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怎麼樣?

如題。
2 個回答

南昌大學(Nanchang University)南昌大學怎麼樣?

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是江西省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南昌大學擁有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學校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23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1種一級學科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5種碩士專業學位。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家級重點工程中心。

南昌大學辦學始於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和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是目前江西省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

南昌大學歷經歲月的風雨和歷史變遷,雖數易校名,屢遷基址,但薪火相繼,開拓進取。1993年,原江西大學、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成立南昌大學,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1997年,學校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南昌大學協議;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併組建新南昌大學,學校的建設、改革與發展從此步入了一個嶄新階段。黨和國家領導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南昌大學的建設與發展,江澤民、李鵬等先後為學校題詞;李嵐清、曾副主席、吳官正、習近平等先後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贛”戰略,把南昌大學作為江西省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來抓。

學校概況

南昌大學是一所“文理工醫滲透、產學研結合”涵蓋理、工、醫、文、經、管等眾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中國著名大學之一,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府,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並且擁有首批十一所大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的南昌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目前江西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

南昌大學怎麼樣?

潤西湖西側

學校辦學始於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和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南昌大學。1997年,學校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南昌大學協議。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併組建新南昌大學。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教研並重、兼容幷蓄、致善致用"的辦學理念和"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十一五"時期,學生共獲得各類世界及國家級獎勵近1000項,就業質量得到提升,是國家首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和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學校。

學校遵循校園文化發展規律,培育昌大精神,創建和諧文化,形成了“前湖之風”週末講壇,“青藍論壇”,“昌大智庫”,“紅土地”網站等校園文化品牌;將贛學列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整理髮掘贛文化優秀傳統,組建了贛學研究院、中國中部發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重點研究基地,引導和推動區域文化發展。

學校還創辦了《南昌大學學報》,分文、理、工、醫科版,其中文、理科版為中文核心期刊,醫科版為中國醫學核心期刊;各級各類附屬(直屬)醫院10所,其中國家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4所,三級甲等口腔醫院1所。

學校實行學分制,建有10大基礎實驗中心、46個專業實驗室和217個校內外實習基地,致力於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設立了"優秀學生獎學金"、"新生入學獎學金"、"中興獎教學金"、"王氏獎學金"等20餘種獎學金。全日制本、專科生67503人(其中校本部本科生37328人),各類研究生11573人(2012年4月數據顯示)。

文化標誌

校訓:格物致新、厚德澤人。

校徽:新徽標主體色為藍色,藍色套邊類似藍色青花瓷盤,富有江西特徵。圓環中是一棵樟樹,茂密的枝幹表示南昌大學是一所文理滲透、理工結合的綜合性大學,同時也象徵昌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百年樹人”的教學風範。樟樹是江西省的省樹。“南昌大學”校名由趙樸初題寫。

校徽同斯坦福大學、京都大學校徽相似,皆由樹為主體。

校史沿革

1949年5月南昌解放,國立中正大學改為國立南昌大學,併入江西工專、農專、水專、體育師範專科,由中南區教育部直接領導,經費也由中南教育部直撥。

南昌大學怎麼樣?
潤溪湖

1952年,教育部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開始大規模的院系調整。

在江西,1952年南昌大學農學院首先分出,獨立設置江西農學院,併入南昌農專、江西獸專,院址遷南昌縣蓮塘。同年,南昌大學工學院採冶工程科、農業工程科、水利工程系科分別併入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和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武漢大學)。

1952年底,中南教育部在武漢召開全區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會議,南昌大學由黨組書記、祕書長魏東明帶隊,工學院副院長王修寀、總務長戴鳴鐘、副教務長谷霽光以及當時是會計科科長的我隨同前往。這次會議由中南教育部副部長徐懋庸主持,中南局宣傳部部長趙毅敏作政治報告,主要講過渡時期總路線。然後討論院系調整方案,提出取消湖南、廣西、南昌三大學校校名,在湖南、廣西、江西三省獨立設置師範院校。



南昌大學怎麼樣?
南昌大學

這次會議後,南昌大學即進入緊張的院系調整階段,成立了中南區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委員會南昌分會,呂良、劉乾才、魏東明等14人為委員。按照調整方案,南昌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科、電機工程系併入新成立的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科併入新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築學院(現湖南大學);化學工程系科併入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化學系,文法學院文史系、俄文系科併入武漢大學;數學系、生物系併入中山大學;經濟系併入新成立的中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育系和師範部教育科、生物科併入湖南師範學院(現湖南師範大學);史地科地理組併入華南師範學院(現華南師範大學)。同時,以體育專修科和師範部體育科為基礎成立中南體育學院,院址暫設南昌大學原址。1955年遷武漢。院系調整期間,邵式平省長請示中央同意,一是將原擬成立江西師專改為江西師範學院,二是保留生物科。

1953年11月,江西師範學院成立。成立時設有中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藝術七個專科。從1954年到1956年,除藝術科外,各科先後發展為系,招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江西工學院和江西大學成立,1962年江西師院生物系併入江西大學,1985年江西工學院更名為江西工業大學,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南昌大學。1997年,南昌大學正式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正式合併組建新的南昌大學,學校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校容校貌

南昌大學怎麼樣?

校區建設

學校位於江南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動感都會——江西省南昌市。建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撫州5個校區,佔地面積8098畝(約539.9萬平方米),校舍面積213萬平方米。已經形成了信息暢通、設施先進、資源共享以及基於網絡化的電視、一卡通、安防、廣播等為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江西主節點。

前湖主校區:地處南昌紅谷灘新區,是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主要培養基地。前湖校區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南昌站的首站。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聖火“如意”的南昌站全程傳遞也於2009年9月9日在南昌大學前湖校區舉行。

青山湖校區北區:是食品科學研究生、軟件類本科生、繼續教育學院、附屬中小學以及在職人員和同等學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的培養基地。

南區:是科學技術學院辦學基地。

東湖校區:是醫學科學研究,醫學類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含留學生)高年級教育以及醫學繼續教育基地。

南昌大學怎麼樣?
前湖風采

鄱陽湖校區:是共青學院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基地。

撫州校區:是本科二批層次和專科層次的醫學教學及醫學高等職業教育基地。

校園環境南昌大學怎麼樣?
學校位於有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和“英雄城”美譽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現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撫州5個校區,佔地面積8098畝,校舍面積213萬平方米。

前湖主校區位於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是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主要培養基地。

青山湖校區是軟件學院、科學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附屬中小學以及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和同等學力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基地。

東湖校區是醫學科學研究,醫學類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含留學生)高年級教育以及醫學繼續教育基地。

鄱陽湖校區是共青學院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基地。

撫州校區是專科層次的醫學教學及醫學高等職業教育基地。

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97億元,圖書館藏書362萬餘冊,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華東南地區江西主節點,被全國高校文獻保障中心和江西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西省高校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南昌大學學報》分文、理、工、醫科版,其中文、理科版為中文核心期刊,醫科版為中國醫學核心期刊;各級各類附屬(直屬)醫院10所,其中國家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3所,三級甲等口腔醫院1所。

南昌大學怎麼樣?
南昌大學

校園景觀
南昌大學怎麼樣?

校門:南昌大學的正校門全長323米,模仿原國立中正大學校門樣式而成,在網上被稱為“亞洲第一大門”,是前湖校區的標誌性景點。半圓形的正校門,與遼闊秀麗的前湖、大門邊的龍騰湖彼此呼應,仿若萬頃碧波中的一葉揚著白帆的紅船。

和平女神:矗立於和平廣場中心點的和平女神像,由遙遠先生創作,原型已由中國“和平女神基金會”在紀念諾曼底登陸60週年之際,以中國人民的名義贈送給法國人民。南昌大學和平廣場的這一尊,是她的複製品

貝蓮噴泉:校園廣場的中心有一泓噴泉,因其外觀似一朵蓮花,花瓣又是貝殼的形狀,故名貝蓮噴泉。貝蓮噴泉上有用各種字體書寫的名言警句,成為昌大的一處文化景觀。

室內體育館:2007年11月18日晚,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前八強(女隊)主客場比賽在室內體育館裡進行。校隊在室內體育館開館後迎來的第一場全國性比賽的開門紅。

游泳館:2009年5月2日,南昌大學錢紅游泳俱樂部正式揭牌。這是中國高校第一次引進游泳項目。南昌大學游泳館場館面積1.9萬平方米,館內設置有50米×25米標準水池及跳水池,還配備建設有健身房、茶室等。游泳館是以奧運冠軍錢紅提出的以奧運會標準場館來配備的。

正氣廣場:是一個半徑為92米,佔地3萬平方米,深6米的圓形下沉式萬人廣場。廣場緊鄰著龍騰湖。在湖面與廣場的交接處,有一座中華正氣龍。這座龍代表了中國人對未來的希望,以及中國人對正義的追求,它的原型於千禧之際在北京城西中央廣播電視塔下揭幕。校園中的這座雕塑是在2005年的5月7日建校65週年紀念日建設落成的
南昌大學怎麼樣?

主教學樓:教學主樓是前湖校區最早建設的建築之一,全校大部分學生都要被安排來這裡上課,因此它也被人稱為“綜合樓”。綜合樓前面五層,後面四層,有微機語音室,正常上課教室,以及若干考研教室,樓的零層是停車場,這裡是學校基礎課程教育中心,整個教學主樓可同時容納15700人上課。

主體育場:站在潤溪湖上的石橋眺望體育場,主席臺頂部的膜結構曲中有形。體育場內設有高聚光燈,可以在夜間看足球比賽,學校的每屆運動會都在這裡舉行,場內設有5330個座位。
南昌大學怎麼樣?

白求恩廣場:南昌大學醫學院新校區的地標性廣場。

學校排名

  1、南昌大學在武書連主持的《2012中國大學評價》中排名第61。

 2、武書連2011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南昌大學排名63位。

學生公寓

  3、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誌和21世紀人才報等機構發佈的《中國校友會網2010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中,南昌大學名列第71位。

4、2010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排行榜中,南昌大學名列第63位。

 5、2010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重點大學競爭力排行榜》中,南昌大學位列97位。

6、2008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南昌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等同列第96位。

7、2009年6月5日鳳凰網財經為教育數據諮詢公司麥可思(MyCOS)發佈的《2009年度211院校就業能力排行榜》中,南昌大學與山東大學等八所211院校並列第68位。

8、2010《中國新聞週刊》發佈的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中,南昌大學名列第22位。

 9、從1993年以來,南昌大學一直在江西省高校中排名第一,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在全國各省市全部一本招生的重點大學。

10、學校的生物類、食品類、文史類、理工類、電子類、計算機類、建築類、材料類、新聞類、環境類、機械類、軟件、法學、醫學類專業均列全省第一位。其中食品類、材料類在全國前五名。食品科學和材料物理與化學是南昌大學國家重點學科。

11.2012年10月25日至26日,“第三屆中國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與ACCA教學研討會”在天津財經大學召開。南昌大學ACCA因整體辦學水平突出再獲嘉獎,因在2011年ACCA考試中取得了三個大陸第一的好成績名列第一

綜合排名

1、2012年武書連主持的《2012中國大學評價》,南昌大學排名第61位

2、2011武書連主持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南昌大學排名63位

 3、2010年中國大學排行榜百強榜,南昌大學排名96位

 4、2009年中國大學研究生院綜合實力排名,南昌大學排名89位

2016年6月14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公佈2016中國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800強,

南昌大學排名第114。

2016年6月21日,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出爐,南昌大學排名第69。

2016年6月21日,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南昌大學排名第93名。

2016年06月27日 ,2016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100強,南昌大學排名第82。

2016年6月21日,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工學100強排名公佈,南昌大學排名第64。

教學力量

師資規模

截至2013年5月,學校共有“雙聘”院士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長江學者”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6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3人,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8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92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

研究生院

南昌大學怎麼樣?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擁有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列入國家“211工程”全國重點建設綜合性大學,並被國家教育部正式確定為江西省重點支持、部省共建的高校,2005年8月,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實質性融合組建新的南昌大學。據官網顯示,學校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23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有1種一級學科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5種碩士專業學位。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家級重點工程中心,並設有南昌大學北京研究院,中德聯合研究院、中德食品工程中心、中法工商管理教育培訓中心、中英學院、軍工研究生院、高等研究院等辦學機構。

為適應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需要,學校於1993年設立研究生處,2002年改為研究生部,2003年成立研究生院(籌);2010年8月研究生院黨委更名為南昌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與研究生院合署辦公)。研究生院(校黨委研工部)是在校黨委和校行政領導下負責統籌、協調和管理全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行政及黨群管理部門。部門機構設置為:綜合辦公室、招生辦公室、培養辦公室、學位與學科建設辦公室、專業學位辦公室、研究生思想教育辦公室、研究生事務管理辦公室等。南昌大學學位委員會掛靠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在做好統招博士生和碩士生的招生、培養等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其它類型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如臨床醫學博士、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工程碩士(20個工程領域)、法律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教育碩士、藝術碩士、公共衛生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等;並積極開展中法合作培養工商管理碩士、醫院管理碩士和中英合作培養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軟件工程碩士,中法合作培養工程師碩士等工作。

學科建設

截止2013年5月,學校開設有12個學科門類的110個本科專業。有8個學術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3個二級博士點,45個學術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24個二級碩士點,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種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5種碩士專業學位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5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特色專業9個、教學團隊1個、精品課程2門、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有江西省高水平重點學科5個,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16個,江西省“十二五”示範性碩士點6個。

博士點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8個):管理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化學, 生物學 ,機械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 臨床醫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校園文化

  文化標誌

  校訓:格物致新、厚德澤人。

  校徽
南昌大學怎麼樣?

  新徽標主體色為藍色,藍色套邊類似藍色青花瓷盤,富有江西特徵。圓環中是一棵樟樹,茂密的枝幹表示南昌大學是一所文理滲透、理工結合的綜合性大學,同時也象徵昌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百年樹人”的教學風範。樟樹是江西省的省樹。“南昌大學”校名由趙樸初題寫。

校大門處音樂噴泉

  校徽同斯坦福大學、京都大學校徽相似,皆由樹為主體。

  校名

  “南昌大學”校名由已故的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的趙樸初先生題寫。

校址

主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學府大道999號(即前湖校區)

郵編:330031

乘車路線:225路(市火車站、汽車站)、245路(南昌大學老校區)、512路(紅谷灘)。

  校歌

  作詞:王易

  改編:周明

  作曲:遙遠

  贛水之濱西山麓,蓬勃朝氣迎晨曦,巍巍昌大宏規啟,絃歌既倡薪火繼。

  揚六藝,張四維;勵志節,戒荒嬉。重科學,篤日新;圖自強,養大氣。

  求知力行期有為,崇德尚能興華夏。繼往開來,開來兮,責在斯!

  前湖之風

  南昌大學“前湖之風”週末講壇,是學校為豐富大學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學術氛圍,讓廣大師生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提高品位,更好地培育創新拔尖人才而開辦的。

  “前湖之風”週末講壇作為南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秉承“格物致新 厚德澤人”的校訓;傳承“育人為本、教研並重、兼容幷蓄、致善致用”的辦學思想;堅持開放性、高雅性、定期性、互動性、群眾性的原則。

  “前湖之風”週末講壇是南昌大學唯一的定時定點的學術講堂。講壇主要面向全校師生,邀請國內外各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和省內外知名人士前來演講,並致力於建立長期性、定期性、全方位、開放式的演講人才庫。講壇採取師生互動的形式,以專題講座為主,對話、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為輔,每期進行全程錄象和視情況進行現場直播並定期整理,彙編出版《前湖之風》週末講壇校園文化叢書。

  前湖論道

  “前湖論道”由教務處主辦,旨在探討具有昌大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與實踐,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它的開辦填補了學校沒有教學及管理人員專門講座的空白。“前湖論道”採用專題講座的形式,每月一期,邀請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等知名學者和專家為昌大師生提供一場教育、教學上的講座。

學生獲獎

在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連續11年獲18個一等獎,連續獲得江西省大學生電子製作大賽冠軍,連續2年獲全國大學生網絡大賽第二名。2005年,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影視類全國唯一的金獎和29項單項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聲樂專業組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歌曲大賽二等獎1項,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1項,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賽“最佳語言獎”,第十屆全運會女子四人雙槳金牌。在2012年的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中,南昌大學謝明勇教授指導的博士生陳奕的《靈芝質量控制模式研究及黑靈芝多糖研究初探》一篇入圍,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一篇獲獎論文。

文化傳統

南昌大學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教研並重、兼容幷蓄、致善致用”的辦學理念和“崇德尚能,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秉承“格物致新,厚德澤人”校訓,建立了“加強基礎、拓寬口徑、分流培養,文理滲透、理工結合,因材施教、柔性培養”的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和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積極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知識結構合理、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複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2007年,學校被列為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近三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一系列國家級賽事中均獲得一等獎。在首屆國際大學生英語辯論賽中,我校代表隊成為中國唯一進入四強的代表隊,1人以個人積分第一的成績獲得“最佳辯手”稱號。自辦學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無數各級各類優秀專門人才,他們中的許多人成就卓著。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克智、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定蕃,以及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李葆明、熊仁根、施蘇華、鄭泉水、陳曄光、鍾登華、羅笑南、姚雪彪、朱衛國、韓忠朝,香港大學教授管軼等知名專家。

學校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組織保證。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實現了學生黨支部建在樓棟及建設學生班級黨支部的工作創新;開展師德師風、醫德醫風教育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鮮明;按照“學院管理,棟為基礎”的學生管理運行模式,開展以“三進三結合三大建設一項工程”為主要內容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學校多次被評為全省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黨建“紅旗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信工學院電工電子實驗中心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校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十年成就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被評為“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學生綠色環境保護組織、愛心醫學會等學生社團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示範社團”。

學校遵循校園文化發展規律,培育昌大精神,創建和諧文化,形成了“前湖之風”週末講壇,“青藍論壇”,“昌大智庫”,“紅土地”網站等校園文化品牌;將贛學列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整理髮掘贛文化優秀傳統,組建了贛學研究院、中國中部發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一批重點研究基地,引導和推動區域文化發展。

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南昌大學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積極推進工作重心從外延發展轉移到內涵建設上來,從以數量擴張轉移到進一步提高質量上來,從以教學為主轉移到教學與科研並重上來的“三個轉移”,認真做好質量、特色、管理 “三篇文章”,不斷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邁入新的征程,在國家教育部的親切關懷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歷屆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南昌大學全體師生員工正滿懷信心,繼往開來,團結一心,同心同德,奮力拼搏,開拓進取,朝著建設高水平新型綜合性大學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豫章故郡,舊邦維新,我們一起見證江西在中部的崛起!

斯文正印,繼往開來,我們相與共建昌大在中華之騰飛!

特色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

這是由我國著名的材料工程科學家與教育家、兩院院士潘際鑾教授當年從清華大學來贛組建南昌大學並出任校長時親自率領組建的材料學科,他指導扶持了材料學科的建設發展。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南昌大學的材料學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其中“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還被評為該學科七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學院本科階段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在高年級階段這兩個專業還分別設“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聚合物基複合材料”方向。在學習期間,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方向。

化工過程機械

是南昌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下設的一門學科,屬於江西省重點學科。為南昌大學國家“十五”“211工程”建設學科生態與資源重點學科的重點研究方向。是一門橫跨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學工程、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計算機技術和智能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新聞學

新聞學專業是南昌大學的頗為著名的優勢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新聞專業的各種技能,還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社會科學知識和寬厚的歷史文化知識,以便於學生畢業後就業更加具有優勢。該專業還被評為江西省的省級品牌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屬於國家重點學科,擁有與江南大學合建的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食品科學重點實驗室,師資力量雄厚,而且還集中了一批歸國留學人員。歷年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著因材施教和注重發揮個人才能和特長的原則,培養了一大批食品領域的優秀人才。此外,機電工程學院的“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與醫學影像學兩個專業2008年同獲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在南昌本地人看來,人們對於昌大的認可度甚至不及江西財大和江西師大,再說了國立中正大學是現在的江西師大,而不是南昌大學,還有就是,南昌大學前湖校區的確很大,但是南昌大學的前校長被雙規了哦,還有那個什麼龍廣場,我感覺這個對於高校來說就是個面子而已,再大的校門,再金碧輝煌的廣場,都只是表面,扯多了,總之南昌大學我個人覺得在江西還不如江財,,,全國排名之類的,有點假,單論實力,在全國絕對進不了前10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