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只有閃光的演員表是不夠的

儘管登陸北京衛視不久,電視連續劇《神探柯晨》的評價卻持續低迷。作為本片導演,“演而優則導”的黃志忠,開局之路似乎不太順利。

從演出陣容來看,《神探柯晨》堪稱強大,吳剛、王勁鬆、沙溢、譚凱等一長串實力派演員名單,無論單獨拎出哪一個,都足以撐起一部劇。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強強聯手並未達到預期效果,演員表竟然成了該劇目前唯一的亮點。

《神探柯晨》長達51集,僅僅看過幾集之後,已經有不少人大呼“生無可戀”“奪門而逃”。有網友表示,原本是奔著幾位實力派演員的演技而來,沒想到劇情的散亂超乎想象。星光燦爛的《神探柯晨》試圖先聲奪人,不料觀眾卻毫不領情、紛紛先走為敬。如此強烈的反差,其實也不難理解。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劇情支撐,即使演技再高,也難免“言之無物”。

《神探柯晨》在推廣時宣稱,要掀起一波人人皆偵探、全民來推理的風潮。就豆瓣網友的反饋來看,這樣的預期遠遠沒有達到。作為一部懸疑偵探劇,《神探柯晨》被網友吐槽最多的是“要懸疑沒懸疑,要推理沒推理”,僅有的一絲“懸疑”,似乎只是體現在劇情上:散亂的結構和詭異的邏輯實在讓人看不懂。

作為一名演員,黃志忠無疑是成功的。無論是《人間正道是滄桑》,還是《新亮劍》,抑或《建軍大業》,在黃志忠參演的熱播影視劇中,其精湛的演技都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作為一個導演,僅就處女作《神探柯晨》來看,黃志忠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邀請到大批“老戲骨”,但如果沒有優質的劇本和過硬的導演素質支撐,“形銷骨立”的樣子怕是也並不好看。

眾所周知,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需要三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好。其中,導演好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好導演,才能挑選好劇本、邀約好演員。“演而優則導”的最大優勢在於導演就是好演員出身,更易邀約好演員,畢竟有著多年的人脈資源。不過,演員好只是外在因素,挑選劇本和臨場指揮能力,才是成為一名好導演的關鍵,而這恰恰是跨界導演所普遍欠缺的。

人們常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於演藝圈來說,“演而優則導”也成為眾多優秀演員的發展選擇。不過,“想當”是一回事,能否當好則是另一回事。縱觀各類飽受詬病的“爛片”,不少正是出自跨界導演之手,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處女作。這樣的局面,也許足以說明問題。

在影視作品極大豐富的當下,“贏者通吃”的難度越來越大,即使星光燦爛的演員表可以吸引觀眾坐下,但如果不能呈現出高質量的影片,很難讓觀眾堅持到最後。對於新晉導演來說,成長需要時間,拍出一些質量不高的影視作品也情有可原,但如果不能及時吸取教訓,認真對待劇本,刻苦鑽研拍攝技巧,又如何取得更大的藝術成就。在成長過程中,努力提高導演的綜合素質才是關鍵。

此外,無論是友情出演還是盛情難卻,劇本質量都應是明星演員唯一的選擇標準。少一些互相幫襯,多一點業務探討,影視劇質量才能更有保障。

(作者:趙志疆,系大河報評論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