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2 個回答
夏日娱人
2017-05-18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西遊記中的火焰山是由於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踢翻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爐石滑落人間,所以就形成了火焰山。具體請看下面的分析,覺得不錯請點贊,謝謝!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時便遭遇這一段對話,從此引出了鐵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魯番盆地北部,綿延100多公里,寬10公里,海拔500多米。《山海經》中將其稱之為“炎火之山”,維吾爾語叫“克孜爾塔克”,意為紅山,隋唐時期曾叫它為“赤石山”。火焰山山體溝壑林立,曲折雄渾,寸草不生。在炎熱的夏季,裸露的表層在太陽烘烤下溫度可達75℃,熱浪翻滾,使人透不過氣來。由於地層堆積比較水平,加上岩層軟硬相間,在經年雨水侵蝕下,順坡形成一條條溝壑。山體侵蝕下來的物質,在山麓前形成紅色的洪積扇裙,扇裙前緣在乾旱環境下又形成無數多邊形龜裂,格外引人矚目。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雖然高溫難耐,但火焰山山體卻又是一條天然的地下水庫的大壩。正是由於火焰山居中阻擋了由戈壁礫石帶下滲的地下水,使潛水位抬高,在山體北緣形成一個潛水溢出帶,有多處泉水出露,滋潤了鄯善、連木沁、蘇巴什等數塊綠洲,從而也造就了這一帶的生命。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火焰山為什麼這麼熱?一直以來有幾種說法。頭一種說法來自吳承恩,他“認為”火焰山的生成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自太上老君煉丹爐出來,蹬掉幾塊帶著餘火的磚,落到人間形成的。當然了,這是傳說。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火焰山的火,來自地下煤層的自燃。有學者在考察火焰山時曾經發現這一帶歷史上確實有過烈焰熊熊的時候,這是因為構成山體的地層中含有煤層。其中有的煤層厚達11米,它們曾發生過自燃,近地表較厚的已經自燃殆盡,而且還可以看見那留下的紫紅色燃燒結疤。關於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書上也有記載。王延德的《高昌行記》說,“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煙氣湧起,而無雲霧。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而當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第一次經過火焰山的時候,曾作詩《經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不知陰陽炭,何獨燃此中。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功。”《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時便遭遇這一段對話,從此引出了鐵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魯番盆地北部,綿延100多公里,寬10公里,海拔500多米。《山海經》中將其稱之為“炎火之山”,維吾爾語叫“克孜爾塔克”,意為紅山,隋唐時期曾叫它為“赤石山”。火焰山山體溝壑林立,曲折雄渾,寸草不生。在炎熱的夏季,裸露的表層在太陽烘烤下溫度可達75℃,熱浪翻滾,使人透不過氣來。由於地層堆積比較水平,加上岩層軟硬相間,在經年雨水侵蝕下,順坡形成一條條溝壑。山體侵蝕下來的物質,在山麓前形成紅色的洪積扇裙,扇裙前緣在乾旱環境下又形成無數多邊形龜裂,格外引人矚目。

雖然高溫難耐,但火焰山山體卻又是一條天然的地下水庫的大壩。正是由於火焰山居中阻擋了由戈壁礫石帶下滲的地下水,使潛水位抬高,在山體北緣形成一個潛水溢出帶,有多處泉水出露,滋潤了鄯善、連木沁、蘇巴什等數塊綠洲,從而也造就了這一帶的生命。

正在加載火焰山下的綠州

火焰山為什麼這麼熱?一直以來有幾種說法。頭一種說法來自吳承恩,他“認為”火焰山的生成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自太上老君煉丹爐出來,蹬掉幾塊帶著餘火的磚,落到人間形成的。當然了,這是傳說。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火焰山的火,來自地下煤層的自燃。有學者在考察火焰山時曾經發現這一帶歷史上確實有過烈焰熊熊的時候,這是因為構成山體的地層中含有煤層。其中有的煤層厚達11米,它們曾發生過自燃,近地表較厚的已經自燃殆盡,而且還可以看見那留下的紫紅色燃燒結疤。關於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書上也有記載。王延德的《高昌行記》說,“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煙氣湧起,而無雲霧。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而當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第一次經過火焰山的時候,曾作詩《經火山》如下:“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不知陰陽炭,何獨燃此中。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功。”

六石映像
2017-05-19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西遊記》第五十九回說,消除假猴王之禍後,唐僧師徒繼續西行。不久他們奇怪地感覺到,當時正是三秋季節,卻漸漸覺得熱氣蒸人。

八戒認為這想必到了日落之處斯哈哩國,沙僧懷疑這是天時不正,秋行夏令的緣故。

這時候,路旁一位老者一語道破謎團:敝地喚做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這火焰山是什麼樣的一座山呢?

據老者描繪,這座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

書中還敘述,當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企圖滅火時,結果這山火焰烘烘,火頭飛有千丈之高,大聖兩股毫毛都被燒掉,只剩下血紅的光屁股。可見,這座火焰山火焰熾天,著實厲害。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火焰山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孫行者曾懷疑是此地巨妖牛魔王放的大火。但這裡土地神則解釋道,當年孫行者大鬧天宮,失手被擒,由太上老君丟進八卦爐裡用五味真火來煉。不料孫悟空不但沒被燒燬,還由此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孫悟空跳身出爐當兒,蹬掉了八卦爐下墊腳的幾塊火磚,這些磚帶著火焰掉往下界,形成一道火焰山。

儘管人們對這八百里火焰山難以想象,而《西遊記》對火焰山形成的解說更是子虛烏有,但是我們還是不禁要問,這火焰山難道只是《西遊記》作者純粹杜撰出來的嗎?現實世界中有沒有一座可以對號入座的火焰山呢?如果有,那它坐落在什麼地方?

這時候有人會說了,可以對號入座的火焰山是有的,新疆吐魯番不就有一座火焰山嗎?在吐魯番盆地中部,確實有一條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7至10公里的紅色山脈,山體雄偉高大,蜿蜒起伏,山上岩石裸露,寸草不生。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種地貌頗似《西遊記》中老者所言。特別是在盛夏季節,在灼熱陽光輻射下,周圍一帶熱浪滾滾,絳紅煙雲蒸騰繚繞,而紅色山岩則熠熠發光,更像團團烈火在熊熊燃燒。

唐代詩人岑參就描繪這裡是火山突兀赤亭(赤亭為唐王朝設置在火焰山東線支脈的一座軍事關口,號稱赤亭守捉)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明代旅行家陳誠則詩云:一片青煙一片紅,炎炎氣焰欲燒空。春光未半渾如夏,誰道西方有祝融。後來,經一些好事者加以附會,許多旅遊者再親臨體驗,於是一般人就認為,這肯定就是《西遊記》描繪的火焰山了。

吐魯番火焰山遠景細心的人還會提到,在河西走廊還有在一座類似的火焰山。 這座山東起張掖的北武當山,西經金塔縣境直至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馬鬃山,除了山上的岩石沙土全呈焦紅色極像火焰山外,更以其綿延八百里而合乎《西遊記》對火焰山山勢大小的描述。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具有地理常識的人就知道,以上兩山不過是一種特有地貌的反映。範圍稍寬一點說,它以紅色砂岩為主體,可以稱作紅層地貌。就其典型特徵而言,一些岩石呈現火紅、焦紅等顏色,又叫丹霞地貌。這種地貌分佈在亞、美、歐、澳等洲,而以中國為主,廣東丹霞山地區最為典型。在我國西北,張掖以南祁連山脈和新疆中部天山山脈之內,許多地區還有這樣的火焰山。

說實在話,以上這種火焰山只是顏色相近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火焰山,與《西遊記》中的火焰山也無必然聯繫。

有人又說了,如果現實世界中真有這麼一座氣勢沖天的火焰山那還了得!然而大千世界中就是無奇不有,現實世界中確實存在著真真實實的火焰之山,而且很可能就是書中火焰山的原型。

2006年的一次新疆之遊我無意中發現一種自然奇觀,後來翻查資料則充分證實了以上認識的正確性。

當年8月6日,在順著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由西向東進發的途中,我突然發現就在山腰偏下的一個地方,一道火焰沖天而起,煞是厲害。帶路的新疆朋友笑著解釋,這是從地下噴發出來的油氣火焰。

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儲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它們不時地從盆地與山體之間的斷裂處噴薄而出,形成凶猛的天然火焰。像這樣的地方有不少,後來我們在途中也確實見過幾次類似的情景。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科技資料介紹說,還有一種煤田自燃現象。從新疆準噶爾盆地向東經甘肅、內蒙古、陝西、山西直至東北大興安嶺腳下,存在著一條儲量深厚而又埋藏較淺的優質煤層,許多地方可以露天,而其燃點相對較低,每遇雷電、野火大作甚至與空氣接觸發生氧化的時候,就會發生自燃,冒出沖天大火,之後蔓延無際,形成遍地火焰。

官方資料還顯示,我國上世紀末這一帶正在和潛在燃燒的煤田達720平方公里,當時燒掉煤炭42億噸。關於張掖以西八百里火焰山的一則傳說反映了這一事實。

據傳此處火焰山本是一座煤山,不知何時跑來一個魔王,放火點燃了這座煤山,致使八百里烈焰熊熊,變成了一座火焰山,附近的土地也被燒焦,寸草不生。

煤田自燃現象由於地層可燃物很早形成且豐富存在,這種自燃現象可能從幾千萬乃至上億年前就已發生,而且往往持續很久。

火焰山究竟是怎麼回事?

宋朝初年王延德出使西域,在從高昌(即今吐魯番)去北庭(即今吉木薩爾縣)的路上就親眼看到:山中嘗有煙氣湧起,無雲霧。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採者著木底鞋取之,皮者即焦。《奇臺縣鄉土志》則記述,直至清光緒末年,這個地方還是火焰四時不息,若春秋二季,火氣逼人,不敢向邇。

由此可見這個位居西行交通要衝的山脈燃燒了至少千百年了。我想,在玄奘西遊的當兒,這種真正的火焰山肯定也在許多處存在著,像奇臺縣境這座位居其西遊路上的火焰山便為玄奘本人所目見耳聞。

那麼,以玄奘親身經歷為基礎的西遊故事中所描繪的火焰山,更大可能就是這種真正的路遇景觀,而並非由僅僅顏色相近的山脈牽強附會出來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