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人生就像醃醬菜,百味俱全

何冰 劉蓓 醬菜 傻柱 王鷗 新京報 2019-02-22
何冰:人生就像醃醬菜,百味俱全

何冰飾演嚴振聲,前有店後有廠,是一個典型的商人。

何冰:人生就像醃醬菜,百味俱全

劉蓓

何冰:人生就像醃醬菜,百味俱全

王鷗

由劉雁編劇,劉家成執導,何冰、王鷗、劉蓓主演的年代劇《芝麻胡同》將於2月22日起登陸北京衛視。該劇講述了改革開放前的數十年間,以嚴振聲(何冰飾)為代表的嚴家人,圍繞著經營“沁芳居”醬菜鋪生意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日前,新京報專訪導演劉家成、主演何冰。兩人此前在京味劇《情滿四合院》中已經有過一次合作,在何冰看來,《芝麻胡同》之所以將故事背景選擇在“醬菜園子”,是因為醬菜的過程就像人生,“成長是醃製的過程,酸甜苦辣都要融進生活,最後的味道才能透徹、筋道。”

演員要知道什麼不能演

《芝麻胡同》是何冰與導演劉家成的第二次合作,在此前合作的《情滿四合院》中,由何冰飾演的“傻柱”形象深入人心,還成功摘得第24屆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在《芝麻胡同》中,何冰飾演了一位生意人,作為百年老字號醬菜鋪的傳人,他一方面要不斷強化經營之道,肩負養家重任;另一面,他為人厚道,誠實守信,將醬菜技藝發揚光大。

何冰說,“北京人都愛面子,出門一定會捯飭好。儘管回來他就是一個做醬菜的。”不同於《情滿四合院》中傻柱的簡單執拗,嚴振聲身上呈現出了更豐富的側面,何冰評價道,“這兩部劇的歷史階段不一樣,《芝麻胡同》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民國時期,他要面對的世界更加複雜,兵荒馬亂、時代變遷;其次他要面對的人物關係也要更豐富一些,上有老下有小,孫男娣女一大家子,當這些都負荷在一個人身上時,就會更加飽滿。”

在何冰看來,“嚴振聲是個丈夫,是個父親,是個買賣人,也是個好兄弟。”因為角色的複雜性,在最初準備角色時,何冰也並不知道對的方向在哪,但他明確了塑造嚴振聲的錯誤方向,把錯誤的問題規避成為他揣摩角色的第一步。“當我看到這個劇本時就知道有個錯誤是一定不能犯的,那就是去扮演一個老爺。如果誰都去演他的社會身份,那這個世界就太可怕了。他是個丈夫,是個兒子,在家裡要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不在買賣鋪子裡的時候他就不是個老爺了。”

何冰以自己和太太為例,分享了對“夫妻”關係的看法,“比如說我和我太太,這關係都是不斷變化的。談戀愛那會兒我演大哥,她演小妹妹;後來演情人、愛人;結婚兩年後自動變成了母親。其實生活中每一天都在變,要買包的時候又變成妹妹了。一個男性與妻子情感的變化,代表著你生命中不同關係的幾個階段。”

“我和劉蓓太容易代入夫妻關係了”

新京報:嚴振聲身上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何冰:他身為一個醬菜鋪的老闆,嚴把質量關,不摻假,是一個正直的商人。而且他隱忍,他上有老下有小,個性也更壓抑。我生活中離《情滿四合院》的傻柱比較遠,不是很敢說的人,更像嚴振聲,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我也是北京人,最熟悉北京人的生活。嚴振聲雖然精明,但他忠於自己的家庭,不管是在他得勢還是失勢的時候,這一點可以說是人物最吸引人的地方。

新京報:你和劉蓓生活中是好朋友,劇中演夫妻,可以很快進入角色嗎?

何冰:我和劉蓓太容易代入夫妻關係了,我倆的經歷、年齡都相同,對家庭最忠誠和最不堪的想象也都一樣。兩口子打架能打到什麼份兒上,不能打到什麼份兒上,這些我倆的認知都特別一致。媳婦發脾氣,那就聽著,也能還嘴,但是不能提“離婚”,這是底線。

新京報:很多觀眾都覺得你是“京味人物”擔當,你自己怎麼看這個稱呼?

何冰:可能有人覺得你這個年紀了,守住演北京人這一塊就挺好的,我並不這麼想。以前年紀小的時候,沒勇氣,現在年紀大了反而希望演沒演過的角色,不然做演員幹嗎。

新京報:你和劉蓓在劇組會經常和其他演員一起聚會嗎?

何冰:一個劇組需要時不常地聚一下,又不能老聚,否則成酗酒了,我和劉蓓是劇組的老演員了,這個節奏可以把握得很好。一般40天的時候是最累的時候,關鍵的時刻需要加把勁,我們看看這個時間合適,就一起聚一下,大家一起鼓勁。

導演點評

太太這個人物我一下就想到劉蓓。劉蓓是典型的北京大妞,有一股貴族氣,北京姑娘不經大腦不走心,她生活中也是這樣,指不定能說出什麼來。這個人物是一家之主,劇中何冰都得聽她的。

王鷗這個角色本來也想找一個北京人,有的演員有顧慮,擔心京味有侷限、不夠時尚。我和王鷗只談了一次,她特別有創作熱情,而且不擔心老年妝。首先我讓她別有顧慮,不用太在意京味,京味有何冰和劉蓓,她演一個年輕女孩子,京味太重反而不好,我就讓她把臺詞往普通話說。但是關鍵點的京味都有。

採寫/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下轉C03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