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勝收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2017年北京音樂會

愛樂樂團 演唱會 音樂 樂器 靜介 2017-05-30

美不勝收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2017年北京音樂會2013年法國廣播愛樂樂團曾在鄭明勳指揮下在國家大劇院演奏過聖桑的第三交響曲,其細膩而純正的法蘭西樂聲給聽眾留下了十分難忘的印象,那種感覺一直被樂迷們津津樂道。

美不勝收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2017年北京音樂會時隔不到4年,2017年5月27日,由米可·弗蘭克擔任首席指揮的這個樂團又一次來到國家大劇院。演奏了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和兩首法國作曲家的作品。

今年是貝多芬逝世190週年紀念年,上半場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由樂團首席斯菲特林·盧塞夫擔綱小提琴、李垂誼大提琴、2015年第15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德米特里·馬斯利夫演奏鋼琴,3人配合默契,尤其是盧塞夫的琴聲相當美妙。有時候由樂團首席擔綱小提琴協奏曲並不出色甚至讓人失望,但盧塞夫卻處處精彩,妙句連連,其美妙的琴聲十分迷人。

美不勝收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2017年北京音樂會下半場的兩首法國作品是樂團的強項,弗蘭克並沒有站在指揮台上而是站在指揮台的右側,本來個子就不高,站在臺上和坐在椅子上的樂手等量齊觀,但在他優雅的指揮棒下,左側整齊劃一的小提琴組猶如數控織機編織的天鵝絨,沒有一個疵點,柔軟滑嫩,襯托出豎琴與鋼片琴交匯而成的露珠通透晶瑩,容不得一絲雜質。木管組營造了拉威爾《鵝媽媽組曲》裡的仙境,雙簧管與長笛首席的傾情對視以及單簧管首席創立的“三位一體”,讓整首曲目自始至終飄逸著法式的美感。銅管鼓吹出德彪西《大海》的遼闊,四兩撥千斤卻內力十足,濤聲雖然具有共性,但地中海的深藍特徵格外鮮明。無論是童話世界還是現實場景,各聲部都實力均衡的樂團給聽眾呈現了一場沁人心脾的完美演出。

美不勝收的法國廣播愛樂樂團2017年北京音樂會很欣賞1979年出生的芬蘭指揮家米可·弗蘭克,無論是貝多芬的協奏曲還是法國作品他都信手拈來,不擅鼓譟,動作幹練而瀟灑,堪稱當晚美妙演奏的第一功臣。由衷希望這樣的樂團以後常來,更多地演繹比其他樂團更為擅長的其他法國作品,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相關推薦

推薦中...