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夫:沒有手腳的領路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社會 中國山東網淄博頻道 2017-04-13

中國山東網淄博訊朱彥夫,1933年7月出生在淄博市沂源縣張家泉村。14歲那年,朱彥夫報名參加解放軍,在抗美援朝中十次負傷,動過47次手術,雙腿膝蓋以下、雙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但他傳奇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退伍回到家鄉,朱彥夫擔任了村支部書記。他拄著拐,拖著17斤重的假肢,到田間地頭查看生產,逐門逐戶察訪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電,一干就是10多年,將荒地“趕牛溝”“舍地溝”“臘條溝”變為沃土良田。為了讓群眾早日用上電,朱彥夫在妻子的照顧下,跑上海、南京、勝利油田、陝西聯繫材料,經過艱苦努力,終於讓張家泉村於1978年結束了點油燈的歷史。

1982年至今,從村黨支部書記崗位退下來後,他用嘴銜筆、殘肢抱筆,歷時7年,七易其稿,創作完成了兩部震撼人心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書名並題詞:“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