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

提到“海灣明珠”巴林王國,或許有些人不太熟悉。巴林是一個靠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全國有36個大小不等的島,其中巴林島最大,首都麥納麥就坐於巴林島上。巴林王國總面積僅767平方公里、人口僅60萬。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巴林是個很小的國家。該國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巴林雖小,但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時期的冢林,因此巴林被稱為“萬冢之島”和“死島”。

"

提到“海灣明珠”巴林王國,或許有些人不太熟悉。巴林是一個靠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全國有36個大小不等的島,其中巴林島最大,首都麥納麥就坐於巴林島上。巴林王國總面積僅767平方公里、人口僅60萬。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巴林是個很小的國家。該國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巴林雖小,但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時期的冢林,因此巴林被稱為“萬冢之島”和“死島”。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若是登陸巴林島,看吧:那一片連一片、一地接一地、一塊挨一塊,皆是冢林,好不壯觀!這不能不令人震撼!不能不讓人驚歎!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最早的冢林,而絕對沒有之一。

那麼,冢林大到什麼程度、多到什麼數量、早到何個年代?單就首都麥納麥以西的那片冢林,綿延數十里、佔地30多平方公里、冢丘達17萬座以上。這才僅僅計算的是首都邊上的一片,那麼整個島上的冢林呢?何況,這僅僅是計算的地表上面的一層,下面一層疊一層、一層壓一層,前人之冢被埋,後人接著壘加。據考古工作者挖掘,冢林層數至少在10米以上。

冢林何其多?世界少見!據考證,這些冢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青銅器時代。

為什麼冢林如此之多呢?當地嚮導兼翻譯斯林瑪女士介紹說:“這裡的人相信人死後可以重生,生命還在繼續,而且一定要讓蛇陪葬,本土人認為蛇代表永恆。”說完斯林瑪女士又補充說:“不僅僅巴林人,周邊國家也相信這裡是迪爾姆的天堂,是永生之地,為此也選擇這裡做為生命的繼續。為此出現了冢林。”

“蛇代表永恆,代表永生。”這是斯女士反覆說的一句話。為了驗證這句話,斯女士帶我來到國家博物館。館前,一條數十米長的巨大的蛇雕像長龍一樣橫臥在廣場上。蛇雕神氣、神道、神祕,給人以莊重之感!這就是巴林人崇尚之物!這就是巴林人陪伴永生之物!

當走進博物館大廳,展出了很多從冢林中開挖的洞穴,而每個棺木中都有人骨和蛇骨,再次證明人與蛇息息相關、命運相連的關係!不能不讓人信服:巴林人與蛇永恆,共生存、共命運!

如此龐大的冢林,開始並不被人注意和重視,還是英國人的發掘才知道這些土丘的內情。

而與之相對的是巴林的“卡拉特”考古蹟址,又稱“貿易港”考古遺址,2005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當我趕到這一看,它與冢林的規模遜色多了!可謂冰山一角。斯林瑪女士的觀點是巴林政府的意識,如若申報“冢林”歷史遺蹟,恐怕“卡拉特”就向後託了。

其實,“卡拉特”遺址是相對“冢林”而言,卡拉特遺蹟也有它的特點。卡拉特遺址始建於公元前3000多年前,為當地一群土著人的居住地。5000多年以來,房舍不斷被摧毀,又不斷疊建。一層加一層,層層抬高,慢慢抬高成一個長600米寬300米的大土墩。如此大的土堆下,埋沒的屋牆不計其數。在土墩的一角,建有12米高的葡萄牙堡壘,高高的尖塔依然存在。這裡的殘垣斷壁房基歷經風吹雨打,已不成樣,但它見證了歷史。

"

提到“海灣明珠”巴林王國,或許有些人不太熟悉。巴林是一個靠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全國有36個大小不等的島,其中巴林島最大,首都麥納麥就坐於巴林島上。巴林王國總面積僅767平方公里、人口僅60萬。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巴林是個很小的國家。該國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巴林雖小,但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時期的冢林,因此巴林被稱為“萬冢之島”和“死島”。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若是登陸巴林島,看吧:那一片連一片、一地接一地、一塊挨一塊,皆是冢林,好不壯觀!這不能不令人震撼!不能不讓人驚歎!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最早的冢林,而絕對沒有之一。

那麼,冢林大到什麼程度、多到什麼數量、早到何個年代?單就首都麥納麥以西的那片冢林,綿延數十里、佔地30多平方公里、冢丘達17萬座以上。這才僅僅計算的是首都邊上的一片,那麼整個島上的冢林呢?何況,這僅僅是計算的地表上面的一層,下面一層疊一層、一層壓一層,前人之冢被埋,後人接著壘加。據考古工作者挖掘,冢林層數至少在10米以上。

冢林何其多?世界少見!據考證,這些冢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青銅器時代。

為什麼冢林如此之多呢?當地嚮導兼翻譯斯林瑪女士介紹說:“這裡的人相信人死後可以重生,生命還在繼續,而且一定要讓蛇陪葬,本土人認為蛇代表永恆。”說完斯林瑪女士又補充說:“不僅僅巴林人,周邊國家也相信這裡是迪爾姆的天堂,是永生之地,為此也選擇這裡做為生命的繼續。為此出現了冢林。”

“蛇代表永恆,代表永生。”這是斯女士反覆說的一句話。為了驗證這句話,斯女士帶我來到國家博物館。館前,一條數十米長的巨大的蛇雕像長龍一樣橫臥在廣場上。蛇雕神氣、神道、神祕,給人以莊重之感!這就是巴林人崇尚之物!這就是巴林人陪伴永生之物!

當走進博物館大廳,展出了很多從冢林中開挖的洞穴,而每個棺木中都有人骨和蛇骨,再次證明人與蛇息息相關、命運相連的關係!不能不讓人信服:巴林人與蛇永恆,共生存、共命運!

如此龐大的冢林,開始並不被人注意和重視,還是英國人的發掘才知道這些土丘的內情。

而與之相對的是巴林的“卡拉特”考古蹟址,又稱“貿易港”考古遺址,2005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當我趕到這一看,它與冢林的規模遜色多了!可謂冰山一角。斯林瑪女士的觀點是巴林政府的意識,如若申報“冢林”歷史遺蹟,恐怕“卡拉特”就向後託了。

其實,“卡拉特”遺址是相對“冢林”而言,卡拉特遺蹟也有它的特點。卡拉特遺址始建於公元前3000多年前,為當地一群土著人的居住地。5000多年以來,房舍不斷被摧毀,又不斷疊建。一層加一層,層層抬高,慢慢抬高成一個長600米寬300米的大土墩。如此大的土堆下,埋沒的屋牆不計其數。在土墩的一角,建有12米高的葡萄牙堡壘,高高的尖塔依然存在。這裡的殘垣斷壁房基歷經風吹雨打,已不成樣,但它見證了歷史。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在巴林,還有一處歷史遺蹟為“巴爾巴爾廟”,是一座建於公元前2500年的宏大廟宇,遺址有大門、祭壇、小池等。這座廟主要是用於禱告及滌罪儀式的場所,現正在挖掘。

巴林還值得一看的還有“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場”。

"

提到“海灣明珠”巴林王國,或許有些人不太熟悉。巴林是一個靠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全國有36個大小不等的島,其中巴林島最大,首都麥納麥就坐於巴林島上。巴林王國總面積僅767平方公里、人口僅60萬。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巴林是個很小的國家。該國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巴林雖小,但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時期的冢林,因此巴林被稱為“萬冢之島”和“死島”。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若是登陸巴林島,看吧:那一片連一片、一地接一地、一塊挨一塊,皆是冢林,好不壯觀!這不能不令人震撼!不能不讓人驚歎!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最早的冢林,而絕對沒有之一。

那麼,冢林大到什麼程度、多到什麼數量、早到何個年代?單就首都麥納麥以西的那片冢林,綿延數十里、佔地30多平方公里、冢丘達17萬座以上。這才僅僅計算的是首都邊上的一片,那麼整個島上的冢林呢?何況,這僅僅是計算的地表上面的一層,下面一層疊一層、一層壓一層,前人之冢被埋,後人接著壘加。據考古工作者挖掘,冢林層數至少在10米以上。

冢林何其多?世界少見!據考證,這些冢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青銅器時代。

為什麼冢林如此之多呢?當地嚮導兼翻譯斯林瑪女士介紹說:“這裡的人相信人死後可以重生,生命還在繼續,而且一定要讓蛇陪葬,本土人認為蛇代表永恆。”說完斯林瑪女士又補充說:“不僅僅巴林人,周邊國家也相信這裡是迪爾姆的天堂,是永生之地,為此也選擇這裡做為生命的繼續。為此出現了冢林。”

“蛇代表永恆,代表永生。”這是斯女士反覆說的一句話。為了驗證這句話,斯女士帶我來到國家博物館。館前,一條數十米長的巨大的蛇雕像長龍一樣橫臥在廣場上。蛇雕神氣、神道、神祕,給人以莊重之感!這就是巴林人崇尚之物!這就是巴林人陪伴永生之物!

當走進博物館大廳,展出了很多從冢林中開挖的洞穴,而每個棺木中都有人骨和蛇骨,再次證明人與蛇息息相關、命運相連的關係!不能不讓人信服:巴林人與蛇永恆,共生存、共命運!

如此龐大的冢林,開始並不被人注意和重視,還是英國人的發掘才知道這些土丘的內情。

而與之相對的是巴林的“卡拉特”考古蹟址,又稱“貿易港”考古遺址,2005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當我趕到這一看,它與冢林的規模遜色多了!可謂冰山一角。斯林瑪女士的觀點是巴林政府的意識,如若申報“冢林”歷史遺蹟,恐怕“卡拉特”就向後託了。

其實,“卡拉特”遺址是相對“冢林”而言,卡拉特遺蹟也有它的特點。卡拉特遺址始建於公元前3000多年前,為當地一群土著人的居住地。5000多年以來,房舍不斷被摧毀,又不斷疊建。一層加一層,層層抬高,慢慢抬高成一個長600米寬300米的大土墩。如此大的土堆下,埋沒的屋牆不計其數。在土墩的一角,建有12米高的葡萄牙堡壘,高高的尖塔依然存在。這裡的殘垣斷壁房基歷經風吹雨打,已不成樣,但它見證了歷史。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在巴林,還有一處歷史遺蹟為“巴爾巴爾廟”,是一座建於公元前2500年的宏大廟宇,遺址有大門、祭壇、小池等。這座廟主要是用於禱告及滌罪儀式的場所,現正在挖掘。

巴林還值得一看的還有“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場”。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巴林是阿拉伯國家第一個舉辦此賽事的國家。賽場由王后出資興建,場內可容納4.5萬名觀眾,看臺觀眾席位為一萬個。

國王大橋是巴林的一大景觀,大橋分別連接巴林與沙特的跨海公路大橋,全長25公里。

巴林是個王國,實行君主制,但思想很解放,發展很快,首都很多高樓大廈,尤其是風車發電的雙字塔大樓成為國家的地標建築,建造的高大、漂亮、奇特,引很多人在此拍照留念!

"

提到“海灣明珠”巴林王國,或許有些人不太熟悉。巴林是一個靠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全國有36個大小不等的島,其中巴林島最大,首都麥納麥就坐於巴林島上。巴林王國總面積僅767平方公里、人口僅60萬。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巴林是個很小的國家。該國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

巴林雖小,但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史前時期的冢林,因此巴林被稱為“萬冢之島”和“死島”。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若是登陸巴林島,看吧:那一片連一片、一地接一地、一塊挨一塊,皆是冢林,好不壯觀!這不能不令人震撼!不能不讓人驚歎!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最早的冢林,而絕對沒有之一。

那麼,冢林大到什麼程度、多到什麼數量、早到何個年代?單就首都麥納麥以西的那片冢林,綿延數十里、佔地30多平方公里、冢丘達17萬座以上。這才僅僅計算的是首都邊上的一片,那麼整個島上的冢林呢?何況,這僅僅是計算的地表上面的一層,下面一層疊一層、一層壓一層,前人之冢被埋,後人接著壘加。據考古工作者挖掘,冢林層數至少在10米以上。

冢林何其多?世界少見!據考證,這些冢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青銅器時代。

為什麼冢林如此之多呢?當地嚮導兼翻譯斯林瑪女士介紹說:“這裡的人相信人死後可以重生,生命還在繼續,而且一定要讓蛇陪葬,本土人認為蛇代表永恆。”說完斯林瑪女士又補充說:“不僅僅巴林人,周邊國家也相信這裡是迪爾姆的天堂,是永生之地,為此也選擇這裡做為生命的繼續。為此出現了冢林。”

“蛇代表永恆,代表永生。”這是斯女士反覆說的一句話。為了驗證這句話,斯女士帶我來到國家博物館。館前,一條數十米長的巨大的蛇雕像長龍一樣橫臥在廣場上。蛇雕神氣、神道、神祕,給人以莊重之感!這就是巴林人崇尚之物!這就是巴林人陪伴永生之物!

當走進博物館大廳,展出了很多從冢林中開挖的洞穴,而每個棺木中都有人骨和蛇骨,再次證明人與蛇息息相關、命運相連的關係!不能不讓人信服:巴林人與蛇永恆,共生存、共命運!

如此龐大的冢林,開始並不被人注意和重視,還是英國人的發掘才知道這些土丘的內情。

而與之相對的是巴林的“卡拉特”考古蹟址,又稱“貿易港”考古遺址,2005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當我趕到這一看,它與冢林的規模遜色多了!可謂冰山一角。斯林瑪女士的觀點是巴林政府的意識,如若申報“冢林”歷史遺蹟,恐怕“卡拉特”就向後託了。

其實,“卡拉特”遺址是相對“冢林”而言,卡拉特遺蹟也有它的特點。卡拉特遺址始建於公元前3000多年前,為當地一群土著人的居住地。5000多年以來,房舍不斷被摧毀,又不斷疊建。一層加一層,層層抬高,慢慢抬高成一個長600米寬300米的大土墩。如此大的土堆下,埋沒的屋牆不計其數。在土墩的一角,建有12米高的葡萄牙堡壘,高高的尖塔依然存在。這裡的殘垣斷壁房基歷經風吹雨打,已不成樣,但它見證了歷史。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在巴林,還有一處歷史遺蹟為“巴爾巴爾廟”,是一座建於公元前2500年的宏大廟宇,遺址有大門、祭壇、小池等。這座廟主要是用於禱告及滌罪儀式的場所,現正在挖掘。

巴林還值得一看的還有“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場”。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巴林是阿拉伯國家第一個舉辦此賽事的國家。賽場由王后出資興建,場內可容納4.5萬名觀眾,看臺觀眾席位為一萬個。

國王大橋是巴林的一大景觀,大橋分別連接巴林與沙特的跨海公路大橋,全長25公里。

巴林是個王國,實行君主制,但思想很解放,發展很快,首都很多高樓大廈,尤其是風車發電的雙字塔大樓成為國家的地標建築,建造的高大、漂亮、奇特,引很多人在此拍照留念!

巴林:“萬冢之島”…【絲路紀行49】

四季酒店是巴林最豪華的星級賓館,入住的來客大都是達官貴族和有錢人士。我登上四季酒店頂層,觀望國際會議中心、螺旋狀樓宇、雙字塔大樓等建築歷歷在目,全市風光一覽無餘……

巴林,這個小小的島國回味無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