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老照片:建國後遼寧鞍山的城市記憶,送給鞍山人民
歷史圖影館
1/18 市府廣場。這個花園式的廣場很溫馨,也非常實用。白天是老人的樂園,幾乎成天在那小花園裡乘涼下棋打撲克什麼的。晚上是年輕人談戀愛的好地方。
2/18 焦耐院的大樓卓爾不群。五十年代初期建成的鞍山地標式建築,雖然外表老舊了一些,內部裝飾可能更陳舊,據說焦耐院的主體已經搬遷到了異地大連,這裡幾乎是人去樓空了,但是這座樓的造型和氣勢磅礴依舊。這座樓將永遠屹立在鞍山人的心裡!
3/18 廣場一角,老磨電車和檢法大樓。檢法大樓已經被大商新瑪特取代了。\n
4/18 小花園被改造以後,不知道是誰的主意,把廣場中間弄了個奉獻女神。有人戲稱之為鞍山大波。記得當年鞍山BBS最火的時候,曾經在那裡寫的第一個貼文的題目就叫《去看看鞍山大波》。可惜當年那麼火的一個論壇卻夭折了。
5/18 鞍山火車站的老樣子。有軌電車從站前站駛出,行進在二一九路。\n
6/18 鞍山大廈夜景。再早些年月,鞍山大廈右側轉角那個地方是一個國營飯店。在那裡吃飯,得需要先排隊交款,然後會給你發一些小卡片,上面寫著包子2個,米飯3兩,餛飩1碗,肉段1盤之類的名稱。然後你就等著叫號領用。
7/18 地下街上面原先是個花園,可惜都改沒了。
8/18 地下街購物景象。
9/18 老一百是當年鞍山人購物的首選。
10/18 全稱叫新風餐廳,當年鞍山的美食中心。記得那條街上有老邊餃子、天津包子、北京烤鴨,還有一家火鍋店,一個餛飩店,最北邊是老四季麵館。這條街西邊那條街叫是經巷,就是現在傷害信利薰臘店那條街的北面還有無錫老正興,開封灌湯包等店鋪,現在全沒啦!
11/18 這是從風味一條街北面回望的視角。緊鄰天津包子鋪那個店就是當年著名的四季麵館。四季麵館的麵條絕對是那一代鞍山人記憶中忘不掉的味道,即使在北京也吃不到那麼好吃的炸醬麵了。
12/18 這應該是老磨電車的太平終點站。當年老磨電車從鞍山東北角的太平村一直通到城市最南端的長甸鋪,全程應該有二十公里吧?才一毛錢。站前是個中轉站,在站前下車才5分錢。老磨電更方便的地方是每天營運到下半夜2點才收車,早上5點鐘又開始運行了。主要是為鞍鋼職工上下班提供便利。
13/18 八十年代初引進了無軌電車,人們習慣性地稱之為“大辮子”。這車有時候開著開著上面那大辮子就會掉下來,乘務員就得下車把那大辮子給連上。後來這種車型逐漸被公共汽車取代了。
14/18 老二一九公園正門。正門北側那個地方是天天海鮮飯店,生意非常好。
15/18 鞍山聯營公司。當年流行個順口溜:土老農進城,腰繫麻繩;先上飯館,後進聯營;找不著廁所,旮旯也行。
16/18 繁榮商場,後來改為浴池還是賓館了,一場大火,從此這裡不再繁榮。\n
17/18 繁榮影院。當年這裡最早興起了二人轉,起初是黃色二人轉,後來經過整頓變成了綠色二人轉。
18/18 鐵西大棚子,農貿產品很便宜。這裡有你的記憶嗎?敬候關注,歡迎轉發、收藏、評論。
2019-04-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