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隱匿於子午嶺的秦直道,是蒙恬的神話,還是他的不歸路
博美神奇
1/18 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世人皆曉,但修築的秦直道,卻鮮為人知。公元前212年至210年,秦始皇命大將蒙恬率師督軍,役使30萬軍工,一面鎮守邊關,一面修築長城和直道。如果說秦始皇是萬里長城、秦直道的總策劃,那麼蒙恬就是它們的締造者。
2/18 知曉蒙恬還是來自電影《神話》,成龍主演的蒙毅將軍就是秦國名將蒙恬的弟弟。那份穿越時空超越凡塵的情緣,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是蒙氏兄弟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勳卻是有史可據的事實。......帶著期盼的心情,我們開啟這次秦直道的探尋之旅。
3/18 清晨,五點多鐘,我們就從慶陽的正寧縣城出發趕往黃土高原腹部子午嶺。還好,我們登上調令關瞭望臺時,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照亮了整個子午嶺。子午嶺因與子午線平行而得名,是橋山介於涇河與洛河水系之間的一條支脈,綿延400多公里。是關中的屏障,扼控著東西兩側的河谷大道。
4/18 調令關又稱秦一號兵站,所在的區域恰好是陝甘分界的“0公里”處,是子午嶺制高點,海拔1775米。在今天看似普通的關隧,但它卻是秦直道上南下關中,北去邊塞的重要關隘,可屯兵數千的古兵站。
5/18 那麼是誰在這修建關隘和兵營呢?答案是:蒙恬,有秦朝“中華第一勇士”的稱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給了,蒙恬三十萬大軍去北擊匈奴,一路攻進把匈奴趕到燕、趙、楚、秦的長城之外,使得匈奴幾十年不敢近前。這一戰,帶來了北方十幾年的安定發展,也成就了蒙恬將軍獨步沙場的不敗神話。
6/18 蒙恬擊敗匈奴後,利用地形,藉著天險,設置要塞,把各國長城的有效地連接起來,完全遏制了匈奴的南進。之後又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平時運送糧草,戰時運送兵員,這是一條快速補給的生命通道,是秦軍調兵遣將的命脈。
7/18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從調令關下來,我們就跟隨這著漢服的美女,一齊去穿越這條著名的秦直道。風中落葉寂寂飄落於時光的角落。這條軍用高速公路,曾經充斥著車馬的喧囂,如今卻卑微如塵土,需要在密林叢生中探索才可見。
8/18 升起小飛機,高空俯瞰。甘泉山至子午嶺一帶,森林茂密,鬱郁蒼蒼,鄂爾多斯草原更是野草叢生、湖沼遍佈、猛獸蛇蟲出沒。能夠修建這樣一條直至陰山山脈之下的近路,確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也許,這就是大將蒙恬的神話。
9/18 秦直道與常規道路沿河谷選線不同,巧妙地利用了陝甘交界處的子午嶺,以及陝北、隴東及內蒙古南部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建成了中國古代唯一沿山脊、高地選線的國家級交通大動脈。直道線形順直,彎道之大,道路標準之高,可稱為中國高速公路之祖。秦直道工程艱鉅浩大,據現代專家估算,取用的土方,如果堆築成高1米、寬1米的土牆,至少可繞地球赤道半圈。
10/18 這條軍事要道,除了是戰時的補給線,還有另個重要的使命:秦始皇的巡遊通道,“從直道北巡九原以求達到天下太平。”只可惜秦始皇沒有等到秦直道竣工的那一天。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宮。故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沙丘之變”。
11/18 趙高和李斯隱瞞了秦始皇已經病死的消息,將遺體和鮑魚一起裝車,通過秦直道運回咸陽。並假傳旨意到上郡命公子扶蘇自殺,還立胡亥為太子。但真實的秦始皇旨意是:讓扶蘇回咸陽繼位,把兵權交給蒙恬。可憐太子扶蘇接到假旨意就自殺了,也不想想父皇派他來上郡監軍,符合秦國君主確定接班人後,去邊防歷練慣例......
12/18 而蒙恬也很糊塗,輕易就將三十萬的兵權交給了李斯,並被囚禁於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佈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囚禁並殺死了蒙毅。隨後,秦二世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13/18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以我的勢力足可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
14/18 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陛下。”蒙恬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毒藥而死......
15/18 “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蒙恬死後,三軍將士們痛不欲生,他們將其屍體運到今陝西榆林的綏德,以手為鏟,以衣為車,掬土以葬,形成了一個小山丘般大小的巨大墓冢,與扶蘇墓遙遙相望。從此春雨霏霏,冬雪霜霜,生死相與,直到永恆。春草離離墓道浸,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筆千枝,難寫孤臣一片心。
16/18 兩千年的雲煙太過遙遠,遙遠到消散了英雄的容顏。但大將蒙恬率軍修築的秦長城和秦直道卻見證了他的豐功偉績和忠肝義膽。如果說長城是大秦帝國的盾,抵禦了北部異族的入侵。那麼秦直道則是大秦一把鋒利的劍,使大秦的軍隊穿越這條高速公路所向披靡勇往直前。
17/18 耳邊莫名響起〈神話〉的主題歌:“夢中人熟悉的臉孔,你是我守侯的溫柔,就算淚水淹沒天地,我不會放手,每一刻孤獨的承受,只因我曾許下承諾……”蒙恬完成了秦直道的神話,卻最終成了這道路旁的冤鬼,化為一捧塬上黃土......
18/18 放眼望去,秦直道像一條幽暗的長蛇逶迤在險要的山嶺中,滿眼蒼翠。在這高天厚土之下,又隱藏著多少祕密。厚重的慶陽,一個從來就不缺少故事的地方,值得去探求、追索。
2019-07-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