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汽勢Auto-First|牛小歐

當地時間8月25日,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2歲。據當地媒體透露,上週日,皮耶希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羅森海姆的一家餐館突然昏倒,隨後被送到附近的一家醫院,在當天晚些時候去世。

皮耶希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是一位爭議與讚譽並存的汽車大師。一度被貼上“專制、獨裁”的標籤,尤其是離開大眾集團的這幾年,皮耶希一直備受爭議,但這並不能否定這位奧地利人對汽車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皮耶希是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外孫,他曾是保時捷標誌性跑車的設計師,也是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的成員之一。

"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汽勢Auto-First|牛小歐

當地時間8月25日,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2歲。據當地媒體透露,上週日,皮耶希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羅森海姆的一家餐館突然昏倒,隨後被送到附近的一家醫院,在當天晚些時候去世。

皮耶希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是一位爭議與讚譽並存的汽車大師。一度被貼上“專制、獨裁”的標籤,尤其是離開大眾集團的這幾年,皮耶希一直備受爭議,但這並不能否定這位奧地利人對汽車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皮耶希是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外孫,他曾是保時捷標誌性跑車的設計師,也是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的成員之一。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1937年4月17日,皮耶希出生於維也納,1952年至1958年,在聖莫里茨附近的瑞士寄宿學校Lyceum Alpinum Zuoz學習後,又在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學習工程,並於1962年獲得機械工程碩士。早年任職於保時捷和奧迪,給這兩家公司帶來很多經典的創變之舉。到,開發了奧迪的成名之作——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

1972年,皮耶希加入大眾汽車,在奧迪,他推動了Quattro全輪驅動系統的開發,1988年已經成為奧迪的靈魂人物。

1993年,在大眾集團陷入質量問題和成本漩渦時,皮耶希走馬上任,接任哈恩博士成為新任集團CEO。皮耶希曾在自傳中寫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總是把自己看作一個產品人,依靠直覺來滿足市場需求。商業和政治從來沒有分散過我對我們使命核心的注意力:開發和製造有吸引力的汽車。”在皮耶希的領導下,大眾在沒有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走出困境。贏得了工會和股東的支持後,皮耶希在2002年成為大眾監事會主席,從此開始打造自己的汽車帝國。直到2015年“柴油門”醜聞爆發之前卸甲歸田。

在費迪南德·皮耶希執掌大眾期間,取得的成功無數,在他主導下大眾使用了模塊化底盤技術,簡化了汽車生產流程,讓大眾登上了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寶座,復活了甲殼蟲汽車,推出了高爾夫車型;大眾在量產品牌的基礎上增加了高利潤的豪華品牌,僅僅一年的時間就收購了賓利(Bentley)、布加迪(Bugatti)和蘭博基尼(Lamborghini)等品牌。

"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汽勢Auto-First|牛小歐

當地時間8月25日,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2歲。據當地媒體透露,上週日,皮耶希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羅森海姆的一家餐館突然昏倒,隨後被送到附近的一家醫院,在當天晚些時候去世。

皮耶希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是一位爭議與讚譽並存的汽車大師。一度被貼上“專制、獨裁”的標籤,尤其是離開大眾集團的這幾年,皮耶希一直備受爭議,但這並不能否定這位奧地利人對汽車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皮耶希是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外孫,他曾是保時捷標誌性跑車的設計師,也是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的成員之一。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1937年4月17日,皮耶希出生於維也納,1952年至1958年,在聖莫里茨附近的瑞士寄宿學校Lyceum Alpinum Zuoz學習後,又在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學習工程,並於1962年獲得機械工程碩士。早年任職於保時捷和奧迪,給這兩家公司帶來很多經典的創變之舉。到,開發了奧迪的成名之作——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

1972年,皮耶希加入大眾汽車,在奧迪,他推動了Quattro全輪驅動系統的開發,1988年已經成為奧迪的靈魂人物。

1993年,在大眾集團陷入質量問題和成本漩渦時,皮耶希走馬上任,接任哈恩博士成為新任集團CEO。皮耶希曾在自傳中寫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總是把自己看作一個產品人,依靠直覺來滿足市場需求。商業和政治從來沒有分散過我對我們使命核心的注意力:開發和製造有吸引力的汽車。”在皮耶希的領導下,大眾在沒有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走出困境。贏得了工會和股東的支持後,皮耶希在2002年成為大眾監事會主席,從此開始打造自己的汽車帝國。直到2015年“柴油門”醜聞爆發之前卸甲歸田。

在費迪南德·皮耶希執掌大眾期間,取得的成功無數,在他主導下大眾使用了模塊化底盤技術,簡化了汽車生產流程,讓大眾登上了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寶座,復活了甲殼蟲汽車,推出了高爾夫車型;大眾在量產品牌的基礎上增加了高利潤的豪華品牌,僅僅一年的時間就收購了賓利(Bentley)、布加迪(Bugatti)和蘭博基尼(Lamborghini)等品牌。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在外界看來,皮耶希在大眾汽車公司的最輝煌成就是2012年收購了保時捷品牌。與此同時,他加速大眾集團對擁有廣大市場的Seat和斯柯達品牌的整合。截至2012年底,大眾汽車已經擁有了12個汽車品牌的直接或持有控股權,包括超級跑車生產商蘭博基尼,重型卡車製造商MAN和斯堪尼亞以及摩托車製造商杜卡迪。曾有記者採訪皮耶希,究竟想收購多少汽車品牌?他的回答是:“我有13個孩子,大眾只有12個品牌。”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馬克斯•沃伯頓(Max Warburton)在2012年的一份報告中稱,“皮耶希是大眾全球成功的設計師。他對大眾的管理無疑是成功的。皮耶希將作為汽車業傳奇載入史冊,與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亨利•福特(Henry Ford)和豐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齊名。”

不過,同樣出於對汽車的專注與痴迷,皮耶希向來不惜一切代價製造和擁有更好的汽車。這讓他成為外界眼中的“汽車沙皇”,被貼上了“專制、獨裁”的標籤,同時也讓大眾為此支付大量資金。據Sanford C. Bernstein&Co的分析師馬克斯沃伯頓估算,輝騰、布加迪威龍和奧迪A2,入選現代汽車歷史上最燒錢項目前十。

"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汽勢Auto-First|牛小歐

當地時間8月25日,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2歲。據當地媒體透露,上週日,皮耶希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羅森海姆的一家餐館突然昏倒,隨後被送到附近的一家醫院,在當天晚些時候去世。

皮耶希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是一位爭議與讚譽並存的汽車大師。一度被貼上“專制、獨裁”的標籤,尤其是離開大眾集團的這幾年,皮耶希一直備受爭議,但這並不能否定這位奧地利人對汽車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皮耶希是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外孫,他曾是保時捷標誌性跑車的設計師,也是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的成員之一。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1937年4月17日,皮耶希出生於維也納,1952年至1958年,在聖莫里茨附近的瑞士寄宿學校Lyceum Alpinum Zuoz學習後,又在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學習工程,並於1962年獲得機械工程碩士。早年任職於保時捷和奧迪,給這兩家公司帶來很多經典的創變之舉。到,開發了奧迪的成名之作——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

1972年,皮耶希加入大眾汽車,在奧迪,他推動了Quattro全輪驅動系統的開發,1988年已經成為奧迪的靈魂人物。

1993年,在大眾集團陷入質量問題和成本漩渦時,皮耶希走馬上任,接任哈恩博士成為新任集團CEO。皮耶希曾在自傳中寫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總是把自己看作一個產品人,依靠直覺來滿足市場需求。商業和政治從來沒有分散過我對我們使命核心的注意力:開發和製造有吸引力的汽車。”在皮耶希的領導下,大眾在沒有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走出困境。贏得了工會和股東的支持後,皮耶希在2002年成為大眾監事會主席,從此開始打造自己的汽車帝國。直到2015年“柴油門”醜聞爆發之前卸甲歸田。

在費迪南德·皮耶希執掌大眾期間,取得的成功無數,在他主導下大眾使用了模塊化底盤技術,簡化了汽車生產流程,讓大眾登上了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寶座,復活了甲殼蟲汽車,推出了高爾夫車型;大眾在量產品牌的基礎上增加了高利潤的豪華品牌,僅僅一年的時間就收購了賓利(Bentley)、布加迪(Bugatti)和蘭博基尼(Lamborghini)等品牌。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在外界看來,皮耶希在大眾汽車公司的最輝煌成就是2012年收購了保時捷品牌。與此同時,他加速大眾集團對擁有廣大市場的Seat和斯柯達品牌的整合。截至2012年底,大眾汽車已經擁有了12個汽車品牌的直接或持有控股權,包括超級跑車生產商蘭博基尼,重型卡車製造商MAN和斯堪尼亞以及摩托車製造商杜卡迪。曾有記者採訪皮耶希,究竟想收購多少汽車品牌?他的回答是:“我有13個孩子,大眾只有12個品牌。”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馬克斯•沃伯頓(Max Warburton)在2012年的一份報告中稱,“皮耶希是大眾全球成功的設計師。他對大眾的管理無疑是成功的。皮耶希將作為汽車業傳奇載入史冊,與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亨利•福特(Henry Ford)和豐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齊名。”

不過,同樣出於對汽車的專注與痴迷,皮耶希向來不惜一切代價製造和擁有更好的汽車。這讓他成為外界眼中的“汽車沙皇”,被貼上了“專制、獨裁”的標籤,同時也讓大眾為此支付大量資金。據Sanford C. Bernstein&Co的分析師馬克斯沃伯頓估算,輝騰、布加迪威龍和奧迪A2,入選現代汽車歷史上最燒錢項目前十。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在選人用人方面,皮耶希同樣“專制”。他曾在他的自傳中寫道:“如果我想要實現某些目標,我就能解決問題並推動它,而不會意識到我周圍發生的事情...我對和諧的渴望是有限的。”而他也確實經常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打壓”那些讓他失去信心的高管。在2006年他就“逼走”了多位高管,其中還包括他自己一手培養的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2015年,皮耶希與搭檔文德恩反目成仇,並且遭遇了勞資雙方的“背棄”,戀戀不捨的退役。2017年,跟家族越鬧越僵的皮耶希把自己的絕大部分股票轉讓給了家族其他成員。

不能否認的是,正是在皮耶希“質量為上”理念的領導下,使得大眾汽車成為世界一流汽車製造商,奠定了大眾汽車帝國。2016年,大眾集團全球銷量1030萬輛,一舉超過豐田成為全球汽車銷量冠軍。

"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汽勢Auto-First|牛小歐

當地時間8月25日,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2歲。據當地媒體透露,上週日,皮耶希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羅森海姆的一家餐館突然昏倒,隨後被送到附近的一家醫院,在當天晚些時候去世。

皮耶希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是一位爭議與讚譽並存的汽車大師。一度被貼上“專制、獨裁”的標籤,尤其是離開大眾集團的這幾年,皮耶希一直備受爭議,但這並不能否定這位奧地利人對汽車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皮耶希是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外孫,他曾是保時捷標誌性跑車的設計師,也是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的成員之一。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1937年4月17日,皮耶希出生於維也納,1952年至1958年,在聖莫里茨附近的瑞士寄宿學校Lyceum Alpinum Zuoz學習後,又在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學習工程,並於1962年獲得機械工程碩士。早年任職於保時捷和奧迪,給這兩家公司帶來很多經典的創變之舉。到,開發了奧迪的成名之作——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

1972年,皮耶希加入大眾汽車,在奧迪,他推動了Quattro全輪驅動系統的開發,1988年已經成為奧迪的靈魂人物。

1993年,在大眾集團陷入質量問題和成本漩渦時,皮耶希走馬上任,接任哈恩博士成為新任集團CEO。皮耶希曾在自傳中寫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我總是把自己看作一個產品人,依靠直覺來滿足市場需求。商業和政治從來沒有分散過我對我們使命核心的注意力:開發和製造有吸引力的汽車。”在皮耶希的領導下,大眾在沒有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走出困境。贏得了工會和股東的支持後,皮耶希在2002年成為大眾監事會主席,從此開始打造自己的汽車帝國。直到2015年“柴油門”醜聞爆發之前卸甲歸田。

在費迪南德·皮耶希執掌大眾期間,取得的成功無數,在他主導下大眾使用了模塊化底盤技術,簡化了汽車生產流程,讓大眾登上了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寶座,復活了甲殼蟲汽車,推出了高爾夫車型;大眾在量產品牌的基礎上增加了高利潤的豪華品牌,僅僅一年的時間就收購了賓利(Bentley)、布加迪(Bugatti)和蘭博基尼(Lamborghini)等品牌。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在外界看來,皮耶希在大眾汽車公司的最輝煌成就是2012年收購了保時捷品牌。與此同時,他加速大眾集團對擁有廣大市場的Seat和斯柯達品牌的整合。截至2012年底,大眾汽車已經擁有了12個汽車品牌的直接或持有控股權,包括超級跑車生產商蘭博基尼,重型卡車製造商MAN和斯堪尼亞以及摩托車製造商杜卡迪。曾有記者採訪皮耶希,究竟想收購多少汽車品牌?他的回答是:“我有13個孩子,大眾只有12個品牌。”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馬克斯•沃伯頓(Max Warburton)在2012年的一份報告中稱,“皮耶希是大眾全球成功的設計師。他對大眾的管理無疑是成功的。皮耶希將作為汽車業傳奇載入史冊,與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亨利•福特(Henry Ford)和豐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齊名。”

不過,同樣出於對汽車的專注與痴迷,皮耶希向來不惜一切代價製造和擁有更好的汽車。這讓他成為外界眼中的“汽車沙皇”,被貼上了“專制、獨裁”的標籤,同時也讓大眾為此支付大量資金。據Sanford C. Bernstein&Co的分析師馬克斯沃伯頓估算,輝騰、布加迪威龍和奧迪A2,入選現代汽車歷史上最燒錢項目前十。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在選人用人方面,皮耶希同樣“專制”。他曾在他的自傳中寫道:“如果我想要實現某些目標,我就能解決問題並推動它,而不會意識到我周圍發生的事情...我對和諧的渴望是有限的。”而他也確實經常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打壓”那些讓他失去信心的高管。在2006年他就“逼走”了多位高管,其中還包括他自己一手培養的畢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2015年,皮耶希與搭檔文德恩反目成仇,並且遭遇了勞資雙方的“背棄”,戀戀不捨的退役。2017年,跟家族越鬧越僵的皮耶希把自己的絕大部分股票轉讓給了家族其他成員。

不能否認的是,正是在皮耶希“質量為上”理念的領導下,使得大眾汽車成為世界一流汽車製造商,奠定了大眾汽車帝國。2016年,大眾集團全球銷量1030萬輛,一舉超過豐田成為全球汽車銷量冠軍。

皮耶希: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再次看皮耶希,或許就對他多了幾份理解。也許他從來都不是專制,只是他太過於執著他的事業罷了。就像他所言:“專注於最高層次的和諧,是不可能把一家公司帶上頂峰的。”今年恰好是甲殼蟲宣佈正式停產的年份,而它背後那位締造了當代大眾帝國版圖的梟雄,也與甲殼蟲還有那個時代一起遠去,爭議與讚譽都隨風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