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華:2019,中國何以平價?

2018年,中國光伏政策重大調整,產業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光伏產業步入競價時代。降價壓力、海外市場開拓、產業升級技術路線選擇等問題困擾著許多企業。對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祕書長王勃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目前光伏產業經歷著市場、政策、技術三個方面重大變化,行業降本的主力不再是單純的光伏組件價格下降,而是整個光伏產業通過增效和先進應用技術實現降本。光伏企業應從品牌、精細化管理和技術創新等幾方面進行強化,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海外市場拉動,製造環節無質變技術:2019,降電價而不是降售價

“531”之後,中國光伏市場由快到穩,增速下降。2018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44.26GW,同比下降17%,集其中集中式電站裝機22.30GW,同比下降31%,分佈式光伏裝機20.96GW,同比增長8%。

但海外卻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2018年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161.1億美元(雙反後最高水平),同比增長10.9%;硅片、電池片受價格跌幅影響,出口價減量增;組件出口額和出口量雙升,佔比回升(71.9%→80.6%); 各環節出口量均超過2017年,其中組件出口量約41GW(增長30%);多晶硅進口約12.5萬噸,同比下降20%;進口額為18.7億美元,同比下降21.9%(不含保稅區)。

可以看到,受中國光伏組件價格下降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能夠實現平價上網,因此帶動了全部光伏產品的需求。同時,海外市場集中度也因此繼續下降形成傳統市場和新關市場(南美、中東北非)結合的多元化市場;加上歐盟取消“雙反”、歐洲市場復甦,對歐洲主要國家(荷蘭、德國、英國、西班牙)的組件出口同比增長。同時全球光伏市場價格趨於扁平化,基本不存在高利潤市場。

王勃華:2019,中國何以平價?

因此,王勃華指出,光伏製造企業在價格競爭方面將更加務實和理性,但、但海外市場的蓬勃發展也給光伏產業繼續降本也帶來了緩衝。2019年光伏產品降價空間有限。

他向記者解釋道:“2017年-2018年光伏組件價格大幅下降主要受益於金剛線切片技術普遍應用,PERC電池規模化量產帶來產品效率大幅提升。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看到能夠導入現有產線,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量產化技術。同時去年雖然生產成本降幅支撐了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但531政策仍然使得光伏產品價格與成本開始出現倒掛。”隨著海外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加大,2018年末至2019年初,光伏組件價格倒掛結束,售價還略有回升。

因此,光伏企業想脫穎而出,無論在哪種市場,企業都要在相應市場有品牌戰略,在各環節成本不會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如果完全依賴價格惡性競爭,肯定會自食苦果。

王勃華指出,降本的關鍵不再是降售價,而是綜合考慮降低度電成本,新的光伏競價機制將推動產業從以往粗放式發展轉為精細化發展,從拼規模、速度、價格轉為拼質量、拼技術、拼效益,推進平價上網早日實現。當前光伏技術發展呈現“快、多”的特點,企業要加強前沿技術開發,加快創新迭代節奏,同時把握好技改步伐。新型組件技術發展推動成本下降,N型電池潛力巨大,光伏+儲能將大幅應用,耗電較高的硅料製備環節向低電價地區轉移,系統方面1500V電壓等級也有望得到大規模使用。

光伏企業的應對與格局變化

王勃華談到了光伏企業的應對策略:

1、企業繼續借助資本市場融資,如IPO或借殼上市等,一旦成功,募集資金將推動產能的持續擴張和行業整合。

排隊IPO企業:上能電氣、福萊特、賽伍技術、芯能科技、古瑞瓦特、江蘇新能、捷佳偉創、明珠電氣、盛利維爾、通靈股份、邁為科技、上機數控、羅博特科、能輝科技、福膜科技、陽光中科、帝爾激光、大海新能源等;

擬借殼上市企業:中節能太陽能、愛旭科技、中民新能、寧夏同心、歐貝黎等;

2、多晶硅:2019年新增產能持續釋放,中東部地區硅料因成本原因將逐步淘汰,產業佈局將進一步往西部地區集中;

3、硅片:隆基、中環、協鑫、晶科四巨頭格局刜現,而且隨著高效電池產能越來越多,下游對硅片品質的要求正在 提升,這增加了單晶硅片環節的進入壁壘;

4、 電池片:通威、隆基、愛旭、展宇等異軍突起,排名電池產能產量前列,中國臺灣地區電池產能逐漸落幕;

5、組件:按需生產,開工靈活性大,不存在需要持續性生產的問題,因此不會發生大的整合,大企業因品牌、渠道等門檻繼續保持競爭優勢,中型企業生存壓力將加大,小企業因可獲得大企業代工訂單仍留有一定生存空間。

平價之後:進一步引燃全球光伏市場

王勃華認為,雖然眾多光伏企業在中國實現平價上網這一目標,走得非常艱難,但日益下降的光伏發電成本卻帶來了日益擴大的全球市場。一個個海外市場在光伏成本能夠實現平價之後,迅速被點燃。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美國2019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約為11GW,同比略有增長,中國、印度、日本保持平穩,歐盟2019年將有明顯增長,西班牙啟動平價上網項目,法國、荷蘭、意大利等國也有明顯增長。由於電價持續上漲,加上存在供電不足的隱憂,2018年澳大利亞大型地面光伏 將反超戶用光伏,預計2019年仍將保持在4GW以上。土耳其、墨西哥、埃及、 韓國、中國臺灣等市場也在加速。

而隨著巴黎氣候協定的推動,全球目前146個國家設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標,2018年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的121家企業簽署了約13.4GW的購買清潔能源電力合同,較2017年的6.1GW增長一倍以上。因此未來可再生能源將是能源增長的最大來源,2040年光伏有望成為最大的能源來源。

因此,王勃華認為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光伏平價進程進一步被提前。同時未來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將主要由發展中國家主導,中國、印度及其它亞洲國家將佔據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的50%左右。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索比光伏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