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貝 | 拆解佳兆業

“穿透資金流動中的人和事”

作者:老胡

中國的地產行業已沒有新鮮事,對於房企而言,競爭力早已明盤:以不貴的價格拿到不錯的地;產品溢價權;選擇城市的佈局能力,以及加槓桿的融資成本。

如今,經濟增長驅動力仍在新舊換擋過程中,房地產對於GDP的拉動作用仍不可忽視;人口不斷流入“北上廣深”,其房產的剛性以及潛在需求依舊旺盛。

基於宏觀的基本盤判斷,加之微觀的財務數據佐證,如果你的預期是一線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分化格局加劇,那麼走出谷底的佳兆業集團將會是業績彈性最大的標的之一。

超2400萬平米的土地儲備中,54%位於粵港澳大灣區,達1200萬平米,這是佳兆業維持強勁增長的基本盤。

本月26號港股收盤後,郭英成先生攜佳兆業一眾高管意氣風發,南下香江,就2018年的業績對投資者有問必答,他們努力向外界傳遞出訊息:佳兆業的觸底反彈正在加速。

郭先生的底氣來自於多項核心指標刷新近年來紀錄:毛利潤首破百億、銷售毛利率和存貨週轉天數強勁回升至5年最佳。

其股價走勢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財報的樂觀預期。年初至今,漲幅已超過50%。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但即便如此,其估值在A股和H股的上市房企中,仍可謂便宜。從PE-TTM來看,佳兆業和李氏家族的長江實業集團相當,低於6.5,由於港股的估值歷來低於A股,因此比內地不少房企便宜不少。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當然,便宜從來不是投資的原因,被市場低估才是。

壹:一些不被察覺的數據

2018財年,合約銷售達700億元,同比增長達到57%。

就盈利能力和收益質量來說,毛利潤同比增長25%,首破百億大關,達111億元;銷售毛利率創2014年以來最高,達到29%。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而且,銷售成本率錄得5年來最低。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存貨週轉天數是無疑是房企運營能力的關鍵,18年佳兆業已下降至1000天左右,創2014年以來最佳週轉效率。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房地產歷來是高槓杆經營,有息債務較多是行業立身基礎。

如果處於順週期,大力加槓桿無疑是人生穩拿,但在目前去槓桿仍未結束的信貸環境下,穩住槓桿甚至主動卸槓桿,方能從容應對到期債務,不至於出售核心資產,斷臂求生。

就資本結構與償債能力而言,房地產賣方和買方最為關注的一個指標—帶息債務和全部投入資本的比例,這是衡量房企槓桿率的標尺。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2018年,佳兆業該比例是83.3%,為2015年來最低,甚至低於行業標杆藍籌—萬科的86.3%。

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其資產負債率從2015年的接近90%一路下降至2018年的84%,達到5年來最低值。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由於房企加槓桿帶來的高負債率,因此整個行業的ROA(總資產回報率)普遍不高,龍頭藍籌也常常低於2%。

通過3年努力,佳兆業把ROA從-1.3%逐漸拉昇至2018年的1.2%,成功將其穩住在1%以上。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巴菲特曾說:優秀的企業往往有一個共性:擁有長期的、可持續的高ROE(淨資產回報率)。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和市值前二十的同行相比,佳兆業的ROE也能排在中位數之上,接近15%。

可以說,這是郭英成帶領佳兆業駛出風暴後,交出最為出色的年度答卷。

如果說投資是因為預期而買入,又因預期兌現而賣出;那麼佳兆業財報公佈後的股價走勢,則將其充分演繹。

但是,財報披露後的一個交易日,股價收跌9%。老胡從多家公募以及險資徵詢的信息來看,比較一致的解釋是機構兌現了預期,砸盤了結。

畢竟股價從年初至今的漲幅超過了50%,大幅跑贏恆生指數10%的貝塔漲幅。

而市場關心的是,接下來的2019財年,佳兆業如何為投資者貢獻超預期的阿爾法收益?

貳:超預期的和被低估的

面對強有效的港股市場,投資者希望在頭部房企獲得阿爾法收益,並非易事。

由於賣方的研究覆蓋和龍頭效應,加之機構投資者眾多,龍頭內房股已經較為充分地反映了企業價值和預期。

相對而言,業績彈性大的中型房企,則更容易提供超額收益。

一旦業績超出預期,則會享受估值和每股收益的雙重提升,也就是戴維斯雙擊。

手握近3000萬平米的大灣區舊改儲備,並且尚未納入土儲,其中深圳954萬,廣州952萬,中山700萬,佈局廣深城市圈賽道,耕耘舊改轉化率以及項目週轉率,這將是佳兆業奠定行業格局的關鍵戰役,這也是幾位買方認可的超預期業績來源。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事非經過不知難,市面上都認為舊改牽扯利益太多,耗時又長,對於後期業績的釋放也無法一步到位。

相對於目前資本市場熱捧的高週轉模式,舊改也顯得並不性感。郭英成在業績發佈會上也承認,“舊改是很難的,5年左右時間可以完成項目。”

超預期的業績和低估值從來都是在市場的分歧中產生。目前看,佳兆業走的每一步都像一次價值投資的蓄勢。

首先,逐步收集大灣區的土地籌碼;其次,一方面抗住調控政策的盤整,另一方面優化債務結構和拓寬融資渠道;最後業績釋放,等待市場的共振。

郭英成的“舊改很難”,倒和萬科高喊活下去頗有異曲同工。畢竟,萬科活得比誰都好,郭自己最後也說,“我們覺得這一塊(舊改)是我們最強的競爭力之一。”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佳兆業同時對自己的開發能力也非常自信。

拉出佳兆業的55條拿地明細,除了紹興和廊坊幾個項目的權益佔比低於50%,其他絕大多數項目的權益比例都是100%,能賺到的一定要自己賺。

從2018年18261元/平米的銷售均價也能看出,每平米比去年高了2000元,產品溢價在提高。

而在業績之外,市場擔心佳兆業的償債壓力,這也是去槓桿以來壓垮不少房企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同於其他中大型房企,目前佳兆業的短期境外償債壓力較小,2021年之前到期的境外企業債餘額,總計為18.2億美元。

雪貝 | 拆解佳兆業

能拿到便宜的錢,是頭部藍籌的核心競爭力。

房地產的融資成本,一看是否處於放水的歷史進程中;二靠海內外評級機構,境外融資仰仗標普、惠譽和穆迪三家鼻息,境內則困於監管和市場的雙重缺陷,魚龍混雜,中誠信倒是各家機構買方都還買賬。

前不久,中誠信給了佳兆業AA+評級,展望穩定,省去了不少境內發債的融資成本。

對於投資者而言,唯一需要等待的是宏觀信號。

一二月的社融數據,都在暗示放水不止,謹慎的機構仍在確認三月的流動性是否進一步寬鬆,以及能否疊加房企融資的明顯放鬆。

一旦確認,坐等中報數據,彼時佳兆業的估值彈性和業績彈性料將走向拐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