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焦裕祿 不朽的精神豐碑

焦裕祿 性教育 時政 掌中淄博 2017-05-14

5月14日是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志逝世53週年紀念日。

5月13日一大早,位於博山區北崮山村的焦裕祿紀念館就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學習團體,有黨員幹部、有團員青年、還有師生團體,當天下午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黨性教育基地在這裡舉行掛牌儀式,全省黨員幹部將在這裡接受黨性教育,焦裕祿精神在全省的傳承和弘揚有了新的載體。

博山區紀委副書記、焦裕祿紀念館館長焦玉星告訴記者:“你今天看到的並不是個例,我們每天都要接待1000多人,多的時候一天超過3000人次到此參觀學習開展專題教育,截至目前,已接待國內外參觀學習者420餘萬人次。”

學習焦裕祿精神,儼然已成為新常態。

多年來,淄博市和博山區都已形成了這樣一種慣例,每一屆黨委換屆後、市區領導班子都會到焦裕祿紀念館集體參觀學習,重溫先模事蹟接受教育,同時結合當前形勢制定發出“向焦裕祿同志學習”的文件。就在今年5月5日,市委書記周連華任職第二天,就帶領市委常委到這裡參觀學習,並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制定出臺了《中共淄博市委常委會關於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

作為焦裕祿的故鄉,博山區更是如此。博山區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後到這裡召開區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議,並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深入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決定》,把焦裕祿精神內化為自覺行動,凝聚成推動博山發展的“博山精神”。學習焦裕祿在博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3月30日啟動的全區“問民生、辦實事、強作風”大走訪活動已覆蓋所有村社區,走訪調研5.59萬戶,收集了民意,更收穫了人心。

焦裕祿離開已經53年了,從博山區到淄博市再到山東省再到全國,大家為什麼還在學習他的精神?

因為他是永遠的焦裕祿,他的精神是永恆的。

焦裕祿精神是什麼?2009年,習近平同志對焦裕祿精神作出了科學評價,“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並向全黨發出號召:“讓生生不息的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

在博山焦裕祿紀念館(故居),這座始建於1966年、全國最早的焦裕祿紀念館,一幅幅圖片、一封封書信、一件件實物為記者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焦裕祿。從事媒體工作12年,無數次聽到焦裕祿的故事,但再次走進焦裕祿紀念館、焦裕祿故居,看到關於他短暫的42歲人生的短片,還是一次次淚流滿面。

1922年8月16日焦裕祿出生在博山區北崮山村,一直在家鄉歷練成長、參加革命、加入黨組織。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同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於鄭州,終年42歲,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

當年他救助的孩童張繼焦、他冒著大雪看望的盲人大娘、他種下的“焦桐樹”、他“除三害”的種種經歷、他為黨員幹部制定的“十不準”無不在詮釋他“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

博山區委副書記崔克輝說,作為焦裕祿同志的故鄉,博山有責任、有信心進一步把焦裕祿精神宣傳好、繼承好、發揚好。據悉,博山區擬啟動焦裕祿幹部教育學院項目建設,打造一座立足淄博、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場所和教育基地,與河南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形成互動互補。

(記者沙紅翠 通訊員魏其寧 蘇兵 陳穎 韓文彬)

習近平談“焦裕祿精神”

50多年來,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對焦裕祿作出高度評價,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焦裕祿和焦裕祿精神長期關注,把焦裕祿作為全黨學習最重要的優秀典型之一。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正定調研時說:“一個人對一個地方感情深不深,主要不在時間長短。焦裕祿在蘭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精神永存。”

2013年,中央紀委十八屆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焦裕祿、楊善洲同志的事蹟之所以感人,群眾之所以信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絕對不搞任何特權。”

2014年3月,重訪蘭考時,習近平總書記說:“焦裕祿同志是一個很高的標杆,雖不可及,但我們要見賢思齊。”“雖然焦裕祿離開我們50年了,但焦裕祿精神是永恆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體現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和黨的宗旨,要大力弘揚。只要我們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要我們還是共產黨,這種精神就要傳遞下去,黨中央號召全黨繼續學習焦裕祿精神。”

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說:“焦裕祿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政法大學時說:“焦裕祿精神一直是一盞明燈。學習焦裕祿精神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焦裕祿同志的事蹟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跟黨走,他一生都在為黨分憂、為黨添彩。”“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過時,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不斷髮揚光大。”

(晚報記者沙紅翠 整理)

責任編輯 畢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