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登禹指揮29軍大刀隊夜襲日軍陣地 創造“皇軍未曾遭到過的傷亡和挫辱”的“喜峰口大捷”

抗日戰爭 趙登禹 陸軍 大刀進行曲 侃侃民國那些事 2017-07-16

“衝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一首激昂的《大刀進行曲》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傳唱長城內外。“大刀向”三字上的逆分節奏,從容不迫,如同戰鬥號角,催人奮進,亦如翻飛的大刀,寒光閃閃。
趙登禹指揮29軍大刀隊夜襲日軍陣地 創造“皇軍未曾遭到過的傷亡和挫辱”的“喜峰口大捷”

大刀進行曲插畫

年僅23歲的詞曲作者麥新為二十九軍大刀隊事蹟所折服,揮筆寫就這首激昂的樂曲。《大刀進行曲》塑造了揮舞大刀向鬼子勇猛衝殺的中國軍人的英雄形象。它就像抗日的號令,成為抗日戰爭開始階段時代最強音。唱著歌曲的人前赴後繼,奔赴民族解放戰場,同“大刀隊”一起,創造出比歌曲本身還波瀾壯闊的史詩……趙登禹指揮29軍大刀隊夜襲日軍陣地 創造“皇軍未曾遭到過的傷亡和挫辱”的“喜峰口大捷”

趙登禹

大刀隊的指揮者就是國民黨抗日將領趙登禹,1933年長城抗戰中,率部堅守喜峰口,多次夜襲日軍陣地,令日軍聞風喪膽,給日軍以重創。取得了振奮人心的“喜峰口大捷”,他因此被國民政府授予陸軍中將

趙登禹(1898—1937山東菏澤人。字舜誠、舜臣。1914年入馮玉祥部當兵,官至師長。九一八事變後侵華日軍將戰火引到了長城一線,企圖侵佔華北。1933年初,日本侵略軍攻佔了承德後,開始向長城各關隘發動大舉進攻。華北告急、平津告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3月初,接到防務任務的宋哲元將軍派37師109旅旅長趙登禹為喜峰口方面作戰前敵總指揮,擋住正在追逐萬福麟殘部的日寇,死守長城,不準日軍前進一步。全國人民的眼光都聚焦到長城一線,人們將希望寄託在奔赴長城的29軍將士身上。北方的3月依然寒風料峭,長城沿線山高風急,坡陡路滑,行軍極為不利。當時駐紮在河北薊縣的趙登禹部接到命令,冒著漫天飛雪急行軍飛奔喜峰口。心急如焚的趙登禹走在隊伍最前面引路,帶領109旅,似一股鐵流直插奇峰險隘的喜峰口。

3月9日下午先期到達喜峰口的217團發現敵人於當天上午佔領了喜峰口東北部的長城制高點,並以火力封鎖喜峰口。趙登禹命令217團團長王長海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制高點。全團官兵懷著對侵華日軍的仇恨、抱著殺敵之心、冒著敵人的炮火攀崖而上,經過數小時的激烈爭奪,將拼命死守的日軍趕下制高點首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士氣。被趕下山頂的日軍惱羞成怒,調集飛機大炮對我陣地進行猛烈地轟炸,轉瞬間整個高地夷為一片焦土。久經沙場的趙登禹意識到敵人的優勢在於有飛機大炮等強火力作掩護,遂決定將敵人引誘到近前,以發揮我軍近戰能力強的優勢。他下令利用地勢和城垛作掩護,避開敵人的炮火,待敵人進入我軍火力範圍內再狠狠打擊。敵人不知是計,一陣炮火猛烈地狂轟濫炸之後,敵人以為我軍已失去了戰鬥力,組織大批步兵向我軍陣地山頂撲來。當敵人接近山頂時,趙登禹一聲令下,戰士們扣動扳機,輕重武器一起開火,一顆顆仇恨的子彈射向逼近的敵人。日軍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狽不堪,再一次被趕下山頂。
趙登禹指揮29軍大刀隊夜襲日軍陣地 創造“皇軍未曾遭到過的傷亡和挫辱”的“喜峰口大捷”

大刀隊將士在喜峰口前線

日軍見中國軍隊戰鬥力如此強盛,不敢再輕舉妄動,他們調集了一批機槍手,偷偷摸到喜峰口左側,佔據有力的地形,向守在喜峰口城牆上的我軍開始猛烈射擊。我軍陣地再一次遭到威脅,士兵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傷亡開始增加。趙登禹將計就計,果斷派出精幹的狙擊手,迂迴到敵人機槍陣地兩翼,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將機槍陣地的敵人全部消滅。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敵人再也不敢發動近距離進攻,只好命令一個營的炮兵,採用遠距離炮轟,對喜峰口我軍陣地開始長時間猛烈轟炸。109旅戰士傷亡愈來愈重。在劇烈的炮火轟擊中,作為一旅之長的趙登禹始終戰鬥在陣地的最前沿,在槍林彈雨中,他毫無懼色,傲然挺立,沉著冷靜的指揮部隊調整佈局,激勵前線戰士奮勇殺敵。戰士們看到最高指揮官和大家一樣,衝鋒在前,不懼危險,奮不顧身,英勇作戰,深受感動和鼓舞,士氣倍增。大家同仇敵愾,個個奮勇殺敵,雖歷經幾個回合,陣地始終掌握在我軍手裡。

日軍憑藉優良的武器彈藥裝備,和充足的後勤給養,不斷增加重炮轟擊力量,109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經過一整天的重炮轟擊,3月9日黃昏,109旅用麻包築起的20多米長的防禦工事被日軍摧毀,大批日軍趁機蜂擁而上,向陣地缺口直撲上來。把守陣地的217團9連一個班的戰士為守衛陣地不幸全部陣亡。9連另一支部隊立即奮不顧身補充上去,揮舞大刀與日軍展開激烈的白刃戰。29軍的日常訓練科目,素以大刀拼殺為主,善於拼刺刀的日軍在29軍將士的大刀面前顯得難以招架,雖依仗人多不肯退卻,但傷亡慘重。雙方你來我往,相持不下,直殺得天昏地暗,血肉模糊。

手下只有幾千兵力的趙登禹面臨的是3萬餘人武器精良、驕橫而又不可一世的日軍,雙方不僅兵力懸殊、武器彈藥等作戰物資也相差懸殊,趙登禹深知長此以往將陷入被動局面。為爭取時間,趙登禹不顧疲勞,於9日午夜命令剛剛趕到的218團兩個營兵分兩路奇襲據守在白臺子和蔡家峪的日軍。兩路健兒輕裝上陣,他們手持大刀飛奔向敵後據點,10日凌晨兩點到達指令地點。隨著一聲令下,戰士們宛如天兵天將,手持飛舞的大刀向睡夢中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驚醒過來的鬼子們驚慌失措,倉促應戰。卻被戰士們明晃晃的大刀砍得皮開肉綻、血肉橫飛,只一個小時的功夫,日軍被砍死砍傷500餘人,白臺子、蔡家峪兩個據點被我軍順利拿下。

連丟兩個據點又傷亡慘重的日軍知道遇上強敵,他們不敢大意,於10日拂曉迅速結集千餘人的步兵,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成梯隊狀向趙登禹守衛的兩個主陣地喜峰口、鐵門關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109旅將士們寸土不讓,多次躍出戰壕與日軍開展肉搏戰。趙登禹身先士卒,持刀督戰,並親自率領特務營增援側翼陣地。在激戰中,腿部中彈,鮮血直流,他簡單包紮一下,繼續指揮戰鬥,毫不退縮。雙方激戰至中午,109旅官兵已有400餘人的傷亡,特務營營長馬寶良等8位軍官壯烈殉國。敵人依仗人多勢眾、武器精良,蜂擁而上,再次向趙登禹主力部隊發起瘋狂的進攻。情況已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趙登禹始終站在隊伍的最前列,鼓舞部下,與陣地共存亡。就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29軍110旅和113旅等增援部隊夜行百餘里山路,奇蹟般的出現在喜峰口,兩軍會師,軍威大振,將大舉進攻的日軍再次趕下山去。

激戰2晝夜,敵我雙方都受到空前的損傷。正當趙登禹冥思苦想破敵良策時,軍部傳來命令,令趙登禹組織敢死隊,對敵人的炮兵及主要側翼陣地進行奇襲。接到上級命令的趙登禹喜出望外,立即作出部署:由217團團長王長海率領4個連奇襲蔡家峪、白臺子敵人炮兵陣地;自己親自率領董升堂的228團沿長城出擊北土山、南北丈子之敵,成功後兩路並進,共同向喜峰口之敵發動攻擊。戰士們接到命令,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眾位將士們看到趙登禹腿部有傷,不宜遠行,紛紛勸他留在原地指揮,不必親自帶隊前往。他忍著劇痛,以大刀為柺杖,霍地從地上站起來說,“大敵當前,主將豈能畏縮不前?我誓以身殉國,這點傷算什麼?”他還激勵戰士們說:“抗日救國,乃軍人天職,養兵千日報國一時,只有不怕犧牲,才能為國爭光。”說完,背上明晃晃的大刀,帶著眾將士們,兵分兩路,頂著刺骨的寒風,踏著厚厚的積雪,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向敵人陣地挺近。

儘管趙登禹腿部有傷,但他始終走在隊伍的最前列,不落後半步。子夜時分,大刀隊抵達北土山。由於剛剛激戰兩晝夜,駐紮在此的敵騎兵隊個個酣睡正香,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苦戰兩晝夜的中國軍隊還有力量遠途奔襲。手持大刀的隊員們偷偷摸入敵人的帳篷,藉著皎潔的月光,手起刀落片刻間敵人已經橫屍遍地,僥倖未死的敵人也被明晃晃的大刀砍得血肉模糊,個個嚇得魂不附體,抱頭鼠竄。將士們奮勇追殺,沒多久就把這股日軍全部殲滅。

奔襲三家子之敵的三營在接近敵營時被哨兵發現,頓時槍聲大作,酣睡正香的敵人被驚醒,慌忙爬起來倉促應戰,大刀隊員們似猛虎下山,銳不可當,一道道寒光閃過,敵人被砍的哭爹喊娘,鬼哭狼嚎。經過一夜的混戰,天色大亮時已有半數以上日軍被殲滅。由於日軍主力部隊正源源不斷地向此地增援,為減少我軍傷亡,在繳獲大量機密文件後,下午兩點趙登禹命令部隊向指定地點後撤。

奔襲蔡家峪的王長海部於黎明前到達蔡家峪,趁著夜色衝入敵營,發揮大刀的威力,很快殲滅了這股守敵,控制了蔡家峪、白臺子一帶的高地。不久天色大亮,敵人迅速集結重武器向我軍陣地反撲過來,在激烈的混戰中,317團副團長胡重魯、代理營長王鳳芝壯烈犧牲。部隊在摧毀敵人大量軍用物資後,原路撤回。

這次夜襲,29軍出動數千人,斬殺日軍1400餘人,擊傷敵人1000餘人,繳獲大量槍支彈藥、摧毀敵人大炮、坦克、輜重糧草無數戰略物資,狠挫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戰後,連日軍自己也承認喜峰口一仗是“皇軍未曾遭到過的傷亡和挫辱”。日本《朝日新聞》也不得不承認:“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

趙登禹親自揮刀上陣砍殺,兩口價值180塊銀元的戰刀均被砍缺了刃口,左腿在戰鬥中又負輕傷。此戰以1000餘人的代價,取得了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首次大勝,史稱“喜峰口大捷”。這是日本鬼子自“九·一八”侵佔東三省以來,受到的最頑強的抵抗,最沉重的打擊!也是中國軍隊自抗日以來的首次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捷報傳來,全國百姓歡欣鼓舞,趙登禹和他的大刀隊威震華夏、名揚全國。趙登禹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132師師長,獲得青天白日勳章。1936年國民政府授予他中將師長

感謝您的閱讀,感謝您的轉載,更感謝您的打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