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剛:想要提升寫作能力,你必須訓練的3個核心是什麼?

趙瑞剛:想要提升寫作能力,你必須訓練的3個核心是什麼?

有一天,一個微友找我聊天,她說感覺寫作好難啊,自己試著寫了寫,但與別人的相比實在太爛了,到底該怎樣提升寫作能力?

我說,首先你認為的寫作能力是什麼?

她說,很簡單啊,就是表達能力。

錯,如果你是這樣理解,可能你一輩子都寫不出好東西。

其實,只要你接受過正常教育,詞彙量夠用,交流沒問題,那你的基礎表達就是OK的,會說話就會寫作。

最主要的問題,寫出來的東西往往是天壤之別,有人說你得訓練表達技巧,訓練遣詞造句,努力提升文采等等,是這樣嗎?

如果你只是這樣練習,我依然認為,你可能一輩子都寫不好....

因為在寫作上,拉開大家差距的,除了這些表面的東西,更內核的是——你的思考。

面對同一件事,別人能看到一點,你能看到五點,別人能看到五點,你還能看到這五點之間的聯繫,別人能看到這五點之間的聯繫,你還能看到這件事的五點與另一件事三點的內在關係。

這樣你寫出來的東西一定好,哪怕你的遣詞造句能力稍微弱一點,你的寫作水平也是更勝一籌。

那知道了寫作的內核,是不是我們只要每天絞盡腦汁的思考,訓練思維,提升認知,就可以了呢?

還是不可以。

舉個例子吧:現在讓你寫個“逃離北上廣”的話題,但你沒在北上廣生活過,你沒讀過北上廣的故事,你沒看過北上廣的電視電影,沒跟在北上廣打拼過的人聊過,你怎樣可能寫得好?

不要說你會想象,想象力這東西是閱歷的延伸,否則想象出來的外星人和鬼怎麼都長得像人呢?

所以,拉開大家思考水平的,也有個核心——你的輸入。

如果沒有持續、大量、優質的輸入,你的思考和輸出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寫什麼都有心無力。

當你搞明白這些,我們就可以重新定義下寫作:

寫作,就是對輸入思考後的輸出。

因此,提升寫作能力,需要訓練的三個核心是:輸入、思考和輸出。

一、訓練你的輸入效果

1、提高你輸入強度

沒有數量,就沒有質量。

同樣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一個每年讀500萬字的人,和一個每年讀50萬字的人,寫作能力註定是不同的。

一年的差距很大,若是持續10年呢?那簡直是天壤之別,因為前者已經讀了5000萬字,後者只讀了500萬字。

一年讀500萬字有多難?

我們算一下,500萬除以365天,每天只需要讀1.37萬字。

如果是讀3000字一篇的文章,你每天讀5篇就夠了,我們按認真的讀法,3000字的文章大約需要15分鐘,也就是說你每天只需1小時15分鐘。

這樣一算真的不難,難的是什麼?持續。

高手的戰略是持續性和穩定性。

2、提高你的輸入標準

每個領域都有一些好的作者寫的好書,選書不要太隨意,看看讀者評價,看看豆瓣評分,看看業界口碑。

公眾號也一樣,把自己關注的那些低質量號清一清,多找點優質號,別問我怎麼著,你只要有心,這個不難。

當然,還有你看的每一部電影,進入的每一個圈子,以及下載的那些APP,都可以篩選和過濾。

3、提高你的輸入效果

你可能每天讀十幾篇乾貨,但是讀完你也就忘了,記不住什麼,也學不到什麼,這就是無效閱讀。

你記住一個大前提:讀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根本。

很多人把閱讀目標定為:我這周要讀完兩本書、我今天要看完10篇文章。

這種方式是很低效的,應該如何閱讀?

帶著目標和預期,養成邊讀邊思考,甚至做筆記的習慣;進行主題式閱讀,更聚焦;好的內容,反反覆覆讀;閱讀中不斷代入自己的工作生活場景。

二、訓練你的思考能力

1、習慣性追問事物的本質

用腦思考是一件比搬磚還累的事,於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對一件事模糊的認知,就像羅素說的,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

追問事物的本質,就是凡事多問一個為什麼,比如大家都知道寫作要製造共鳴,但很少人願意追問到底什麼是共鳴感。

2、習慣性建立知識的鏈接

當你學到一個知識點,你首先要思考,這個知識可以被哪些知識解釋,又可以去解釋哪些知識,與哪些知識相似?

舉個例子:有一天我學到一個詞叫“漏洞營銷”,肯德基就做過,只要你將賬號個人信息中的生日改成2017-8-28日,馬上就能獲得全家桶半價優惠。一時間大量用戶瘋狂下載註冊,很快肯德基APP就竄到了IOS熱門APP排行前50。

於是我馬上想到,我可以利用人性七宗罪來解釋“漏洞營銷”,同時我又明白了為什麼說“營銷就是隔著屏幕操控人性”等等。

3、習慣性應用所學的知識

一切不被你利用的知識,都不真正屬於你。

當你學到一個標題技巧,就應該馬上找出10個標題,用這個技巧去拆解、優化。

你學到一個企業品牌的打法,你就問自己,個人品牌的塑造是否可以應用這種方式?

利用知識的過程,便是提高你思考力的過程。

三、訓練你的輸出能力

1、高頻的寫,持續的寫

寫作是門手藝,手藝最重要的是手感,而手感的形成和保持,源於持續的做,所以我不建議你動不動就一天五千字,你可以寫的短些,但最好每天寫。

2、既學寫故事,又學寫觀點

人天生就愛看故事,從古至今,從小到大,我們都是這樣,同時,為什麼學寫觀點呢?因為人內心還是求進的、向上的,總希望從一件事中獲得啟發,使自己進步。

3、建立自己的寫作流程

寫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包括定主題、擬標題、搭框架、搜資料、寫初稿、排版、校對、打磨等等,非常多的步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流程,以提高效率和保證質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