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巴格達 伊拉克 底格里斯河 幼發拉底河 政治 歷史 開羅 天主教 基督教 經濟 ꯭M꯭a꯭f꯭i꯭a-꯭k꯭i꯭n꯭g꯭ 2019-07-11

巴格達(阿拉伯語:بغداد‎,阿拉米語:ܒܓܕܐܕ),古稱報達,伊拉克首都,同時它也是伊拉克巴格達省的首府,為伊拉克最大城市及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部地區,底格里斯河流過巴格達市區,而距幼發拉底河約30千米。巴格達人口約577萬,在阿拉伯世界位於開羅之後列第二位。在歷史上,巴格達曾是伊斯蘭文明的政治、宗教、經濟、商業、學術、交通中心。巴格達也是一座多民族多教派的城市。巴格達在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之前,有大量信仰基督教的亞述人(其中以信奉東方禮天主教的居多)居住,但近幾年來巴格達的多座著名教堂屢次遭到破壞以及其他原因使亞述人紛紛離開巴格達,遷往伊拉克北部或鄰國甚至西方國家。現在在巴格達原本就是少數民族的亞述人已經所剩無幾了。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對於巴格達地名具體由來有數種對立的說法,最可靠和最廣泛的說法為巴格達這個名稱來自於中古波斯語,含義為“神(bagh‎)的贈賜(dād‎)”

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曼蘇爾於公元762年將阿拉伯帝國都城遷至此地。當時成為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經濟、宗教中心。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10世紀後,因政治變動及戰爭而衰退。隨著阿拉伯王朝不復昔日光輝,巴格達先於1258年被蒙古人攻陷;1508年和1534年分別被波斯和土耳其人佔領。1638年後巴格達長期受土耳其人的統治。1917年巴格達落入英軍之手。直到1921年伊拉克獨立後,巴格達被定為首都。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巴格達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部地區,底格里斯河流過巴格達市區,而距幼發拉底河約30千米,為兩河相距最近之處;迪拉亞河流經城市郊區,並於巴格達東南方注入底格里斯河。巴格達位居海拔34米平緩的沖積平原,歷史上曾數度被定期性洪水淹沒,洪水則來自底格里斯河北方及東方的支流,直至1956年,位於薩邁拉的薩邁拉大壩完成後,巴格達才不受洪水的威脅,因而,城市能向東邊及西邊擴張。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巴格達屬副熱帶乾燥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的BWh),為世界上最熱的城市之一,6月至8月間,月平均氣溫最高可達44℃,正午最高氣溫可達50℃,夜間氣溫也很少降至24℃以下,天氣極為炎熱,且降雨極少,夏季多年平均降雨量幾乎為零,歷史上也從未在此期間記錄到超過1毫米的累積降雨。溼度也低(可時常小於10%)。冬季涼爽,最冷月平均氣溫接近10℃,清晨和夜晚偶爾寒冷,但也很少記錄到0℃以下的氣溫(平均一年小於兩次)。降雨主要集中於11月至次年3月間,年降雨量約123毫米,雨量較豐時可達338毫米,較少時僅有37毫米。。於2008年1月11日降下有氣象紀錄以來的首場雪。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