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師、良醫、良知、良心

慈善 浙江大學 馬雲 螞蟻金服 譚浩俊 2017-06-11

良師、良醫、良知、良心

譚浩俊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青年》雜誌刊登了一位名叫潘曉的年輕人寫的題為《人生的路為什麼越走越窄》的“讀者來信”,立即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並引發了一場全國範圍的大討論。討論的立足點,則放在了為什麼年輕人會出現這樣的迷茫,如何消除這樣的迷茫。

雖然說這樣的話題放在今天,已沒有多少新鮮感。不斷開放的輿論環境,已經讓這樣的話題完全失去了新意。但是,留下的思考卻永遠不會消逝。因為,不管在什麼背景下,找到人生的座標、找到奮鬥的目標、找到前進的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要讓這一切變成現實,在一生中,有兩類人,或兩種人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是良師,一個是良醫。良師是讓精神不要偏離方向,讓人生價值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良醫則是讓身體不要出現問題,能夠為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最根本的保障。而一旦遇上真正的良師和良醫,那麼,毫無疑問,人生的價值就能得到實現,一生也就會在充滿良知和良心中度過,併成為很多人的良師和良醫。

良師、良醫、良知、良心

就目前的現實來看,很顯然,公益就是一個很容易提升人的良知和良心,淨化人的靈魂和思想的有效手段。特別是把公益做到與普通人生活密切關聯的領域,其能產生的效益和效應,也會更大、更加具有示範性和導向性、更加能夠激發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的行列中來,並形成公益事業的良性循環。

據媒體報道,6月9日,浙江大學在杭州對外宣佈,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17位創始人及合夥人、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5.6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設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發展基金”,該筆捐款捐款旨在支持浙江大學醫學教育、人才培養和科研事業,並限定用於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餘杭院區的醫療設備購置、人才培養與引進、醫學研究等。

此項捐贈,可謂是一舉兩得,既是對教育教學的捐贈,也是對醫療醫學的捐贈,既是為了培養學生,也是為了培養醫生,既是尋找和發現更多的良師,也是尋找和發現更多的良醫。自然,也是一次良知和良心再造的捐贈。要知道,多一位良師,就能夠培養出無數具有良知的學生,並讓這些具有良知的學生影響和感染更多的人,從而讓良知成為社會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而多一位良醫,不僅能夠挽回無數人的生命,更能讓良心在醫療衛生行業不斷地發揚光大,從而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有良心的一員,成為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

良師、良醫、良知、良心

實事求是地講,對馬雲和他的小夥伴們來說,對浙大的這次捐贈,只是他們公益行為的一次縮影。實際上,早在2013年,馬雲夫婦就加入了“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每年捐贈300萬美金。旨在激勵那些從事對抗癌症、糖尿病、帕金森和其他疾病研究的科學家。而總結這些年來馬雲的公益行為,教育、環保和健康,一直是他最為關注的三個公益關注點,或者說三大重點領域。而這三大領域,能夠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人的肉體和精神都能保持健康、保持良好的狀態。公益能夠實現這樣兩大目標,還有什麼比這更高的境界呢?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這個不行,那個不好,有說教育不公平的,有說醫療服務水平不行的,更有說空氣質量不佳的。但是,怎麼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怎樣才能讓困擾我們的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呢?顯然,用公益心去感染和改變現狀,讓良知和良心主導民眾需要的領域,那麼,所有的問題就都能慢慢得到解決。

良師、良醫、良知、良心

雖然說人類的發展,不只是教育和醫療,但是,誰能否認,教育和醫療、育人和治人是當下最為重要的兩大元素之一,是社會進步和繁榮、文明和希望不可缺少的兩個組成部分。那麼,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教育和醫療之中,讓更多的人受益,讓更多的人做一個有良知、有良心的人,那麼,這個社會就一定能夠進步、能夠繁榮、能夠更大步伐地向文明社會前行。

正是基於這樣的目標,我們對旨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公益行為,就應該予以最熱烈的掌聲,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而不要用各種不利於公益熱情的言行,去傷害公益人、公益企業、公益行為。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的2017財年公益最新數據:超過3億用戶、178萬賣家通過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平臺參與公益行動。四分之一的中國人通過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平臺參與公益行動;共推動社會公眾47億人次參與公益。如果每個企業,每個公益組織都能以這樣的方式鼓勵和推動公益行動,能夠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的行列中來,我們的公益工作還怎麼能夠不讓全社會受益,社會還怎麼可能缺少溫度和陽光。良師、良醫、良知和良心,就會成為社會進步和繁榮的強大正能量。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tanhaojun1962)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