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漢景帝在位的最後五年,沒有太多的事,除了周亞夫遭到了誣陷而死,其他沒有什麼好說的。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大家好,小編帶您一天看盡五年史,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資治通鑑》的第52個五年,公元前145年到公元前141年。今天的關鍵詞是:蒼鷹郅都

上文書說到了漢景帝廢長立幼並由此引起一番風波,郅都也在深陷於這個漩渦之中。今天講一下漢景帝最後的五年。

這五年裡事情不多,但是天災比較多,前145年大水,地震,次年三月下雪,再次年地震,莊稼收成不好。前142年由於去年收成不好,春天禁止給馬吃細糧,但這一年的秋天大旱。對天氣的記錄雖然沒有寫明是在哪個地方的,默認是長安附近一帶的,或者是全國性的。三月下雪這件事屢屢被記錄,這是由於返青季節,最忌諱下雪,影響收成。

上文提到樑王任意妄為指使刺客刺殺朝廷大臣,導致漢景帝對他十分不滿,雖然在竇太后的參與下保住了一條性命,但和景帝的關係已經十分緊張了。這一年樑王依照慣例朝見天子,上書要逗留些時間,但是景帝不同意。樑王回國後悶悶不樂,不久就去世了。竇太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十分痛苦,認為是景帝殺了樑王。景帝無奈之下把樑國一分為五,分別分封給了樑王的五個兒子。竇太后這才開心了,還給景帝加了一餐。但是樑王積蓄甚重,活著的時候財產不可勝數,死後單單府中的黃金就有四十多萬斤,更不用說其它東西了。竇太后也太寵著這個小兒子了,而樑王也太過分了,完全沒有文帝的簡樸作風,和景帝形成顯著對比。

上郡太守李廣上演了一出疑兵之計。這一天他帶著一百多個人出去追擊匈奴探子,不想追的太深了,碰到了大股匈奴人。匈奴人也很驚訝,怎麼好端端的就跑到自己這裡來了,就猜測應該是引誘自己上當的誘餌,就跑到了山上擺開陣勢。李廣一看跑不了了,只能強裝鎮靜,讓士兵都下馬解鞍,裝出一副很自在的樣子。匈奴人一看這樣子就認為他們必定是誘餌無疑,剛好天黑,害怕“暗處的漢軍”夜裡偷襲,就先行撤離了。李廣得以保全性命。

漢景帝的最後五年丨一天五年52

另一方面,郅都死後長安的皇親國戚們又開始了平日裡的橫行作風,景帝為了約束他們,提拔了濟南都尉寧成做了中尉,他和郅都一樣都是用法嚴苛,但是並不如郅都廉潔,雖然如此但依舊能夠震懾住那些皇親貴胄們。寧成這個人也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他在做小吏的時候會欺負他的長官,做長官之後對待下屬作威作福。但是在郅都手下做濟南都尉的時候居然逼的郅都讓他三分,和他結成友好關係。這個人很有意思,隨著歷史畫卷的徐徐展開後邊還有很多他的故事。

衛綰做了丞相,司馬遷給他的評價是這個人“醇謹無他,綰無他腸”。他有點老好人的感覺,在位期間沒有興利革弊的作為,一切都因循守舊。

直不疑做了御史大夫,他年輕的時候一個宿舍的舍友丟了金子,就懷疑是他,他就說是他偷的,主動賠錢給人家,後來真正偷金子的人送還的時候丟金子的人才明白。有人謠傳說他和他的嫂子有姦情,他聽到之後就說自己沒有哥哥,但是最終也不做爭辯。他崇尚黃老無為學說,也是蕭規曹隨的做派。這兩個人的任用很明顯和展示了景帝的治國思路。

景帝最後還是除掉了周亞夫,他試探周亞夫是不是可以留結果景帝認為是這個人不能留下以輔佐自己的兒子。正好周亞夫的兒子給周亞夫修墓地的時候有些事情做得不到位,再加上他購買了一些陪葬用的兵器,就被放大以至於安上了謀反的罪名。周亞夫被收押到大牢裡,絕食五天,吐血身亡。

漢景帝的最後五年丨一天五年52

兩年後,景帝也去世。太子繼位,就是漢武帝。他繼位的時候才十六歲。到這裡漢朝的歷史算是結束了一個段落,這個段落裡旨在富民,與民休息。從漢高祖到呂后掌權時期再到漢文帝、漢景帝一直施行黃老之術,秦朝的苛捐雜稅被廢除殆盡,新的政策重視生產,重視農桑,雖然有所抑制商業但是總的來說只是給商人一些政治上的壁壘,其餘的事情干涉的並不多。漢文帝漢景帝又十分的節儉,用度不大,朝廷的官員也都各司其職,沒有太多的冗官。是個國力逐步恢復的過程,雖然景帝早期任用晁錯想要做一番事業,但是七國之亂之後放慢了做事的步伐,繼續黃老無為的策略。等到景帝去世的時候,京師的錢堆積了很多,原來穿錢的繩子都爛掉了。太倉的糧食甚至於都放不下,裸露在外地都腐敗變質不能吃了。這一切都為漢武帝敗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景帝這個人不得不說有政治手段,有鐵血手腕,但是沒有太多的仁義之心,並不符合儒家理想中的明君形象。他對待晁錯的事情上做的太過分,不能保全晁錯的家人,很讓人心寒。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沒有看夠的小夥伴可以關注小編:朝夕五秋,每天都有更新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