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聚力創新落地有聲

材料科學 經濟 時政 宿遷網 2017-04-28

宿遷網訊為大力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結合全市科技系統“百人千企”活動,泗陽科技局多措並舉開展企業科技創新培育活動,通過召開科技創新政策培訓會、“40條政策”宣傳等形式,推進聚力創新落地有聲。

築好暖巢引“鳳凰”

泗陽縣科技局始終將產學研合作與人才引進作為科技創新的兩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加大高層次人才招引力度,先後出臺了《優化人才聚力創新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2017年重點人才項目春季“壯苗行動”實施方案》,為科技人才培育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目前,該縣已申報省雙創人才14名、科技副總13名;成功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錢正芳教授來泗興辦企業,註冊“泗陽常龍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常龍公司董事長孫毓韜說:“泗陽提供辦公場地,縣委常委吳俊寧實地調研,幫助公司解決場地建設、運作經費等方面問題。”榮馬新能源的何晨旭博士說,我是2011年泗陽縣引進的,縣政府提供人才公寓、購房補貼,並在孩子入學、家屬工作安排等方面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懷。

千方百計送“甘露”

結合泗陽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意楊產業科技園爭創國家農業科技園,泗陽科技局組織全局各科室人員開展“科技園區行”活動,深入企業送政策,大力宣傳省“40條政策”。截至目前,該局已走訪調研輪轂產業園、泗陽經濟開發區、意楊產業科技園等的30餘家企業,發放收回《“40條政策”宣傳的培訓工作情況調查表》50餘份。將政策彙編成冊發到高新技術企業、大中型工業企業、眾創空間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以及具體經辦人手中,確保“人手一冊”,累計發放書面宣傳材料500餘份。重點圍繞科技項目申報、企業科技研發投入、研發機構建設、產學研合作、科技貸款需求等,與企業進行深入探討,運用科技政策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吉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葛亞說:“近年來,縣政府關愛企業發展,為解決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存在的疑難問題,多次深入企業把脈問診。為企業牽線搭橋,分別與揚州大學、南林大等對接,使企業產品指標得到較大提升,榮獲省級多項高新技術產品認定,推動了企業於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我們一直重視科技創新,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2016年研發經費達600萬元。”

用心培育結“碩果”

堅持圍繞產業抓項目,圍繞瓶頸抓攻關,積極爭取各級各類科技優惠政策,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泗棉種業“優質多抗泗稻12號、泗稻785、14-260、14-26新品種研發及產業化”已獲批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全面啟動企業“小升高”計劃,2012年全縣只有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至2016年底已達到36家,省高新技術產品累計達145個。打造企業研發平臺,促進創新載體有序建設。全縣共有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41家,已建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省級科技服務超市3家、省級科技創新平臺8家、省研究生工作站22家、省級創新型試點鄉鎮3家,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上高企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江蘇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鬆說:“我們注重人才引進、平臺建設、技術攻關,使得公司的產品從低端粗放型向精細高端化轉化,開發了功能性、差別化、多組分蠶絲面料10餘種,達到國家標準,不含遊離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局統一部署,進一步開展企業走訪調研活動。”泗陽縣科技局局長潘桂琴說:“我們將結合全省縣域科技體制創新會議,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科技創新鏈條的中後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落實、搞服務、造環境上來,切實將‘百人千企’活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黃研 王小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