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入侵山東!或有風暴、冰雹等災害天氣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預計5日14時至6日14時,山東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8-10級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山東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短時強降水,小時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達60毫米以上。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的強對流活動主要影響時段為5日夜間至6日白天。

6日,強降雨落區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東部和山東北部一帶,這將是華北一帶入汛以來最明顯的一次降雨過程。6日我省除半島地區外大部地區有明顯強對流天氣,伴有強雷電和局地冰雹,雷雨時陣風可達8~10級。本次強對流天氣劇烈、影響範圍大,局地可能發生災害。

關於本次強降水天氣過程的原因,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周穎提到兩個詞,先冷暖對峙,後低渦盤旋。近期華北黃淮持續的“火熱”天氣,積累了大量的能量,這時遇到冷空氣,冷暖空氣強烈碰撞,就很容易激發對流天氣。而到了後期,黃淮一帶又會形成一個低渦,繼續助力降水的後半程。

據氣象預報,7月5日夜間至7月7日,我省將有強對流天氣過程。降水分佈不均,其中,魯西北、魯中和魯南地區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半島地區有小雨。過程降水量:全省平均10~25毫米;德州、濱州、東營、濟南、淄博、泰安、濟寧、棗莊和臨沂9市15~35毫米,局部超過100毫米。

省防指發佈防範強對流天氣緊急通知

7月5日,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關於做好強對流天氣防範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市防指、省防指各成員單位全面做好強對流天氣防範工作。

通知要求,各市防指、省防指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動態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加強會商和分析研判,及時預報預警;突出抓好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及時做好受威脅群眾安全轉移工作;高度重視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市內澇,落實好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和低窪易澇地區、下沉式立交橋、地下廣場等區域的防洪排澇措施,必要時採取應急管制措施,確保城市正常運轉;做好學校、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強化校舍安全排查和防汛安全教育,提高避險自救能力。

此外,還要統籌考慮當前抗旱與防汛工作,科學精準調度各類水利工程,在確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工程蓄水,為抗大旱提供水源保障;做好河道行洪除澇各項工作,及時開啟攔河閘壩,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尤其是層層攔蓄河道,要細化調度流程,避免造成人為洪峰;強降雨期間,突出做好工程巡查和現場報汛工作,確保險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加強應急值班值守,嚴格執行防汛工作領導帶班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強化防汛信息報送工作,及時全面收集汛情、險情、災情信息,特別是遇突發險情、災情必須第一時間上報,杜絕信息漏報、遲報、瞞報等現象發生。

如何應對強對流天氣?

強對流天氣是指伴隨雷暴現象的對流性大風(≥17.2m/s)、冰雹、短時強降水。它是氣象災害中歷時短、天氣劇烈、破壞性強的災害性天氣,僅次於熱帶氣旋、地震、洪澇之,位列具有殺傷性的災害性天氣第四位。強對流天氣發生時,經常伴隨著電閃雷鳴、風大雨急等惡劣天氣,致使房屋倒毀,莊稼樹木受到摧殘,電信交通受損,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

應對強對流天氣,應提前做好準備,實時關注當地氣象臺的短時臨近預報預警,在強對流天氣來臨時,減少戶外活動。遭遇雷雨天氣時,不要靠近高壓線和孤立的高樓、大樹、旗杆等,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使用手機或站在大樹下避雨;不要呆在空曠的環境中;露天操作,不要使用金屬工具。遭遇冰雹天氣,應立刻到有棚頂的場所躲避,妥善保護易受冰雹襲擊或損壞的室外物品或設備。遭遇強降雨天氣,則應立刻前往室內躲避,在戶外積水路段行走,應注意防範窨井、地坑等;駕駛員行車過程中遇見積水路段,應繞行;若汽車在低窪積水處熄火,人應該立刻下車前往高處等待救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民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