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關於《妖貓傳》這部電影,從個人的角度是來說是

非常期待的(文章有點長,主要是闡述自己的觀點)。

不過放眼望去,這部《妖貓傳》目前還是存在一些爭議,不為別的,一方面在於導演陳凱歌目前狀態未知,另一方面就是觀眾看華語這類到幾乎要自帶避雷針,誰也不知道未來哪部“華語大片”裡就藏著雷,導致大眾目前對於這部《妖貓傳》,在幾分期待之中還帶著懷疑的眼光,總體還是持觀望態度。

這是有圖有真相↓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但個人對本片還是比較期待,這個“期待”來源於多方面,其中有臺前幕後主創的因素,也有題材的因素,還有對陳凱歌的期望。真心希望這部電影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華語大片”,能夠為如今水分嚴重的華語大片在品質上扳回一局,也為導演陳凱歌扳回一局。

如今關於這部電影,物料是比較少的,多數是劇照和幕後特輯,最近的動向也就是《妖貓傳》參加多倫多國際電影而發佈的國際版海報,如下: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再加上去年那款概念海報(一個大貓頭),乃至之前為戛納電影節準備的那款國際版特輯,裡面有零星的電影片段。細想一下,《妖貓傳》的物料還真是有限,關於這部電影,從物料上還難以窺見本片的“廬山真面目”。(不得不說該片的物料有點少,還有三個月就公映了,給點力啊)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那麼我們不妨從有限的物料,乃至原著《沙門空海》到電影故事簡介,再結合陳凱歌導演從影以來的光影之路,來闡述一下觀點,這部電影的期待值到底在哪裡。


1、陳凱歌與奇幻電影

提到《妖貓傳》,絕對繞不開導演陳凱歌。

而陳凱歌如今狀態,也是繞不開的問題,很多觀眾覺得陳凱歌今不如昔,再也回不到《霸王別姬》時期的水準了,全因2005年那部作品。

《無極》,已成標籤。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無論你多麼牛逼的大導演,拍過多少佳作,只要一部作品失手,那麼這個“黑點”就會被無限放大。雖然如今觀眾發現現在的很多大片還不如《無極》,不少影迷開始重新審視這部作品,開始為其平反。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但對於大眾來說,先入為主的印象讓這部作品在觀眾心中已經定型了。提到陳凱歌,自然會想到這部當年罵聲一片的作品。

個人覺得,以如今的眼光來看,《無極》不算爛,只是比較概念化而已,是一次自身藝術風格與電影商業化之間的融合,或許第一次搞,也是華語電影第一次這樣的融合,沒有拿捏好度量。

最主要的是,陳凱歌的美學造詣,為東方奇幻作品提供了一種風格上的指導,那種有別於西方魔幻的追求形象上的直白和透徹,偏於中國國水墨風作品的神似形不似的意境表達,才是真正的東方奇幻風格。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這部《妖貓傳》,是陳凱歌《無極》之後,又一部奇幻電影,距離上一部已有12年。記得在《妖貓傳》殺青宴的時候,陳凱歌曾經說了這樣一句話,立馬上了第二天新聞頭條:

“12年前我拍了《無極》,那是我的初步嘗試;12年後我又拍了《妖貓傳》,在這12年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正是因為感受到生命本身,這個世界本身是奇幻的,所以我們愛這個世界,愛自己,也愛別人。”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我感覺這種心態很好,正視自己之前的作品,然後用另一部同類作品來為自己正名,這就是所謂的“迎難而上”吧。

最為關鍵的是,這部《妖貓傳》對於陳凱歌來說,幾乎是“一把梭”行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部籌備6年,拍攝為期5個月,後期製作近1年時間的電影,用陳凱歌一句話表達,就是

“電影是戲劇的一部分,而戲劇千年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劇之所以可以長存,是因為真實人生的不完美,由戲由劇來補充,以虛擬的方式達到在人生中不可能實現的理想和夢想,這也是電影存在的理由。”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2、一本原著一座城池

《妖貓傳》改編自夢枕貘的《沙門空海》,關於原著不再贅述。只是說說夢枕貘一篇訪談中,關於對這本書的心路歷程。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小時候看過《西遊記》之後,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中國文化的他曾先後15次來中國,尤其是為了寫《沙門空海》為了取材來到西安古城之後,那種真正夢寐以求的古老文化真正擺在眼前的感覺,令他喜極而泣。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沙門空海》塑造了一個恢弘的唐朝,故事中盛唐轉衰前的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個王朝的行將就木,一座被妖貓攪動的長安,其中宏大背景之下詭祕的氣氛和故事,個人感覺與陳凱歌的氣質非常搭調。

縱觀陳凱歌的歷史戲,從《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再到《梅蘭芳》《趙氏孤兒》,陳凱歌最擅長的就是“歷史洪流之下不同人物的心態特徵”,再配以其標籤化的美術造詣和想象力,更能將筆下角色放置在大環境之下,有著很強的代入感。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沙門空海》這部小說,單單從風格上來講,放眼國內,陳凱歌是最適合的沒有之一。

起初,還在擔心《妖貓傳》如何重現原著中的唐朝風貌,現在倒好,人家用一座城池告訴你,什麼叫做拍電影的匠人精神。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我在《道士下山》之前,就聽說這部電影正在籌備,一籌備就是4年(加上拍攝期到公映,已經是6年的時間了)。4年的時間,一座唐城拔地而起。以盛唐時期真實的長安城為規制1:1打造的大型唐朝影視城,地點在襄陽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陳凱歌拍電影,向來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習慣。比如拍《荊軻刺秦王》的時候造了一座秦王宮。拍《風月》為了展現舊上海風貌,在上海造了一座“車墩影視基地”,拍《趙氏孤兒》的時候又在浙江象山造了春秋戰國城。

這些影視基地,如今都成了很多影視劇的取景地,也成為旅遊景點,陳凱歌這種“建築師”屬性,真心為中國影視造福不少,而《妖貓傳》這座唐城,也是國內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座,福澤一方。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以往包括徐克的《狄仁傑》系列,所展示洛陽、長安等地,基本都是來自於CG,且多數為遠景宏觀(下圖為《神都龍王》的洛陽城,用的是CG)。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那麼有了這座唐城之後,角色行於景而融於境的場景,更能體現唐朝以及原著那種恢弘入微的質感。

多說無益,簡單截取幾張劇照,以及目前曝光的電影畫面,看看這種質感。

概念圖、場景圖與電影畫面的對比↓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大唐鬼宴局部圖↓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楊貴妃背影↓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回到夢枕貘的訪談中,這位在電影拍攝期間被邀請來探班,結果又哭了,因為他發現,佈景相比小說中描繪的還要宏大:“做得很好,我當時在片場裡走著走著,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而且,在最近一篇訪談之中,陳凱歌所言,6年前籌備《妖貓傳》,除了襄陽唐城的建造之外,同時還啟動了另一項工作——種樹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陳凱歌認為,任何實景影視基地,沒有樹木等自然景色作為襯托,僅有建築的話絕對不會體現出一座“城市”的韻味,光禿禿的城池,一看就是後來建的。所以陳凱歌就在建造唐城之時,同時在選景地種下了兩萬課樹,如今,綠木成蔭,配合已經建造完畢的唐城,這才是一座真正城池的自然效果(見下圖)。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3、簡單說說我們最為關心的故事

說了這麼多,無外乎證明這部電影前期工作有多麼細緻和陳凱歌的獨具匠心,可以這樣說,這部《妖貓傳》的美學風格和藝術水準,乃至對於大唐文化和風貌的展示,在導演的手中,是一定會對得起觀眾的期待。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那麼問題又來了,電影是系統工程,是一門科學,每一塊做不好都會讓電影變的很糟糕。電影最核心的,還是故事,故事不好,一切都是白費。

《妖貓傳》的故事怎樣,電影未公映之前,誰也不知道,也許之前有很多網友詬病陳凱歌對於故事的把握,那麼對於《妖貓傳》,我們又能作何期待呢?

陳凱歌的作品,有著很強烈的個人風格色彩,有點類似法國新浪潮時期的“作者電影”,這種風格在《荊軻刺秦王》《趙氏孤兒》中體現的尤為明顯,而這兩部作品,也是有著一定的說法,對於史詩質感和人物戲劇衝突的突出和展現,或許有的觀眾不能get到導演的意圖,有種說法就是“太有藝術腔調”。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看過《沙門空海》原著的朋友,大概會了解,這部作品有多麼難改編,不僅構架宏大,而且對於盛唐和晚唐時期這樣交錯時空的展示,不敢想象對這樣的情節影像化之後會如何表現。

其實從個人的觀點,《妖貓傳》對於陳凱歌而已,是一次對第五代導演風格化的重塑。以及商業和藝術再一次融合。

先來說商業與藝術的融合。

《無極》是陳凱歌個人藝術特色與商業氛圍融合的一次嘗試,因為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陳凱歌之前的所有作品,包括《黃土地》《孩子王》《霸王別姬》等都是在藝術電影這個體系下完成的。而《無極》這種魔幻史詩類型的商業大片,不僅是大陸電影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全新領域,更是對電影工業要求極高、極難駕馭的頂級類型片。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這部作品遭遇的不少了非議,或許商業與藝術融合的在華語電影中,至少在當時的條件下,是行不通的。但陳凱歌呢,彷彿就像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一樣,此後的電影,之前的藝術範不見了,反而一直在商業與藝術的風格之上探路

《梅蘭芳》、《趙氏孤兒》、《搜索》全都是如此。從這一點來看,有人說陳凱歌的作品今不如昔,但實際情況時,陳凱歌放棄了以往的很有腔調的藝術範,而是一直在探索一條藝術與商業結合的路線。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這樣的路線,到了《妖貓傳》中達到了頂峰,因為《妖貓傳》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乃是一部很典型的商業電影。

在《妖貓傳》的故事中,陳凱歌選取了白居易與空海雙人組作為突破點,兩位各懷心事年輕人,因妖貓探案走到一起,一起揭開這些妖魅事件和楊貴妃死亡的謎團。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這是電影的故事簡介,從故事的角度,可以看做這就是一部奇幻類型電影,妖貓、懸案、貴妃死因之謎,很有商業氣質。而且電影中兩位主角的選擇也很有代表性。

而陳凱歌《妖貓傳》的藝術風格和主題中,卻容納了少見的第五代導演的固有風格

因為陳凱歌自《黃土地》開始到《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中,一直在關注角色作為敘事主體在歷史洪流之下的境遇,這是第五代導演非常典型的風格。這樣的風格在新世紀之後陳凱歌電影中很少見了,而在《妖貓傳》中再度出現!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空海,原著中的主角,自日本東渡大唐求密宗佛法的日本僧人,他就是一個故事的講述者,本身沒有經歷過太多的大起大落,卻在一連串匪夷所思的故事中,對盛唐文化,對佛法因果輪迴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電影的整起事件,就是他在歷史洪流之下的尋我過程。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PS,染谷將太飾演的空海,讓我想起了一休哥。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黃軒飾演的白居易,晚唐時期著名的“現充樂天派”詩人,他一面用通俗的詩歌詠物詠情,一面對晚唐現實、對自己的仕途各種不滿,只恨自己沒有活在大唐盛世。他為了寫《長恨歌》,不得不主動進入電影的故事中,他對楊貴妃死因真相的渴求,讓他成為故事的推動者。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雖然不知道電影的故事是怎樣,但可以聯想到,故事結束之後,楊貴妃死因之謎被揭開,白居易推翻之前的想象,一部《長恨歌》流傳於世,同樣也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兩位主角參與故事有著很強烈的目的性,也讓電影從這一點來看,有著清晰的主線,從盛唐到晚唐,也有著清晰的時代進階,這完全是一部商業電影最基本的故事載體,而主題化,則是典型第五代導演,對歷史洪流下,不同角色對特徵,這是陳凱歌之前很多電影不具備。

剩下的任務,就交給導演和編劇對故事的把握了,我相信陳凱歌的導演手法。總得來說,《妖貓傳》跟陳凱歌之前的電影不太一樣,尤其是重回當年的藝術氛圍,經歷了多年的磨礪,讓《妖貓傳》達到成熟的商業與藝術相互融合的典範。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此外,電影的編劇一欄上,看到了王蕙玲的名字。王蕙玲是改編原著的一把好手,在他的履歷表上有《臥虎藏龍》、《色·戒》等,都是改編自各種名家的作品。這次《妖貓傳》有了王蕙玲的加盟,無疑對電影來說,是一大利好。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同時,也很期待張榕容飾演的楊貴妃,PS,原著中,楊貴妃就是有胡人血統,因此找張榕容飾演楊貴妃,這個沒有問題。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更期待,在妖貓事件中,對於30年前極樂之宴的還原,奢華的盛世之景傳遞來的視覺和美學體驗。更期待,白居易與李白這兩大詩人,“隔空”相會。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然而最期待的是,就是一部真正的東方氣質的大片。


4、真·東方電影電影(大片)

在如今很多華語大片中,動不動就中外合拍,中國人看重的是西方拍攝電影的先進技術和經驗,西方人看重的東方文化的對於自己的獵奇效果。二者一拍即合,所以如今所謂的“華語國際大片”,都是那種土不土、洋不洋的混血兒,去年那部大片就是典型大片。

這些作品,說單純的為了取悅西方有點離譜,但最起碼是用西方思維方式去影響東方電影,全無東方文化精髓。

但這部《妖貓傳》不同了,拍得是我國唐朝的故事,合作方是攝取唐朝精華文化的日本,這樣的作品,同樣是“國際大片”,但跟西方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完全全我們東方人拍攝自己的故事,再加上陳凱歌這位特別會展現東方藝術造詣的導演。所以,我期望這部《妖貓傳》,會成為一部真正用東方人自己的方式,展示東方文化精髓的大片。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最後,用近期發佈的一個視頻收尾,是對即將擔任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評委的陳凱歌,從影30年導演生涯的一次回顧。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陳凱歌作品回顧特輯 三十年積澱打造《妖貓傳》

其中一句話,格外有感觸:“好戲誰也攔不住它閃亮。”

這是我最欣賞的地方。陳凱歌導演,不要讓我們失望。

如何評價電影《妖貓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