格爾哲學等。

就這樣一個不服管教的學生,從陸軍幼年學校到陸軍士官學校再到陸軍大學,除了“品格分”不過關,其他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尤其陸大是精英中的精英,陸士畢業生的前20%才能報考,還得有人推薦、2年聯隊經歷、30歲以下,每期全國只招錄50名左右。

石原陸大畢業時,是當期的第二名。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石原)

畢業後的石原,在日本軍界幹了兩件最有影響力的事,一個是和板垣徵四郎策劃了偽滿獨立,另一個是二二六兵變果斷鎮壓亂兵。

前者給了他“滿洲之父”的稱號,後者成就了他的軍部權威。

這兩件事一個發生在1931年,一個發生在1936年。期間的石原,已經歷任步兵65聯隊聯隊長、陸大教官、關東軍作戰參謀、關東軍作戰課課長、第4聯隊長。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石原在關東軍)

而影響最大的,是1935年8月至1937年9月的參謀本部任職。

2年中,他歷任參謀本部作戰課課長、參謀本部戰爭指導課課長,參謀本部第一部部長。

也就是在這位高權重的2年中,他的“不擴大”方針,在日本軍界內部攪起了一股“逆流”。

在這個掌管軍隊調動命令、決定日軍每一步重大行動的“頭腦”機關,“怪胎”石原獨樹一幟,高論迭出。

我們來看看他有哪些“高論”。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舊址)

二、石原警語

“為防止事件的擴大,應避免進一步使用兵力。”

●這是石原在1937年7月8日下午,以日軍陸軍參謀本部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的名義,對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發佈的命令。

此時的石原,是陸軍參謀本部第一部部長,負責對外作戰和編制動員等。

一個參謀次長都不是的第一部部長,代替參謀總長發令,顯然有點越俎代庖。

他說,“若訴諸武力,戰局就會擴大。一旦陷入日中戰爭,從中國近期之民族意識上看,事態是不容易收拾的。”

至於原因,一是中國地域太廣,二是日軍兵力不足。

“我們向無邊無際的狂野作無限之進軍。以我國既有的國力支撐這樣一場對華全面戰爭,是存在疑問的。”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七七事變,日軍進北平)

石原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是緣於多年在參謀本部核心部門任職,對日本實際兵力有確切、清醒的認識。

●7月10日,他提出如果實在要對中國開戰,必須滿足5個條件:

1️⃣同時動員15個師團;

2️⃣同時動用軍需動員儲備量的一半;

3️⃣作戰區域限於黃河以北,視情況可包括上海;

4️⃣作戰時間為半年;

5️⃣戰爭經費為55億日元。

石原的警告沒能阻止軍部“擴大派”。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日軍侵華地圖)

●7月18日,他去陸軍省找陸相杉山元、陸軍省次官梅津美治郎等“擴大派”理論,說:

“本年度計劃動員的師團數是30個,但其中只有11個安排在中國方面,這終究不能進行全面戰爭。

然而,若原封不動,全面戰爭化之危險就會很大。其結果,將猶如西班牙戰爭中的拿破崙那樣,陷入無底之泥沼。”

在此之際,要斷然將在華北的我方部隊,一舉撤至山海關之(偽)滿洲國境。”

杉山元未贊同。

兩派博弈,“擴大派”勝出。

●7月26日,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又向中國駐屯軍發了一道軍令:准許使用武力。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石原夫婦在偽滿)

三、“中國人不會屈服的”

不擴大派被迅速打壓。

9月,石原莞爾被從參謀本部調離,到侵華先鋒關東軍任參謀次長,他的頂頭上司是瘋狂的“擴大派”代表,東條英機。

在偽滿,石原繼續執行的主張,“當務之急,是培養國力,建設(偽)滿洲,對蘇防禦……”

“日本應仿效蘇聯,實行第一個5年計劃,並進而實行第2個5年計劃,直至第N個。在這些計劃完成之前,日本絕不能進行戰爭……”

這些話東條不愛聽,見他聒噪得煩了,就想除掉他。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東京審判上的東條)

1938年5月,石原藉口生病,從關東軍回東京,在協和會東京事務局演講,對當時日軍進攻徐州,並準備進而進攻漢口、廣州等計劃,進行全力勸阻。

“我認為,即便是奪取漢口,蔣政權也可能不會倒臺,而且不倒臺是絕對的。

“如果蔣被推倒,4億中國人會屈服嗎?我認為無論如何也不會屈服的。

“滿洲事變以來,特別是此時的事變以來,作為我們兄弟的4億中國人,已經由處在死亡邊緣而醒過來了……當4億中國人睜開眼睛時,打瞌睡的卻是日本人。”

石原的言論徹底惹怒了東條,藉口其私自離營,上告軍部想把他逐出現役。

由於板垣徵四郎的保護,石原保留了現役,不過被調到日本國內一個無足輕重的要塞當閒差。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石原配圖)

石原和東條的鬥爭毫不妥協,成為死敵。在軍中一天,他就要反對擴大一天、反對東條一天。

終於,在1941年當上陸相的東條向全軍下達《戰陣訓》,準備全軍向太平洋轉移,與英美開戰時,石原拒絕傳達東條的命令,被東條編入預備役,並派憲兵監視居住。

從此,石原無法再染指軍部任何行動。

四、石原的最終目的是侵華

石原莞爾的戰爭論:不具備5個條件,日本絕不能與中國開戰

(戰後生病的石原)

石原的離職保護了他。

他早料到日本必敗,戰後東京審判時,他是唯一一個對法官叫囂自己是真正的罪犯、卻沒有被審判的怪胎戰犯。

何以囂張?

就是因為他誓死主張他的“不擴大”理論,並與“擴大派”的東條死磕到底。

然而,堅持“不擴大”的石原,可並非是一個與中國親善的和平人士。

他之所以不與中國開戰,是因為清楚自己的實際兵力,不敢開戰。

其目的是侵華,並且為侵華先行一步,和板垣徵四郎陰謀實施了九一八事變,把偽滿分離出來。被稱為“(偽)滿洲之父”。

他的手段更冷靜、陰險:通過N個5年計劃的實施,把滿洲做大,把日本做強,再謀將來。

======================

文獻參考:

王雲翠《試論石原莞爾的“不擴大”思想》(《歷史教學》2009年第14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