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敖看區塊鏈的星辰大海

觀點 Hi區塊鏈 2018-07-24

前幾天在朋友圈送走了霍金,又送了一程李敖。李敖活的瀟灑,活的自在,活的讓我等許多凡人豔羨。每個黃金時代其實都是由這些少數人引爆的,中本聰也是這少數人之一。

李敖也走了。

前幾天在朋友圈送走了霍金,又送了一程李敖。霍金的《時間簡史》我如果說看的懂,那是扯的。學生時代翻過幾頁,止步於黑洞、時空等諸多不明覺厲的高級詞彙,只是內心感覺這人好猛,雖然只剩下兩個手指能動,只要大腦不死,依然可以洞悉宇宙之奧祕,我一度覺得,是上帝刻意封住了他的嘴。

李敖的書倒是看過好些的,但凡隨手一翻,滿紙的霸氣、豪氣、狂氣就襲面而來。那時年少,覺得這人好酷,罵儘想罵之人。感覺這人好真,說世人不敢之言論。記得他一句話:我是不喜歡亂糟糟去旅遊的,我滿屋子的書可以帶我周遊世界各地。此話對我影響至深,因此到如今,我也不喜歡去國內任何一個地方去旅遊,除了心之神往的以色列和希臘。

李敖,是一顆春藥。

李敖活的瀟灑,活的自在,活的讓我等許多凡人豔羨。於是乎,在許多個午夜夢迴時分,嚥下幾顆春藥,勃起許久沒有動靜的夢想之軀。激情爆棚把欄杆拍遍,摩拳擦掌原來我的夢想是改變世界。

許多人註定是沒有波瀾的人生的,因為連顆春藥都不敢碰,甚至不願提及。

但是,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願意浸潤在這熱辣生猛的新鮮世界觀和價值觀中。讓自己血脈噴張,讓自己雞血滿滿,讓自己勇敢朝向星辰大海,雖然周邊是鐵黑咕隆咚的牆,多數人選擇習慣黑暗時,依然有些人試圖踹他一腳,打他一拳,或者試圖在黑夜中摳出了一絲光亮來。我總是在想,每個黃金時代其實都是由這些少數人引爆的。

中本聰是少數人,他的偉大在於,讓人類的信任方式徹底重構。

最初,人類面對未知,不知道該信誰,後來,人們開始信上帝,再後來,上帝被權利機構挾持,人們開始信教皇和皇帝。

後來,布魯諾和伽利略這些造反派,把地球之中心——皇帝和教皇都拉下神壇,讓人們信科學,信理性。後來,科學和理性又被一幫懂經濟科學的權利機構挾持。人們開始信華爾街和美元。

2008 年的那場金融危機讓人們發現,美元和華爾街這幫政治權威和經濟精英也不可信。我們還能信什麼?

中本聰在創世區塊中吶喊道:我們應該信數學!

數學不會騙人,也不會消失和作假。

1+1=2

從亙古到永遠,永生的是數學。

於是,比特幣這個完全不受任何權利機構和任何人類力量左右的數學之龍,飛了。

世間有了這麼個東西后,感覺很多事都加倍的快進了。當 Vitalik 這個十幾歲的天才少年懟中本聰是老派 C++程序員時,誰也沒想道,這個少年將馴化這條數學之龍並降落人間。

Vitalik 的想法是讓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映射到現實世界中去。他真的做了,而且做到了。

以太坊的誕生,讓每個人都可以基於這臺世界計算機發行自己的 Token。於是,一時間,群雄盡起,兵荒馬亂。

理論上所有人都可以發行 ICO,都可以構建一個基於 Token 激勵的商業生態。以太坊的誕生是擴大了比特幣技術的應用場景。原來除了可以挖礦,還可以在比特幣技術上裝個印鈔機,這樣就可以印出各式各樣的區塊鏈代幣。

2017 年,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塊鏈代幣年,圈內人為之瘋狂,圈外人為之驚慌,市場為之高潮迭起。這就是以太坊誕生後,給金融世界帶來的春藥。

但是,很多人忘了真正的技術應該用來做什麼?哪怕有人知道,也忍不住誘惑先去泡沫中嬉戲遨遊一番。發了一堆幣,但是,大家卻都用不到,完無用武之地。

所以 2018 年新年伊始,市場冷靜了,思考了。是時候把這個技術拿去做些實事了。我骨子裡是很喜歡李敖和霍金這種敢於背對世界的人的(想必很多人也喜歡)。中本聰和 Vitalik 更不用多說,他們這些人總是為人們開闢新的思考維度。

所以,我也開始思考,區塊鏈技術到底該怎麼去用呢?Token 這種全新的權益證明物肯定有用武之地,只是,太早太新,我們都需要摸索。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

其實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可以數據化的,而且一切數據化的東西都是有權益的,有權益屬性的數據就應該變成價值物讓它流通,在流通和交易中產生更高的價值。但是在過去,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物體是大家都信任的,而且這個物體可以自由地高效地兌換一切價值數據,併成為數據世界打通一切事物的通證。

**
**

而 Token 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