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大學 重慶大學 劉湘 MBA 西南交大 學府大全 2018-12-11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簡稱重大(CQU),位於中央直轄市重慶,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31所中管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同建設。重大早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最傑出的國立大學之一;現是國家“雙一流”A類世界一流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也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重慶市大學聯盟”、“中國釀酒高校聯盟”成員,設有研究生院。

1929年劉湘創辦重慶大學,20世紀40年代成為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1942年更名為國立重慶大學,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5月,原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組建新重慶大學。

截至2017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5212畝,有A、B、C、虎溪四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160餘萬平方米,累計藏書450萬冊,中外期刊6500餘種;各類權威文獻數據庫200個;下設35個學院,有本科專業95個,覆蓋理、工、經、管、法、文、史、哲、教、藝、醫11個學科門類。在校學生47000餘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19000餘人,本科生26000餘人,外國留學生1700餘人。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文化傳統

校徽

學校校標邊沿為正圓型線條,內部中間為倒三角圖形,其內中下部為水波紋背景及兩層共五個山形圖樣,上部為“1929”數字;三角形外上方為齒輪,左右方各一束弧形橄欖枝圖案;正上方為毛澤東書法手稿字體“重慶大學”,正下方為弧形英文“CHONGQINGUNIVERSITY”。

校訓: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

釋義:它概述了人才成長的前提是吃苦耐勞,成長的關鍵在於崇尚生活簡樸,成才的途徑唯有勤於學業,做人的根本則是熱愛祖國。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6月,學校設有博士後流動站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0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05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種(含建築學學士、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工程博士)。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37個、立項建設1個。

ESI世界排名

ESI前1‰:工程學;

ESI前1%: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數學、臨床醫學;(截止2017年11月)。

第四輪學科評估

A-類(3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B+類(14個):法學、數學、材料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工程,礦業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工商管理。

第四輪學科評估高校排名

按A類以上排名45,按B+類以上排名27,按理工科高校排名13。

重點學科

國家級: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急診醫學科、腫瘤醫學科。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止2014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9個、重慶市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重慶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國家級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含網絡)20門、市級精品課程47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3門、市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立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含網絡)11門、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6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工程材料實驗教學中心、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能源動力電氣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現代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語言語音實驗教學中心、數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築學實驗教學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培訓中心。

國家級創新實驗區: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軟件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複合型視覺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0年)。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歷史沿革

三大源頭

重慶大學

1929年,一批在成都大學任教的川東籍教授回到重慶,聯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雲鬆等,成立“重慶大學促進會”,並向駐節重慶的國民革命軍21軍軍長、四川善後督辦劉湘建議籌辦重慶大學,得到劉湘贊同。

隨後,劉湘召集有關人士開會,正式成立重慶大學籌備會,發表《重慶大學大學籌備會成立宣言》和《重慶大學籌備會宣言》,並親任第一任校長。

1933年,重慶大學由菜園壩遷入現在的地址重慶沙坪壩,並建立了第一棟教學樓即理學院樓。

1934年3月13日,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到沙坪壩視察重慶大學後讚歎學校“頗有蒸蒸日上之勢”。

1935年重慶大學正式更名為省立重慶大學。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國民政府遷渝。國立中央大學等高校內遷重慶,重慶大學拿出沙坪壩松林坡約200畝土地,供中央大學建校舍攜手辦學。這個時期,兩校師資互聘、學分互認、資源共享。在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的緊密合作下,兩校教育和科研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抗戰時期在重慶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執教與求學的師生中,幾十年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人數有100多位。

半年後重慶作為抗戰時唯一未淪陷的工業城市,馬寅初、李四光、盧作孚、周均時、吳冠中等一大批知名學者來到重慶大學教學,蔣介石提出要把重慶大學辦成中國的“劍橋”。

1938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到校參觀為重慶大學親筆書寫校名,同年周恩來赴重慶大學抗戰大禮堂進行了《第二期抗戰形勢》演說。

珍珠港事件爆發,盟軍遠東地區短波電臺全部淪陷。我校工學院院長馮簡在重慶大學附近主持修建我國第一座35千瓦短波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即著名的“重慶之蛙”。

1939年,汪偽政府投敵,中國進入到最艱難的時刻。蔣介石於重慶大學理學院樓發表演講並通過《聲討汪逆兆銘案》。同年,鄧穎超同志赴重慶大學進行婦女同志參與到抗日救亡運動的演講。

隨後日本對重慶開始了長達6年的大轟炸,期間兩校師生堅韌不拔,不畏日寇狂轟濫炸。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等也都曾在重大的防空洞裡讀書學習。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隨中央地質研究所遷來重大時,就住在重大工學院的地下室裡。當時,他任重慶大學教授,並在重慶大學開設了全國第一個石油專業。而李四光居住的重慶大學工學院樓在轟炸中屢次中彈卻屹立不倒,展現的是重慶大學越炸越強的精神,勝利後學生們用殘垣斷牆壘築起一座大轟炸紀念碑。

1942年,省立重慶大學更名為國立重慶大學。

1944年,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華於重慶大學發表演講。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下,三分之一的重大學子投筆從戎抗日,湧現瞭如何其忱等一批抗日英雄。

1945年,“重慶之蛙”第一個向全國同胞廣播-日本無條件投降。重大學子何其忱駕駛“美齡”專機號參加芷江受降。並由重慶大學黎倫傑教授設計了中國抗戰勝利記功碑,即今日之解放碑。

1946年內戰爆發前,時任南方局負責人的周恩來第二次赴重慶大學發表抗日救亡演講“中國民主運動的問題”。同年國立中央大學還校南京結束聯合辦學。

1947年,工學院院長馮簡代表中國人第一次進入北極地區考察。同年國民政府將重慶中央醫院附屬沙磁醫院改組為重慶大學醫學院附屬沙磁醫院,成為重慶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 [5]

1949年,重大、中工等校4000多人,在團結廣場高唱《團結就是力量》舉行聲勢浩大的請願示威,把爭取溫飽的鬥爭推向高潮。同年11月重慶解放,次年國立重慶大學更名為重慶大學。

1952-1956年,全國院系調整,重慶大學除工學院部分專業外其他學部均遭到拆分,參與組建華西醫科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建築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重慶大學附屬沙磁醫院獨立為重慶市腫瘤醫院。

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8年以後,學校大力恢復、重建各個學科,發展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大學。

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同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1996年,通過教育部“211工程”部門預審,同年被正式列入國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設規劃,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

重慶建築大學

1952年,西南工業專科學校與重慶大學、川北大學、西南貿易專科學校、成都藝術專科學校、川南工業專科學校、西南交通專科學校(西南交通專科學校即今重慶交通大學前身)等7校的木土、建築系科合併升格為重慶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1953年,雲南大學、貴州大學2校的木土建築系科併入重慶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1954年,重慶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1971年,重慶交通學院併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1979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原重慶交通學院部分)覆校重慶交通學院,現發展為重慶交通大學。

1994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

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一技術學校創建;

198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一技術學校升格為重慶建築專科學校;

1992年,重慶建築專科學校更名為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合併至今

2000年,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迴歸組建新的重慶大學;同年,重慶大學研究生院獲准設立;同年9月,成立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

2001年,經教育部和重慶市共建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

2004年,被確定為中央直管高校,國家31所副部級大學之一;

2006年,中國重慶大學和泰國勿洞市市政局於2月19日簽署了合作建立孔子學院的協議。

2007年,重慶大學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

2010年11月,由9所工業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直屬的985工程大學組成了“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聯盟”(簡稱“卓越大學聯盟”)。11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發文支持重慶大學建設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渝府發〔2010〕119號)。

2011年3月6日,加入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推進中俄人才交流與科技合作。6月10日,牽頭建立了重慶市大學聯盟,並同北京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2014年,重慶大學為“卓越大學聯盟”輪值主席學校。同年,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也稱“2011計劃”。

2016年3月1日,重慶大學與兩江新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共建“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3月23日,重慶大學(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成為中國宇航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

2017年5月25日,加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

2017年,登發新增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公示,同年重慶腫瘤醫院和重慶第四人民醫院掛牌重慶大學附屬醫院。自此重慶腫瘤醫院迴歸重慶大學體系,重慶大學恢復國立大學時期“文、理、工、商、法、醫”的所有學部。

2017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被列入36所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之一。

2017年12月,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2018年3月,在重慶大學軟件學院的基礎上組建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件學院。

2018年3月30日,重慶市委宣傳部與重慶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啟動共建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